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春江琴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崑劇表演藝術(劇照)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春江琴魂》,崑劇《春江琴魂》1979年北方崑曲劇院恢復後不久首演的第一個新編大型古裝戲。該劇取材於古典小說《聊齋》中宦娘的悲劇故事。由石灣和譚志湘根據電影文學劇本《宦娘曲》編寫。導演周仲春,作曲樊步義,舞美設計段純麟、魯田、王龍根。由洪雪飛飾宦娘,馬玉森飾溫如春,陸煥英飾肖女。

劇目介紹

全劇共分八場,以琴貫穿始終。

故事演大家閨秀宦娘,酷愛音樂,自幼習琴。一日,在春江上偶然聽到書生溫如春彈的琴曲,清新激越,正是她多年嚮往和追求的藝術境界,從而立志拜溫如春為師。其父葛員外以名門之女不得拜村野匹夫為由,拒絕宦娘的要求。宦娘不顧家法禮教,以死相拼,方爭得三個月的機會,與溫如春結為知音。但天地之大,宇宙之廣,竟容不得她由琴與如春產生的純潔愛情,學期未滿,葛員外即毀約,摔琴逐人,並強令宦娘他嫁,致使宦娘身囚牢籠,思念知音,懷抱碎琴嘔血而亡。藝無止境,知音情深,一年後,宦娘魂靈化作春江上的習琴仙子,隨溫如春遨遊名山大川,終於得到了天下最真最美的樂曲。

全劇的音樂優美動聽,場面富有詩情畫意,在注意保持和發揮崑曲典雅、優美藝術特色的同時,也進行了一些大膽的革新嘗試。此劇榮獲1980年度北京市劇目調演演出二等獎。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戲劇的一個獨特稱謂。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塤(1240-1319),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永嘉戲曲」,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1]」、「戲文」、「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戲曲最顯著、最獨特的藝術特點就是「曲」,「曲」主要由音樂和唱腔兩部分構成,辨別一個地方戲劇種主要依靠聲腔、音樂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語言,如:四川的川劇、浙江的越劇、廣東的粵劇、河南的豫劇、陝西的秦腔、山東的呂劇[2]、福建的閩劇、湖北的漢劇、河北的評劇、江蘇的崑劇等。

視頻

春江琴魂 相關視頻

崑曲行當舞台展示 表演 北方崑曲劇院
北方崑曲劇院戲曲演員寄語北京號!奉上「花式」祝福

參考文獻

  1. 南戲,謀略學,2020-07-19
  2. 山東呂劇大全,戲劇網,2014-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