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普濟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普濟橋

中文名稱 : 普濟橋

地理位置: 原平市城北20公里的崞陽鎮南門外河流上

占地面積: 全長30米,跨度8米,券高7米

著名景點: 等崞陽關帝廟

修建時間: 金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

文保等級: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普濟橋,俗名南橋,橫跨在原平市城北20公里的崞陽鎮南門外河流上。南北走向,全長82米,寬8米,占地面積656平方米。敞肩連拱石拱橋。據清乾隆崞縣誌》記載,建於金泰和三年(1203)。後代修繕,現存橋體為金代風格。由單孔長券和四個小券組成,大券盡跨19米,矢高6.5米,東西兩側券楣上分別雕有雲中盤龍、扁舟漁翁、文弱書生、威武壯士及奇形異獸等像,券楣上為龍首汲水獸。橋面兩側設有石欄板、望柱,望柱上雕有佛手石鼓、桃、獅子麒麟等,造型生動。

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橋造型

大小券口均為石料橫旋,券口之邊均有造型精美的石刻浮雕。大券口的兩邊,中間雕有石獅頭,余者均勻分布雕有故事人物的浮雕組畫16幅;小券口邊上雕有皎龍出水及九針圖案。浮雕均典雅古樸,寓意深遠,造型優美,精巧別致。

遠望普濟橋,五道券眉錯落有序,一道伏普濟橋俗名南橋,橫跨在原平市城北20公里的崞陽鎮南門外河流上。 石曲線稱平,柱、欄、板齊整參差,細看橋壁上彼凸此凹,或進或出,橋面上柱立板臥,時起時伏,真乃莊重古樸,建造奇特[1]

相關歷史記載

普濟橋創建於金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2],以後歷代曾予補修。至今仍保持了宋、金時期的石橋雄姿和瑰麗藝術。橋用行鏨石和雕刻石砌成,主橋全長30米,跨度8米,券高7米。兩端各有一引橋,二小券,以分洪水。 橫跨在原平市城北20公里的崞陽鎮南門外河流上。普濟橋創建於金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以後歷代曾予補修。至今仍保持了宋、金時期的石橋雄姿和瑰麗藝術。橋用行鏨石和雕刻石砌成,主橋全長30米,跨度8米,券高7米。兩端各有一引橋,二小券,以分洪水。大小券口均為石料橫旋,券口之邊均有造型精美的石刻浮雕。大券口的兩邊,中間雕有石獅頭,余者均勻分布雕有故事人物的浮雕組畫16幅;小券口邊上雕有皎龍出水及九針圖案。浮雕均典雅古樸,寓意深遠,造型優美,精巧別致。舊時橋旁有普濟寺後被毀。

崞陽鎮是崞縣(現在的原平市)的舊縣城,今天,這座集人文奇景、儒家理念、報國情懷為一體的歷史文化名城以及它的古老歷史,已經漸漸被人遺忘。即使是那些並不很遙遠的人和事,也已很少被人提及:「崞縣慘案」記錄了日本侵華的暴行;徐永昌、續範亭,更是兩位從崞縣走出去的民國風雲人物。僅黃埔軍校的畢業生崞縣就有30餘人. 崞陽雖不是邊塞重鎮,卻是交通要道,自古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有近1700年歷史的邊陲重鎮——崞陽在《讀史方輿紀要》中這樣記載:「大同有事,以重兵駐此,東可以衛雁門,西可以援偏關,北可以應雲朔,蓋地利得也。」公元615年,隋煬帝北狩雁門,遭遇突厥大軍,雁門郡的41城被突厥攻破了39座,隋煬帝自己也被圍困在代縣,岌岌可危。只是靠着崞縣的固守,隋軍才爭取到援軍而解代縣之圍;北宋,這裡靠近宋、遼戰場;到了明代,為了防備蒙古,崞縣又增築了邏城和衛城一共三重城牆。

今天,古老的城牆已經十不存一,但是崞陽城這城中有城,城廓相連的格局仍然依稀可見。 高大、雄偉的景明門是崞陽現存唯一完好的明代城門。走進城去,小街蜿蜒曲折,沒有什麼市面,既冷清又蕭索。老街上看不到太多的新房子,但也找不到可以讓人駐足細看的老建築。和山西其它許多古老的縣城一樣,崞陽也飽受日本侵略者的浩劫[3]:1937年10月8日,侵華日軍占領了晉北重地崞縣,緊接着便開始了抗戰初期著名的忻口戰役。

據考,在崞縣歷史上,僅明清兩代,考中進士、舉人、諸貢的就有2000餘人。登上文廟邊只剩下夯土的古城牆,舉目四望,黃昏中的崞陽寧靜而又蒼涼;曾經拱衛崞陽千百年的城牆,如今只是幾個高大的土崗,依然圍繞着市鎮。一個有着一千七百多年歷史的古城,她的輝煌和滄桑,她的歷史和傳統,她的興衰和榮辱,還有多少能夠延續另一個一千七百年。

視頻

山西原平崞陽古城介紹
原平崞陽普濟橋
原平老縣城【崞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