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明朝塞王是什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明朝賽王

來自網絡的圖片

明朝塞王是什麼塞王指明朝在尊王攘夷思想下制定的鎮守邊塞擴土開疆的藩王,即從東到西是指韓王、沈王、遼王、寧王、齊王、燕王、谷王、代王、晉王、安王、秦王、慶王、肅王。「皆塞王也,莫不敷險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將,權崇制命,勢匹撫軍,肅清沙漠,壘帳相望。」同時,還經常派遣宗王出邊巡狩。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命齊王槫率護衛騎兵於開平近地圍獵[1]

」在開平衛(上都城)周邊地帶圍獵,時間大約在當年的三月至八月,名為圍獵,主要為了圍剿殘元軍隊繼承元朝嶺北行省,這是朱元璋宗王出鎮制度的一個具體表現。既「我若征你,不胡亂去,一程程築起城子來,慢慢的做」的打法,洪武三十年夏四月,朱元璋敕諭晉王「備邊十事」,包括檢閱開平地區的駐軍情況,設置斥候,開展屯田生產等邊務,並交由晉王等全權負責。

塞王簡介

明太祖朱元璋在捕魚海之戰後,因韃靼遼王、會寧王叛逃,他總結西周以來的歷代統治經驗,施行漢唐郡縣制與元朝分封制相結合的統治體制,即設立官府管理百姓,分封藩王拱衛朝廷。當時,殘元勢力雖已退回嶺北行省,但仍很活躍,時常南下侵擾,對明朝構成嚴重威脅。於是明太祖效仿春秋戰國諸雄侵奪夷狄土地,尊崇周室天子的做法,實行「諸王靖邊」的策略,這樣遊牧民族就無法擊破像秦、晉、趙、齊、燕這樣的前線尊王攘夷諸侯來實現對中原的征服,嶺北行省的遊牧民族反而要時刻面對來自諸侯侵奪牧場領地的威脅。

塞王護衛

先後分封北平燕王、大寧寧王、太原晉王、大同代王、廣寧遼王、西安秦王、宣府谷王、甘州肅王、寧夏慶王、平涼安王、開平齊王、瀋陽沈王、開原韓王,分布在從東北到西北的漠北邊防線上。因為他們擁有三個護衛軍權,鎮守着邊塞,故稱之為塞王。每個王府約配備三個護衛指揮使司、二個圍子手所、一個儀衛司,約有萬餘人。王府中設有自成體系的官屬。具體指:

十三塞王

秦王朱樉:明太祖二子,建藩國於陝西西安府。

晉王朱棡:明太祖三子,建藩國於山西太原府。

燕王朱棣:明太祖四子,建藩國於北平,後為帝系,是為明成祖。

齊王朱榑:明太祖七子,初建藩於青州府,後命出鎮開平。

代王朱桂:明太祖十三子,初封為豫王,後改封為代王,建藩國於山西大同府。

肅王朱楧:明太祖十四子,初封為漢王,後改封為肅王,初建藩國於平涼府,建文內遷移藩甘州府,

遼王朱植:明太祖十五子,初封為衛王,初建藩於廣寧府,後被明成祖移藩於湖廣荊州府。

慶王朱栴:明太祖十六子,初建藩韋州,建文三年遷藩於寧夏。

寧王朱權:明太祖十七子,初建藩國於大寧衛,後建藩國於江西南昌府。

谷王朱橞:明太祖十九子,初建藩國在上谷宣府(今河北宣化縣),永樂後改建藩國於長沙。後陰謀政變,獲罪削去谷王爵位,廢除封國。

韓王朱松:明太祖二十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韓王,建藩國於遼東開原,後其子就藩開原。永樂二十二年因棄大寧三衛地,開原逼塞不可居改封平涼。

沈王朱模:明太祖二十一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沈王,建藩國於遼寧瀋陽,永樂六年(1409年)改封山西潞州。

安王朱楹:明太祖二十二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安王,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就藩平涼。永樂十五年暴薨,無子,安封國除,韓王遷平涼。

塞王遊牧

洪武年間朱元璋置亦集乃舊城、鎮番衛、寧夏衛、者者口守御千戶所、東勝衛,大寧都司、安東衛、吉林船廠。明軍邏戎着「北去不拘幾千里」的遼闊疆域。朱元璋效仿元朝「朔方鐵騎紛如蟻」,「西北廣莫無一城,控弦百萬長橫行。」欲利用漠南養出肥美的牛羊及戰馬。為此朱元璋推動北部衛所遊牧化,漠南民眾除糧產區不許放牧,漠南荒閒平地及山場,「聽其牧放樵採」。諸王敢有稱說是「自己草場山場者,其論非輕」,並叮嚀要長遠的牧養,軍戶要有自己的牧群,和韃靼一般擠奶吃。

塞王總結

這些漠南塞王起先權力很大,有三個護衛的兵權,戰爭時期可以調動地方部隊,任命王府官吏。朱棣本身就是十三大塞王之一,深知塞王軍隊的強大,朱棣造反之後,將塞王南遷,整個北部邊境就出現了巨大的危機,而朱棣又不放心有邊將鎮守漠南諸衛所(擔心他們造反,這是所有獨裁者的通病),甚至後來為了削弱他們,或者內遷,或者削爵,在明永樂之後,被朝廷控制極為嚴格,只剩一個顯赫的身份和富貴,並無實權。

久居邊疆的大將吳高、何福屢次上書永樂,請復洪武時期的邊衛,但朱棣仍然不以為然,朱棣覺得撤漠南諸衛集中兵力消滅北元才是一勞永逸,只在此年九月給何福的批覆中寫道:「爾奏欲立東勝衛,此策甚喜,須俟鎮虜、定邊,諸衛皆定然後立之,則永遠無虞。」朱棣認為設置衛所是要等到明軍消滅嶺北行省的殘元勢力繼承確定元朝的北方邊界後再辦的事情,但是由於明成祖病死在北伐的路上,當年洪武帝在漠南設置的諸衛所皆未來得及恢復。宣德時,北方遊牧民族通過衛所舊地對明朝的威脅日增。而後世的藩王人口反而成為明朝人民的負擔。[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