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明朝大本堂是幹什麼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明朝大本堂

來自網絡的圖片

明朝大本堂是幹什麼的大本堂是明太祖朱元璋在明朝洪武元年十一月敕建的藏書處所,目的是要聚藏古今圖書,請名儒教授太子、親王。《山河月明》中也有涉及到皇子學習的地方,那個地方就是大本堂。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明朝大本堂具體是做什麼的。[1]

歷史沿革

大本堂是明初宮廷藏書處所之一,位於當時南京皇宮東部。關於大本堂設立的具體時間,應在洪武元年十一月,朱元璋建大本堂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延請名儒教授太子、親王,因而,大本堂首先是用作為太子、諸王讀書之所的。此外,朱元璋還「選民間之俊秀及公卿之嫡子,入堂中伴讀」。

大本堂作為太子讀書受教育的場所,其存在的時間並不很長。後來太子朱標讀書改在文華堂。《明史》卷三十一《禮志》九「東宮出閣講學儀」條下說「太祖命學士宋濂授太子、諸王經於大本堂,後於文華後殿」,卷七十三《職官》二「詹事府」也說:「洪武初,置大本堂,供太子、親王讀書。已而,太子居文華堂。」文華堂當是文華後殿之名。太子朱標遷至文華堂之後,諸親王也從大本堂離開,回到各自府第讀書。明廖道南《殿閣詞林記》卷二十稱:「國初置大本堂,取古今圖書充其中,召四方名儒教皇太子、親王.....其後,皇太子讀書在文華殿,而親王則出就所居府。」

機構職能

大本堂不僅是太子、諸王讀書學習之所,也是明太祖與臣下討論國事的場所。他嘗召宋諺「議五等封爵,召宿大本堂討論達旦」。另外,明太祖常常親臨堂中,與東宮各官員商榷古今,評論文字。

既然是讀書學習之所,大本堂當然應該有藏書。大本堂中的藏書來自當時宮中,亦即從宮中選取適合用作教導之書存貯其中,而非將宮中所有之書都移置其中。由於洪武元年宮中藏書不太多,移入大本堂的書也不可能太多。這些書主要包括一些經史類的典籍,據《館閣類錄》載:「(洪武二年夏四月)己已,命博士孔克仁授諸子經....上諭之曰....聯諸子將有天下國家之責...教之之道,當以正心為本。心正則萬事皆理矣。苟導之不以其正,為眾欲所攻,其害不可勝言。卿等宜輔以實學,毋徒效文士記誦詞章而已。」可見朱元璋對太子、諸王的讀書範圍是有限定的,主要為有益身心與國家統治的傳統經書和史書。

事實也是如此,洪武元年,朱元璋曾問朱標最近與儒臣講說經史何事,朱標回答說:「昨講《漢書》七國叛漢事。」另外,《明史》載:「詹事統掌府、坊、局之政事,以輔導太子。凡人侍太子,與坊、局翰林官番直進講《尚書》、《春秋》、《資治通鑑》、《大學衍義》、《貞觀政要》諸書。」《明太祖實錄》載:(洪武四年三月)庚子,上命皇太子觀《元史》世祖時事,告之日:「世祖雖能立國,而制度甚疏闊,禮樂無聞,故政事不及漢唐;況能復古乎?」說明太子、諸王所讀以傳統經史為主。另據蘇伯衡《蘇平仲文集》載:「今大本堂有《鵝群帖》,大令真跡也。」可見大本堂還藏法帖,想來是為教太子、諸王習書法所用之教材。[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