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普哈丁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普哈丁墓,又稱篩海墓、回回堂、巴巴窯,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中國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普哈丁墓占地10,000平方米,建築主體分為墓園和清真寺兩大部分,另設有附屬園林。墓園葬有南宋末年來華傳教的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十六世裔孫普哈丁,以及其他穆斯林或回族人,例如明朝和清朝期間的揚州知名阿訇。園林原本是1984年建成的東郊公園,在1987年11月劃為墓園的附屬園林。普哈丁墓在1957年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曾因故取消,後在1982年重新列入,其後在2005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012年11月,普哈丁墓列入海上絲綢之路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遺產點之一;普哈丁墓申報世界遺產的準備工作在2015年完成,並在2016年送交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

普哈丁墓是中國唯一一座安葬了穆罕默德後裔的墓園,也是研究中國伊斯蘭教早期歷史、中西交通史以及回族歷史的重要古蹟。

歷史

歷代的入葬

普哈丁(又譯補哈丁、補好丁)相傳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十六世裔孫,在南宋末年來到江蘇揚州傳教,在當地救濟貧弱,並興修仙鶴寺,受到官方和百姓的支持,在德佑元年(1275年)去世。廣陵郡郡守元廣恩遵照普哈丁的遺囑,把他葬於此地;出於尊長敬賢的傳統,揚州百姓為普哈丁墓修築石墓塔、墓碑、墓亭[2],並種植樹木。


除了普哈丁外,普哈丁墓也安葬了其他穆斯林或回族人。南宋的撒敢達,以及明朝的馬哈謨得、展馬陸丁、法納,均是來揚州傳播伊斯蘭教、並葬於普哈丁墓的阿拉伯人。普哈丁墓的東南側葬有明朝回族將領張炘,他是抵抗倭寇時陣亡的淮揚參將;張炘墓蓋的東側面是其家眷的墓葬,一說為夫人,一說為孫,一說為早夭孫女。明朝西安鹽商王鑑和明朝商人楊氏亦葬於此。普哈丁墓有清朝回族將領左寶貴的祠堂和衣冠冢,他不分民族地行善除奸,後在中日甲午戰爭的平壤之戰陣亡,其祠堂和衣冠冢是揚州官府因應穆斯林群情而建立的。此墓還設有明清兩代揚州穆斯林和知名阿訇的墓葬。普哈丁墓西北部有四座元朝阿拉伯人墓碑亭,這些墓碑在1927年出土於揚州城南,1960年移至現址,四位墓主分別是伊斯蘭教育家捏古伯、宗教法官阿萊丁、女慈善家阿伊莎、傳教士贍思丁。

古代的修葺

在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將普哈丁墓尊為國寶,下詔加以保護。在明末清初,海盜鄭國信以為普哈丁墓有寶物陪葬,便前往盜墓;傳說,在海盜盜墓期間,墓中突然湧出了火光,令海盜們死傷枕藉,但整座墓葬只剩下禮拜堂未有付之一炬。到了清朝,穆斯林先後在雍正四年(1726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及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捐款修葺普哈丁墓,並在墓的西南方增建一座清真寺;光緒三十四年,普哈丁墓墓亭嵌上了「先賢歷史記略碑」,記述普哈丁傳教的情況。此墓的現存建築大多是清朝留存至今。

現代的保護與發展

1947年3月,中國回教協會江都縣支會理事長劉彬如在普哈丁墓留下「保墓造林」的題字,意指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保護中國回民的墓地,同時重視環保和綠化。

1957年,普哈丁墓列入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在19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間,普哈丁墓遭受破壞,設於張忻墓蓋周邊的四對石羊被人搬走,其中兩對先後移至揚州紅園花鳥市場和揚州雙博館,一對流落至瘦西湖、後移回墓園,一對不知去向。文化大革命後,普哈丁墓在1982年3月重新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此後,從1983年至1985年之間,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揚州市人民政府合共撥款17.4萬元人民幣,為普哈丁墓的墓園、墓亭和清真寺進行大修,又在墓園內增建望月亭。1986年12月,英國前任首相、時任下議院議員詹姆斯·卡拉漢訪華,期間瞻仰了普哈丁墓。1987年11月,揚州市人民政府把普哈丁墓與1984年建成的東郊公園一併交予揚州市伊斯蘭教協會管理,而東郊公園其後成為了墓園的附屬園林。

2005年,普哈丁墓列入了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1月,普哈丁墓列入海上絲綢之路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遺產點之一。為此,普哈丁墓進行了修繕工程,拆除破舊的辦公用房,增設展示館、書畫館、圖書館、景觀噴泉、樓台亭閣等設施,改善園林的道路和環境,又計劃建設伊斯蘭文化館。普哈丁墓申報世界遺產的準備工作在2015年完成,並在2016年送交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

視頻

普哈丁墓 相關視頻

揚州市廣陵區文旅集團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