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景岳全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景岳全書》,倡導溫補學說的中醫全書。張介賓著。本書現存明、清刊本數十種,上海科技出版社根據康熙年間岳峙樓刊本於1959年和1984年兩次影印。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第1—3卷 「傳忠錄」,闡發中醫理論; 3—6卷 「脈神章」,論脈理; 7—8卷 「傷寒典」; 9—37卷「雜證謨」,論內科雜病; 38—39卷「婦人規」; 40—41卷 「小兒則」; 42—45卷 「痘疹詮」; 46—47卷 「外科鈐」;48—49卷「本草正」;50—51卷「新方八陣」;52—60 「古方八陣」;61—64卷為各科常用方劑。

本書主要內容不僅對中醫基本理論,如陰陽、表里、虛實、寒熱、先天、後天、標本等論述詳盡,同時倡導 「命門」學說,謂 「命門為精血之海」,「為化生之源」,人之疾病重在命門,治宜溫補。對於金代醫家劉完素所倡 「實火」言病提出批評。指出: 世間病者 「虛火者多,實火者少」,並非皆屬有餘之病,虛火最忌寒涼,故對劉完素喜用寒涼藥認為是錯誤的。他還對元代醫家朱震亨所倡 「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理論,提出不同見解。指出:「精血屬陰」,「生精血者,先由此陽氧,倘精血之不足,又安能陽氣之有餘」(卷3)為此,在各科雜證具體治療中,均以溫補命門學說為中心,發揮己見。本草部分,列藥300味,稱人參、地黃為良相;大黃、附子為良將,總稱「藥中四維」。其中對生、熟地黃闡芨藥用更詳,認為生地黃、鮮者功能生血、補血、涼心火、退血熱; 熟地黃功能大補血痕,滋培腎水,補腎中元氣,用途極廣。方劑按補、和、攻、散、寒、熱、固、因八方面 (八陣)列方。前人方稱 「古方」,補古未備者稱 「新方」。張景岳創製的大補元煎(治男女氣血大衰)、左歸飲 (治命門陰衰陽盛)、右歸飲(治命門陽衰陰盛)、左歸丸(治真陰腎水不足)、右歸丸 (治元陽不足) 均按中醫 「陰平陽秘」原則,運用扶陽與滋陰互相照顧方法,各方均以熟地為主,且藥量比重較大,附以山萸、枸杞、山藥、鹿角膠等藥加減,有一定特色,為後代醫家所重。

不過,清 《四庫全書總目》評本書說,「專以溫補為宗,頗足以糾鹵莽滅裂之弊,於醫術不為無功」,但又從封建觀點出發,認為 《景岳全書》稱傷寒為 「典」,雜證為 「謨」,既「經名,且不符字義」(卷104),是 「乖謬」的。

作者簡介

張介賓 (1543—1640),字惠卿,號景岳,別號通一子。浙江山陰 (今紹興)人。少時學醫於金夢石,一度從軍,後返故鄉專事著述,除 《全書》外,尚著有《類經》32卷,《類經圖翼》 11卷,《附翼》4卷。前者將 《內經》重新分類編纂,後者闡發 《內經》要義和論述《周易》與醫學之關係。另有《質疑錄》1卷,為晚年所著。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1],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2]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景岳全書 相關視頻

02萱芝堂《景岳全書》肉蓯蓉 潤腸通便
古書:景岳全書中記載的痛風方子,3天降酸,30天溶石

參考文獻

  1. (論文)百科全書的編纂體制與體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