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詞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共兩篇,作者歐陽修。題材是王昭君的故事。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一)由胡地習俗之異,寫到昭君流落之苦,再寫到明妃思歸作曲。明妃曲和王介甫作(二)寫了昭君從被選入宮到遠嫁胡人的過程。

本段第一篇

明《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一)

胡人以鞍馬為家,射獵為俗。

泉甘草美無常處,鳥驚獸駭爭馳逐。

誰將漢女嫁胡兒,風沙無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國人,馬上自作思歸曲。

推手為琵卻手琶,胡人共聽亦咨嗟。

玉顏流落死天涯,琵琶卻傳來漢家。

漢宮爭按新聲譜,遺恨已深聲更苦。

纖纖女手生洞房,學得琵琶不下堂。

不識黃雲出塞路,豈知此聲能斷腸!

本段賞析

自漢代以來, 王昭君的故事一直是詩人們樂於吟誦的題材,但在主題上大多不出"悲怨"二字。其中著名的如盧照鄰昭君怨》、李白王昭君》、杜甫詠懷古蹟》等都以渲染和挖掘悲劇內涵取勝。嘉佑四年(1059)王安石(字介甫)作《明妃曲》二首,議論新警,一時和者甚眾。歐陽修也作兩首以和,這是第一首。歐和詩的第二首也以議論見稱。其中有"耳目所及尚如此,萬里安能制夷狄",意思是說漢元帝受畫師蒙蔽,致使宮中佳麗落於人手,自己身邊的事尚且如此,還談得上抵抗外來侵略,制勝於萬里之外?宋人稱"此語切中膏肓。眼前這一首不具這樣的議論筆觸,然而讀來卻別有韻味。

詩分兩部分。前半部分由胡地習俗之異,寫到昭君流落之苦,再寫到明妃思歸作曲。"玉顏"句以下由人而曲,寫樂曲傳入漢地。人是由漢入胡,樂曲則又由胡來漢。由胡地敘述起,由漢地敘終,如此往復敘述,突出胡漢之異、"夷夏之辨",便抓住了這一題材富于思想意義的一面。詩人的感受是深刻的:應該是漢人最感難堪的樂曲現在卻被漢宮當作新聲來翻奏;昭君的琵琶曲早已傳至家鄉故里並成為時尚,但真正知會其中愴懷悲思的又有幾人?詩人把深刻的命意寓於從容委婉的敘述,平易曉暢的語言和清晰自然的層次接轉之中,反襯出對歷史悲劇的感喟深沉。這種平易婉曲的語言與從容寄慨的抒情相輔相成,洋溢着濃郁的藝術魅力。

本段第二篇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二)[1]

漢宮有佳人,天子初未識,

一朝隨漢使,遠嫁單于國。

絕色天下無,一失難再得,

雖能殺畫工,於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萬里安能制夷狄!

漢計誠已拙,女色難自誇。

明妃去時淚,灑向枝上花。

狂風日暮起,飄泊落誰家。

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東風當自嗟。

本段賞析

明妃指王昭君漢元帝時,天下美女被選入宮,都請畫家畫美人畫像給皇上看,皇帝就憑圖像的美醜選人。王昭君的畫像不美,未被選上。後來元帝許昭君與單于和親,要出發時,元帝召見,才知被騙,昭君是後宮中最美的,心中頗後悔把她許給單于,又不敢換人,遂大怒追查經過,大殺京城的畫家。最後王昭君還是遠嫁單于落得老死沙漠-"獨留青冢向黃昏"。歐陽修這詩因昭君的故事,而感慨世上那些漂亮出眾的女人的命運大多薄命不好。此句和東坡的"自古佳人多命薄"意思一樣。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漢族,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籍貫江西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2]

歐陽修於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後累贈太師、楚國公,諡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

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3]其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4]

歐陽修一生宦海浮沉,曾三遭貶謫,仕途不像晏殊那麼順利,對人生命運的變幻和官場的艱險有較深的體驗。表現這類情感的詞作雖然不太多,但畢竟顯示出一種新的創作方向,即詞既可以寫傳統的類型化的相思恨別,也能夠用以抒發作者自我獨特的人生體驗和心態。他有名的《朝中普·平山堂》(平山欄檻倚晴空)更展現出他瀟灑曠達的風神個性。這種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和用詞來表現自我情懷的創作方式對後來的蘇軾有着直接的影響。[5]

視頻

明妃曲

宋詞十家歐陽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