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星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星表

 

 

 

星表,是天文學上的目錄。在天文學中,許多恆星都只有在星表中有簡單的編號,而為了許多不同的目的,有許多巨大的星表在費時多年後才編輯完成,但其中僅有少數的會經常被引用到。許多近年編輯完成的星表是使用電子格式編輯完成,可以直接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天文資料中心或其他的網站上免費下載。

發展歷史

恆星星表的歷史由來已久。自史前以來,世界各地的文明,都給夜空中最明亮和最突出的星星起了自己獨特的名字。在希臘,拉丁和阿拉伯文化中,有些名字幾乎沒有變化,有些至今仍在使用。幾個世紀以來,隨着天文學的發展和進步,出現了一種通用的編目系統的需求,即最亮的恆星(因此也是研究最多的恆星)由同一個標籤知道,不管天文學家來自哪個國家或文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文藝復興時期,天文學家試圖用一套規則來編制恆星的編目。

今天仍然流行的最早的例子是約翰·拜耳在他1603年的Uranometria atlas中介紹的。拜耳用小寫希臘字母標記每個星座中的恆星,按照它們(視)亮度的大致順序,這樣一來,一個星座中最亮的恆星通常(但並不總是)被標記為α,第二亮的恆星被標記為β,以此類推。例如,天鵝座中最亮的恆星是天鵝座α(注意使用拉丁星座名稱的領屬詞) ,它也叫Deneb(天津四),獅子座中最亮的恆星是獅子座α也叫做Regulus(軒轅十四)。不幸的是,這個方案遇到了麻煩。錯誤的估計和其他不規則的情況意味着它並不總是準確的:例如,雙子座中最亮的恆星是雙子座β星(北河三),而雙子座α星(北河二)只是星座中第二亮的恆星。而且,希臘字母表只有24個字母,許多星座包含更多的星星,即使命名系統僅限於肉眼可見的星星。拜耳試圖通過引入現代拉丁字母(a 到 z)中的小寫字母(a 到 z)來解決這個問題,然後在每個星座中,大寫字母(A 到 Q)分別代表25到50和51到76。拜耳的希臘字母系統引入近200年後,另一個流行的方案出現了,被稱為佛蘭斯蒂德命名法(flamsteed numbers) ,以第一個英語皇家天文學家約翰·佛蘭斯蒂德(john flamsteed)命名。在格林威治進行觀測,佛蘭斯蒂德藉助望遠鏡,編制了第一份大型星表,在他死後1725年出版。我們現在所知的佛蘭斯蒂德編號,並不是由佛蘭斯蒂德本人分配的,而是由一位法國天文學家,傑羅姆·拉蘭德,在1783年出版的法國版佛蘭斯蒂德目錄中。在這個方案中,每個星座內的恆星按照它們的赤經順序編號(例如:天鵝座61)。其他亮星的指定方案也已經出台,但是還沒有達到同樣的普及程度。其中一個這樣的計劃,建立在佛蘭斯蒂德編號的基礎上,是由美國天文學家本傑明·古爾德在1879年提出的。今天只有少數恆星偶爾會參考古德命名法ーー例如,船尾座 38G。

概念

星表就是記載天體各種參數(如位置、運動、星等、光譜型等)的表冊。通過天文觀測編制星表,是天文學中很早就開始的工作之一。公元前四世紀,中國戰國時魏國天文學家石申著有《天文》八卷,後世稱為《石氏星經》,其中載有121顆恆星的位置。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今已失傳。公元前二世紀,喜帕恰斯編制了一本載有1,022顆恆星位置的星表,由托勒密抄傳下來,這是古代著名的星表。

隨着中天觀測原理的提出和新式望遠鏡的採用,星表精度日益提高。特別是布拉得雷測定的恆星位置,有較高的精度。他的星表對以後編制基本星表的工作有重要的貢獻。貝塞耳將布拉得雷星表的恆星數擴充到50,000顆,於1818年出版新的星表;後來又編成有63,000顆星的星表。1859~1862年,阿格蘭德爾出版波恩星表,簡稱BD星表,他的助手和繼承人申費爾德於1886年出版了它的續表SD星表。BD星表及其續表刊載了在赤緯+90°~-23°天區內亮於 9等的457,847顆星。

直到20世紀50年代,國際上對精度不高的部分恆星坐標和自行不斷進行觀測和改正,陸續出版了第三基本星表(FK3)和補充星表、N30星表、第四基本星表(FK4)和補充星表。

1984年公布了現代先進的第五基本星表(FK5),該星表與前述星表有較大不同,它是在啟用IAU1976天文常數系統、IAU1980章動序列的情況下重新編制的星表,因此自1984年起恆星參考系是由FK5基本星表來實現,它定義一個以太陽系質心為中心,J2000.0平赤道和平春分點為基準的天球平赤道坐標系。近年來國際上又編制了第六基本星表(FK6),該星表儘管沒有被選入天文參考架,但其自行精度最高。

從BC150年至20世紀90年代天文參考架都在光學波段,1991年IAU決定使用河外射電源精確坐標來定義天球參考框架。

歐洲空間局(ESA)在1989年8月8日成功地發射了依巴谷天體測量衛星,依巴谷星表和第谷星表是依巴谷衛星的主要觀測結果,依巴谷星表測定了約12萬顆恆星,構成了均勻的天球參考系,極限星等達到13mag,其位置、自行與視差的精度分別為±0.002″、±0.002″/yr、±0.002″。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開的IAU第23屆大會給出了由212顆河外緻密射電源構成的國際天球參考系(ICRS),決定由依巴谷星表取代已沿用10多年的FK5星表,成為ICRS在光學波段的實現,並將改進後的依巴谷框架稱為依巴谷天球參考框架(HCRF)。

星圖星表

中國古代取得了大量天體測量成果,為後人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星圖、星表。星表是把測量出的恆星的坐標加以匯編而成的。大約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戰國時代,魏人石申編寫了《天文》一書共8卷,後人稱之為《石氏星經》。雖然它到宋代以後失傳了,但我們今天仍然能從唐代的天文著作《開元占經》中見到它的一些片斷,並從中可以整理出一份石氏星表來,其中有二十八宿距星和115顆恆星的赤道坐標位置。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之一。

星圖是天文學家觀測星辰的形象記錄,它真實地反映了一定時期內,天文學家在天體測量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同時,它又是天文工作者認星和測星的重要工具,其作用猶如地理學中的地圖。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就開始繪製星圖。現存最早的描繪在紙上的星圖是唐代的敦煌星圖。唐敦煌星圖最早發現於敦煌藏經洞,1907年被英國人斯坦因盜走,至今仍保存在英國倫敦博物館內。它繪於公元940年,圖上共有1350顆星,它的特點是赤道區域採用圓柱形投影,極區採用球面投影,與現代星圖的繪製方法相同,是中國流傳至今最早採用圓、橫兩種畫法的星圖。

1971年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的一座遼代墓里發現了一幅星圖。該圖繪於公元1116年,用於墓頂裝飾,星圖繪畫在直徑2.17米圓形範圍內,繪製方法為蓋圖式,圖中心嵌着一面直徑為35厘米的銅鏡,外圈是中國的二十八宿,最外層是源於巴比倫的黃道十二宮,從中可看出在天文學領域內中外文化交流的跡象。

1974年在河南洛陽北郊的一座北魏墓的墓頂,又發現了一幅繪於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的星圖,全圖有星辰三百餘顆,有的用直線聯成星座,最明顯的是北斗七星,中央是淡藍色的銀河貫穿南北。整個圖直徑7米許。這幅星象圖是中國考古發現中年代較早、幅面較大、星數較多的一幅。現存在蘇州博物館內的蘇州石刻天文圖,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石刻星圖之一,刻於公於1247年(南宋丁未年),主要依據公元1078~1085年(北宋元豐年間)的觀測結果。圖高約2.45米,寬約1.17米,圖上共有星1434顆,位置準確。全圖銀河清晰,河漢分叉,刻畫細緻,引人入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天文學的發展水平[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