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曉士兵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曉士兵團(英語:Hughesiliers)是一支為抵抗日軍入侵香港而於1940年成立的香港本地民兵,成員由居住在香港的外籍人士組成,包括來自超過兵役年齡的英國人,及其他居港的同盟國及中立國僑民。雖然曉士兵團的成員大多有55歲或以上,但很多都是退伍軍人,當中有不少成員曾經參加一次大戰或西班牙內戰,甚至具備波耳戰爭的作戰經驗,而領軍的是曾任怡和洋行大班的行政及立法兩局議員百德新[1]

參戰經歷

日軍在1941年12月8日清晨入侵香港,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2]爆發,曉士兵團接受駐港英軍司令莫德庇的統一指揮,獲委派駐守香港島的重要據點 — 北角發電廠。日軍在12月13日攻占九龍後,便多次隔海炮轟發電廠。當時包括百德新少校在內的曉士兵團共有4名軍官及66名其他各級成員在北角發電廠防守,當中有22人是香港電燈公司的雇員、7人是太古船塢的海事工程人員、17人是九龍淪陷後加入的中華電力公司技師、6名自由法國士兵及2名自由法國軍官,還有賽馬會秘書皮爾斯(T. A. Pearce),而最年長的成員是年屆77歲的香港會秘書德輔男爵(Baron Edward des Voeux)。

日軍於12月18日晚上登陸香港島,隨後進攻北角發電廠,但遭遇駐守發電廠的曉士兵團頑強抵抗,使日軍攻勢受阻,被迫改道往賽西湖前進。曉士兵團於12月19日凌晨主動出擊,派出突擊隊到炮台山道突襲日軍炮兵,將炮兵陣地摧毀,並擊斃兩個日軍炮兵小隊隊長,但北角發電廠在12月19日早上終被日軍重重包圍,曉士兵團在突圍時與日軍在英皇道及電氣道爆發巷戰,期間互有死傷,百德新與同僚為免造成平民傷亡,決定退出民居。百德新在日軍包圍下,彈藥用盡,於當日下午4時半左右向日軍投降。

視頻

曉士兵團 相關視頻

二戰,日軍入侵香港原版影像資料,不可一世的日軍讓人憤怒
民族英雄范築先:與日軍展開巷戰壯烈殉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