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崑崙針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崑崙針茅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名:崑崙針茅

拉丁學名:Stipa roborowskyi Roshev.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亞 科:早熟禾亞科

族:針茅族

屬:針茅屬

種:崑崙針茅

命名者及年代:Roshev.,1920

崑崙針茅(kūn lún zhēn máo),學名:Stipa roborowskyi Roshev.,是禾本科針茅屬多年生密叢草本植物。鬚根堅韌細長。稈高可達75厘米,具節。葉鞘無毛,長於節間;葉舌披針形,基生者較短,葉片縱卷如針狀,圓錐花序較緊縮,基部為頂生葉鞘所包,分枝斜向上伸,小穗紫色;穎近等長,窄披針形,外稃背部生條狀毛,芒兩回膝曲扭轉,基盤尖銳,密被柔毛;內稃與外稃近等長,花葯黃褐色,7-9月開花結果。 分布於崑崙山阿爾金山以及中國甘肅青海西藏喜馬拉雅西部也有分布。常生於海拔3500-5100米的山坡草地、沖積扇或湖畔礫石地上。 昆明針茅的營養價值為中上等。在自然條件異常乾旱嚴酷、營養價值中上等。在自然條件異常乾旱、植物種類貧乏的崑崙山中低山帶廣泛分布,並旺盛而頑強的生長,是難得的好草,對崑崙山草原畜牧業有着特殊重要意義,屬優等牧草。 (概述圖參考來源:植物標本館 ) [1]

崑崙針茅形態特徵

崑崙針茅是 多年生密叢草本。 鬚根堅韌細長。稈高30-75厘米,具2-3節。葉鞘無毛,長於節間;葉舌披針形,稈生者長3-7(12)毫米,基生者較短,長2-5毫米;葉片縱卷如針狀,基生葉長為稈高1/2-2/3。

圓錐花序較緊縮,基部為頂生葉鞘所包,長3-4厘米,分枝斜向上伸,長2-3厘米;小穗紫色;穎近等長,長1.4-1.6厘米,窄披針形,先端細漸尖,具3脈(基部或有短的邊脈);外稃長7-8毫米,背部生條狀毛,先端具1圈短毛,芒兩回膝曲扭轉,第一芒柱長6-7毫米,第二芒柱長5-6毫米,芒針長2厘米,遍生長約2毫米的羽狀毛,基盤尖銳,長約1毫米,密被柔毛;內稃與外稃近等長,具2脈,脊上具毛;花葯黃褐色,長約2毫米。

崑崙針茅生長環境

崑崙針茅常生于山坡草地、沖積扇或湖畔礫石地上。是荒漠草原及山地草原帶的優勢種、亞優勢種或主要伴生種,土壤主要為山地灰鈣土,也在灰棕色荒漠土上生長,在海拔2600-3400米的山地,以優勢種、亞優勢種或重要伴生種的地位與粉花蒿、新疆銀穗草、山蔥等優勢植物組成荒漠草原及山地草原草場中重要的草場型,伴生有鐮芒針茅、西北針茅、短花針茅等。特別在荒漠草原帶,崑崙針茅的蓋度高達30%以上,成為群落的主要建群種;在低山荒漠和草原化荒漠帶,也能正常生長,但參與度低。

崑崙針茅分布範圍

分布於崑崙山、阿爾金山以及中國甘肅、 青海和西藏。喜馬拉雅西部也有分布。

崑崙針茅生長習性

在新疆3月底4月初萌發,6月上旬抽穗,6月底結實,8月上旬成熟,10月初枯黃。抗逆性較強,在乾旱年份仍能完成生活史。冷季殘存稍差。春季萌發早,生長快,葉片不甚堅硬,再生性強,特別耐牧。雖經反覆啃食至貼地面1厘米,一遇適宜的(降雨或停牧15天左右)條件,既能迅速再生至4-5厘米,又可重複利用,因而牧民對它的飼用價值很高。春夏季末被放牧過崑崙針茅。6月初葉片高度達20厘米,生殖枝達40厘米。

崑崙針茅主要價值

昆明針茅在整個生長季節,各類家畜都喜食。6月初生產草量比未被圍欄的高3倍。的營養價值為中上等。在自然條件異常乾旱嚴酷、營養價值中上等。在自然條件異常乾旱、植物種類貧乏的崑崙山中低山帶廣泛分布,並旺盛而頑強的生長,是難得的好草,對崑崙山草原畜牧業有着特殊重要意義,屬優等牧草。

崑崙針茅草場使用

崑崙針茅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大約25天時間內成熟的穎果和芒針往往對綿羊造成危害,尤其是對沒有剪毛的綿羊和羔羊,常扎入皮膚造成創傷和騷癢不安.當地牧民為了避免芒針對羊只的危害,在7月中旬崑崙針茅結實中期即把羊群由此地趕往高海拔的高寒草原草場放牧,8月下旬果實脫落後再趕下來重複放牧利用,這不僅避免了危害,也給崑崙針茅以休養生息的時機。

參考來源

  1. 崑崙針茅,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