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明朝塞王都有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明朝賽王

來自網絡的圖片

明朝塞王都有誰山河月明》,劇中朱元璋、朱標多次提到希望皇子們做好塞王,拱衛大明江山,這裡的塞王是什麼概念,都有哪些王被稱為塞王,明朝初期一般理解為「九大塞王」,明細如下。塞王,朱元璋指派兒子們領兵鎮守邊塞並開疆擴土,這些王,也被稱為「塞王」。從年齡劃分依次為秦王、晉王、燕王、代王、肅王、遼王、慶王、寧王、谷王。[1]

一、秦王朱樉明太祖二子,建藩國於陝西西安府

朱樉(1356年12月3日-1395年4月9日),明朝第一任秦王,明太祖朱元璋次子,母為孝慈高皇后馬氏

洪武三年(1370年),封秦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就藩於西安。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為宗人令。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因其在藩國有很多過失,被召還京師訓斥,後經皇太子朱標解勸,次年放還藩封。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三月,暴虐的朱樉被人下毒而死,王妃王氏殉葬。

二、晉王朱棡明太祖三子 建藩國於山西太原府

朱棡(1358年12月-1398年3月),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母為馬皇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初七日,封為晉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四月十六日,就藩山西太原。

朱棡多智但殘暴,就封太原途中,曾因小事兒鞭撻他的廚師,太祖朱元璋認為廚師掌管飲食,隨意處罰,恐遭下毒,訓誡了朱棡一番,還說自己討平天下的期間,什麼人犯錯都一一處罰,惟獨二十三年來不敢責備廚師「徐興祖」。朱棡後來又數次以奔馬縛人,車裂之。明太祖甚怒,欲廢朱棡之王爵,得兄長太子朱標調護,被免罪。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三月,朱棡病死,諡號晉恭王,葬山西駝山。

三、燕王朱棣明太祖四子,建藩國於北平,後為帝系,是為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號「永樂」。相比二哥、三哥,朱棣還算正常,不殘暴、不虐待下人。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冊封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率軍招降北元乃兒不花。建文帝即位後,厲行削藩,朱棣以奉天靖難為名,發動靖難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在第五次征蒙古回師途中,病逝於榆木川,享年六十四歲。廟號太宗,嘉靖時期改廟號成祖,改諡文皇帝。

四、代王朱桂明太祖十三子,初封豫王,後改封為代王,建藩國於山西大同府。

朱桂(1374年8月—1446年12月),第一任代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明代九大塞王之一。

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封豫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以徐達第二女為王妃。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改封代王,同年就藩大同府。他性格暴躁,建文元年(1399年)時,因罪被廢為庶人。

朱棣即位後,恢復了朱桂的王爵。可是朱桂仍然沒有改進。成祖曾賜璽書給他說:「聞弟縱戮取財,國人甚苦,告者數矣,且王獨不記建文時耶?」又下令從今起王府不得擅役軍民、斂財物。當時朱桂已經多次被人控訴行為不軌,成祖賜敕列其32條罪狀,召朱桂入朝,可是朱桂不來。成祖第二次召他時,在中途把他遣還,把他的三護衛革去,直到永樂十六年(1418年)才恢復護衛。

朱桂在正統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446年12月29日)去世,諡號「簡」。

五、肅王朱楧明太祖十四子,初封為漢王,後改封為肅王,初建藩國於平涼府,建文內遷移藩甘州府

朱楧(1376年10月10日—1420年1月5日),第一任肅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子。

洪武九年(1376年)九月二十七日生。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初一日,受封漢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初九日,改封為肅王;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正月十七日,駐平涼府(今甘肅平涼);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就藩於甘州(今甘肅張掖)。

永樂六年(1408年),捶殺衛卒三人及受哈密進馬,自己的長史官屬被逮捕,其他還算正常。

永樂十七年(1420年)十二月二十日,肅王薨逝,在位四十二年,年四十四歲,諡曰莊。

六、遼王朱植明太祖十五子,初封為衛王,初建藩於廣寧府,後被明成祖移藩於湖廣荊州府

朱植(1377年3月—1424年6月),第一任遼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五子,母為妃韓氏。

洪武十年(1377年)二月十五日生,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初一日封為衛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初九日改封為遼王,建藩於廣寧。遼王朱植是明代九大塞王之一。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五月初八日,王薨逝,年四十八歲,諡曰簡,由次子長陽王朱貴烚繼承王爵。

七、慶王朱栴明太祖十六子,初建藩韋州,建文三年遷藩於寧夏。

朱栴(1378年2月6日-1438年8月23日),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母妃皇貴人余氏,第一任慶王。

洪武十一年(1378年)出生於南直隸應天府(今江蘇南京)。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慶王。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就藩寧夏(今寧夏銀川)。正統三年(1438年)薨,享年61歲,葬於韋州羅山,諡「靖」,史稱慶靖王。

八、寧王朱權明太祖十七子,初建藩國於大寧衛,後建藩國於江西南昌府

朱權(1378年5月27日-1448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於大寧(內蒙古多倫一帶),封號寧王。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就藩。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被朱棣挾持參與「靖難」。永樂元年(1403年)改封南昌。

別號臞仙、涵虛子、丹丘先生等,平生撰述纂輯見於著錄者約70餘種,存世約30種。正統十三年(1448年)卒,享年71歲,諡曰「獻」,世稱寧獻王。

九、谷王朱橞:明太祖十九子,初建藩國在上谷宣府(今河北宣化縣),永樂後改建藩國於長沙。

朱橞(1379年4月30日-1428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九子,母郭惠妃明朝第一代也是唯一一代谷王。

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十三日(1391年5月17日)受封谷王,之所以稱作谷王,是因為就藩地宣府古名上谷郡。洪武二十八年三月十二日(1395年4月1日),就藩宣府。建文四年二月初四(1402年3月7日)改封長沙,又增加歲祿二千石。

同年六月十三日(1402年7月13日),靖難之役末期燕王圍攻南京城時,與李景隆共同投降並開其鎮守的南京金川門讓燕王軍隊進城,史稱金川門之變。

朱橞在封國日益無道,奪人民田地,侵吞賦稅,又殺無罪之人。長史虞廷綱勸誡,朱橞反誣虞廷綱誹謗,被殺。後來朱橞密謀謀反,被蜀獻王朱椿向明成祖告發,使其在永樂十五年二月初六(1417年2月22日)和兩個兒子一起被明成祖削為庶人,與家人一同囚禁於徽州新安衛公署內,封國被撤除。

宣德三年(1428年),朱橞在囚禁中去世,其家屬取赴京,後安置鳳陽、廬州[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