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智聖不為崗上耕(冷清安)

智聖不為崗上耕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智聖不為崗上耕》中國當代作家冷清安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智聖不為崗上耕

少年在老家鄉下求學,初讀《隆中對》:「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直枉駕顧之。」每每訟這兩段話,除去老師照本宣科的講解,對其意並不真正釋然。諸葛亮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這等自信。多年來,在心裡有了這樣一個想法,要是能親自到劉備三顧茅廬的地方實地察看品鑑,那當是今生的一大幸事。

世間的事情說來也巧,就在去冬今春的這段時間裡,先後有兩次去河南南陽的機會。第一次去南陽,除了公幹,確實沒有閒暇時間,只能悻悻而歸。前幾天專程到西安,走的是滬陝高速公路,也算是順道,我顧不及其他,在返程時打道直奔南陽。很快就到了位於南陽市西南隅的臥龍崗,這裡因諸葛亮隱居躬耕和漢劉備三顧茅廬而光彩四溢。

「臥龍崗」三個大字遠遠就映入眼帘。當時正值午間,我們將車泊在臥龍崗風景區的大門外。遊人並不多,只見三三兩兩的遊客出入,我們一行在導遊小姐的引領下拾級而上,走進了南陽武侯祠。

據相關史料記載:武侯祠又名諸葛草廬,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躬耕於南陽"時留下的故址,當年劉皇叔三顧之處,也是歷代人們瞻仰和祭祀諸葛亮的地方。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漢末山東琅琊陽都(今山東沂水縣南)人。他幼年喪父,後隨叔父諸葛玄投奔荊州牧劉表。諸葛玄去世後,諸葛亮便帶着弟弟諸葛均在南陽臥龍崗結廬躬耕,過着"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布衣生活。但他廣交天下名士,滿腹經綸,腹藏良謀,隱居求志,寧靜致遠。當時的大名士龐德公把他比為一條待時騰飛的"臥龍"。漢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關羽、張飛三顧茅廬,拜請諸葛亮,自此,二十七歲的諸葛亮離開了躬耕十載的臥龍崗,參加了劉備的政治集團,後官拜蜀漢丞相,爵封武鄉侯,死後溢"忠武侯",因此歷代諸葛亮祠廟均稱為"武侯祠"。

在武侯祠的入口,是一座"千古人龍"石坊,三門四柱,遍體布滿雕飾。"千古人龍"的意思是指諸葛亮是人中之龍,隱喻臥龍崗是藏龍臥虎之地。第二道石坊為"三顧坊",清道光年間所立,兩面刻有"漢昭烈皇帝三顧處"和"真神人",是為了紀念劉備三顧納賢而立。"士為知己者死",正是由於劉備誠懇的三顧,才使得諸葛亮離開了隱居十年的臥龍崗,輔佐劉備,戎馬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才能三分天下,成就帝業,諸葛亮因而功高蓋世,萬古流芳。

導遊小姐將我們領到石坊北邊的臥龍潭,風趣地向我們介紹,以前共有三棵古楸樹,相傳是當年劉、關、張三顧時栓馬的樹,現在僅存的這一棵。請大家猜一猜,1700多年前,樹上拴的是誰的馬呢?聽到這裡,我知道導姐是在賣關子,並沒有冒然回答。其實栓過誰的馬無從考證,只是傳說罷了。

穿過三顧坊,走過仙人橋,這條甫道直通山門。山門為武侯祠正門,古樸端莊,正中券門額上石匾鐫刻的"武侯祠"三個大字,系郭沫若先生所題。過了山門,即進入武侯祠的第一通院落,庭院寬敞,古柏蔽日,青磚墁地,古樸自然。院中甬道上"三代遺才"石坊與大拜殿相對應。碑碣內容讚揚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可與三代的賢人伊尹、呂尚、傅說等相比。

我們一邊走一邊聽導姐講解。這時我發現我們的後面跟了一些遊客,也許是被導姐精彩的講解所吸引吧。眼前呈現大拜殿,它是武侯祠的主體建築。大拜殿正門懸掛着清道光三年(1823年)南陽知府廖文錦行書"隱居求志"匾額,殿內塑的是孔明端坐正面像,他綸巾羽扇,風度莊嚴,正是東漢末年隱居儒士的典型裝束。左邊是他的長子諸葛瞻,右邊是長孫諸葛尚。塑像端座正襟,栩栩如生。殿堂的檐下柱上掛滿了歷代名人騷客的對聯和匾額,這些碑額和對聯無不充滿世人對諸葛亮的敬重仰慕之情。

遊走武侯祠內,我看見許許多多的楹聯,掛滿了所有門庭和立柱。眼前這副:"呂蟠溪伊莘野王佐其才乎繼以宛琅琊得主有常經論不煥,齊鮑叔鄭子皮聖門所許也合之徐元直見賢能舉豪傑奮興"。這副對聯歌頌了呂尚、伊尹、管仲、諸葛亮這些能夠幫助帝王力挽狂瀾治國安邦的政治家,又讚頌了像鮑叔牙、鄭子皮、徐元直這些舉薦有才之士的伯樂,寓意深刻,給人以啟迪。

再看這副:"立品於莘野渭濱之間表讀出師兩朝勳業驚司馬,結廬在紫峰白水以側曲吟梁父千載風雲起臥龍。"更是讓人置身雲捲雲舒之豪邁氣勢。

莘野渭濱,代指隱居時的伊尹、呂尚。兩朝指的是先主劉備,後主劉禪。驚司馬指的是諸葛亮死後用木像就使得司馬懿喪膽落魄。下聯中紫峰白水指的是南陽市郊的紫山和白河,曲吟梁父,即吟詠《梁父吟》,《梁父吟》寫的是齊相曼嬰以二桃殺三士的故事,相傳為諸葛亮所作。這副對聯充分讚頌了諸葛亮的高風亮節和豐功偉績。他當年躬耕隱居,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完全可與前賢伊尹、呂尚出仕前的高尚行為相比美;他把茅廬建在紫山腳下,白河之濱,自比管仲、樂毅,人比為興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漢四百年的張子房,正恰似臥虎藏龍;他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廬對"縱論天下風雲,戰略決策成竹在胸,顯示了他的政治遠見和曠世奇才;他的前後《出師表》是多麼的壯懷激烈,感人淚下!他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嘔心瀝血,輔佐兩代君主建立了蜀漢偉業。

試想正是有了劉、關、張到此地三顧茅廬,才有了諸葛亮的出仕,也才有了波瀾壯闊、多姿多彩的三國戰爭風雲歷史。儘管歷經千百年來的風雨變幻,世事滄桑,但諸葛大名垂宇宙,三國佳話天下揚,諸葛亮留下來的政治、軍事、治國方略,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諸葛亮的不朽英名,永遠值得人們懷念。此時此刻,我們站在武侯祠里,緬懷孔明一生偉業,怎不使我們神遊往古,浮想聯翩?想當初諸葛亮隱居南陽臥龍崗上,苦讀史書,放眼天下,立下雄心大志,關心社會民生,在這裡度過了他的青年時代。有朝一日,皇叔三顧,草廬一對,臥龍騰飛,火燒博望,天下三分,奈何蜀漢末年,攤上個扶不起的阿斗,又加上國力不濟,諸葛亮雖壯心不已,為統一中原,六出祁山,但孤掌難鳴,更可嘆積勞成疾,五丈原病死在軍旅之中。後人思之,無不扼腕感慨。正像杜甫的《蜀相》的詩中所說,「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讓人覺得諸葛亮一生除浩氣長存,也不失有些許的悲涼!

「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辯襄陽南陽。"這是清人顧嘉衡寫下的著名對聯。上聯是說,諸葛亮一心為國,並不分君主是賢明的劉備還是昏庸的阿斗;下聯說諸葛亮名垂千古,為天下傳誦讚揚,又何必分辨什麼襄陽、南陽呢?這是說的一樁歷史"公案"。不正是對先賢一腔忠肝義膽的真實寫照。英俊不問出處,聖賢唯有天知。

原來,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回憶自己未出茅廬時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但《三國演義》上又有一個"隆中對",隆中在湖北襄陽境內。於是,南陽人和襄陽人都說諸葛亮是躬耕隱居在自己的家鄉,文人學者是紛紛引經據典,互不相讓,明清時期即打起了筆墨官司。顧嘉衡是湖北人,當時又任河南南陽知府,為了既不得罪故鄉人,又不刺傷為官地,只好來個"和稀泥",寫下了這副騎牆的折中對聯,要大家不再分南陽襄陽,從而緩解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爭論,因此這副對聯名噪一時,為人們競相傳誦。如此說來,兒時所讀《隆中對》所指隆中並不是現在的南陽,而是在湖北的襄陽。我將這個疑點嚮導游求證。她回答我,隆中就是泛指位于山崗之間的地方。隆中對也稱草廬對。聽了導姐的回答,我覺得有些道理,一個地名的來由,無須過多的去探究。1959年,當時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胡耀邦來南陽視察工作,對這副對聯頗為欣賞,還據此聯改了一副對聯:"心在人民,原無論大事小事,利歸國家,何必爭多得少得。"借古人名聯的舊形式而賦予革命的新內容,充分體現了老一輩革命家胡耀邦同志的寬廣胸襟和高尚情操。但時下各地為爭歷史名勝的事情紛至沓來,有些不分褒貶,讓人啼笑皆非。看來直到現在,顧嘉衡這副對聯還在給我們以有益的啟迪。

游名勝觀碑文、賞書法是我的最愛。眼前的長廊是岳飛手書的前後《出師表》。我駐足逐一觀賞,如饑似渴。由2l塊石碑組成,刻工精良,十分壯觀。《出師表》是諸葛亮在建興五年(227年)給後主劉禪上的奏章,暢述了自已為復興漢室要"鞠躬盡瘁"的忠貞思想,成為"字字中間有涕零"的千古名篇,感染力極強。紹興八年(1138年),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在抗金途中路過南陽,"遇雨,隨宿於詞內",觀看了《出師表》之後,被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感動得熱淚盈眶,夜不成眠,坐以待旦,感慨萬千,後經道人請求,揮涕走筆,把1300餘字的前後《出師表》一氣呵成,背誦寫出,以抒胸臆。其字鐵畫銀勾,龍飛鳳舞,瀟灑飄逸,奔放淋漓,表現了高超的書法藝術。此時親游武侯祠,觀《出師表》,遠相撰詞,名將手書,既能見孔明之胸懷志略,又可賞岳飛之翰墨神工,也是一次難得的書法藝術享受。

當我們繞過大殿拾階而上,進入了一處靜謐秀麗的院落,院內古木交錯,花卉盈庭,翠柏叢中簇擁着這座八角攢尖式建築,就是聞名於世的諸葛草廬。草廬為磚木結構,茅草蓋頂,迴廊相通,古樸簡陋。廬內豎立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石碑一通,正面刻有"漢諸葛孔明舊廬"七個大字,廬內及門額上懸掛着郭沫若先生及國民黨元老于右任所書的匾額。草廬八角挑起,懸掛八隻風鈴,以八封陣勢別具風格。每當清風輕吹,風鈴叮噹作響,好像在娓娓敘說着流傳千古的一段佳話。坐廬中小憩,可近觀四周景致,古人曾有"身居一廬八面景"之說,臥龍崗十景中的八景在這裡都可以看到:古柏亭、野雲底、半月台、躬耕亭、小虹橋、抱膝石、老龍洞等繞廬而建,成眾星拱月之勢。這些景點雖同置一院,但毫無擁塞侷促之感,碑廊相連,錯落相間,互為對景,形成績麗恬靜的園林風光,步移則景導,表現出古人高超的造園藝術。

導姐停住了講解,徑直朝左側方向走去,我們緊跟其後,她信手指着眼前的建築,向我們提問。大家知道這裡是做什麼用的嗎?我們當然無言以答。這就是半月台。半月台是諸葛亮在此隱居時夜觀星象的地方,諸葛亮知天文,曉地理,善於利用風、雨、霧等自然現象為戰爭服務,草船借箭、祭東風等民間故事,婦孺皆知,膾炙人口。只見台正面為半圓形磚券門,上嵌顧嘉衡所書「半月台」三字,旁飾半月圖案,兩側刻有聯「自來宇宙垂名布衣有幾,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

我抬腕看錶,不知不覺中過去近兩個小時,仍然遊興未了。我徵求了隨行幾位的意見,大家都與我有同感,此處確實值得一游。其實,我與他們還有些不同的感觸。此時,我正在思考着,游武侯祠帶給我的一些思考。

來到寧遠樓前,此樓又名清風樓。它座在中軸線的末端,為整個祠廟的最高建築,傳為諸葛亮隱居南陽時書齋舊址,樓名由"寧靜致遠"而來。"萬古雲霄"匾額,源自杜甫詠懷古蹟》詩:"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高,三分割據纖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門柱上懸掛清四川鹽茶使趙藩在成都武侯祠書寫的一副名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從來治蜀要深思。"

我們來到三顧祠,此祠正在修葺,不得近前細觀。三顧祠門柱懸掛"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的對聯,祠院內翠柏挺立,綠草如菌,庭院宏敞幽深,四周圍牆嵌滿碑刻,有"碑牆"之稱。祠內有關張殿,殿內立關羽、張飛貼金塑像。關羽赤面鳳眼,美髯垂胸,神安氣閒,雄姿威風,張飛面色漆黑,豹頭環眼,燕頜虎鬚,急不可耐。要說起這個張飛啊,他就不是搞政治的,沒象劉備這樣有政治家的遠見,看不到諸葛亮這個人才的價值。一顧茅廬時沒有見到孔明,他說"既不見,自歸去便了。"也沒有發什麼牢騷,表現還算一般,說得過去。到劉備準備二顧時,張飛說:"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喚來便了。"遭到劉備的呵斥,差點不讓他去。沒想到第二次哥仁又吃了閉門羹,到第三次劉備還要去時,他再也忍不住了,說"今番不需哥哥去,他如不來,我只用一條麻繩縛將來!"要是依他的主意,用麻繩把諸葛亮綁來見劉備,那會是什麼結果!

"三顧堂".位於關張殿後,相傳這裡就是劉備三次求訪孔明的地方。殿內有劉備、諸葛亮對話的塑像,二人分賓主而坐,書童侍立側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再現了備亮當時縱論天下時的情景。你看那神機妙算的諳葛亮,面目清秀,衣着古雅,含而不露的面孔上略帶有幾分笑意,給人一種溫文爾雅,謀略在胸,穩操勝券的感覺,他正意氣風發,侃侃而談;再看劉備,正在畢恭畢敬地洗耳恭聽呢。我們一眼就能看出他那如饑似渴,謙遜恭敬的內心世界。

當時的劉備,以自己是漢室後裔,打着正統的旗號,請求國家統一,他四海飄零,奔走了二十多年,先後投曹操,奔袁紹,附劉表,終因勢單力薄,一事無成,敗居新野,難籌大志,但仍雄心勃勃,四處訪賢。後來,經徐庶舉薦,得知諸葛亮的大名之後,就冒着嚴寒,詞謙禮恭,親自由新野到南陽臥龍崗三次恭請,大有商湯請伊尹、文王栽太公的誠心與胸懷,迫切而又熱情地邀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諸葛亮見他求賢若渴,志向遠大,就答應了他的要求。正如唐代李白詩中寫的那樣:"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武侯立眠蜀,壯志吞咸京。"明陳正倫《臥龍崗》詩云:"君臣一晤交投厚,宇宙三分割據雄"。三顧晤對真可以說是一次歷史性的會談,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劉備能夠建立西蜀霸業,關鍵是得到了諸葛亮這個智囊人物。聽到這裡,我少時讀《隆中對》的疑義和不解好像有了新的答案。是啊!我們今天參觀的諸葛草廬,不僅是諸葛亮隱居躬耕的地方,也是諸葛亮政治、軍事思想形成的地方,是"三分天下"的策源之地,是劉備、諸葛亮三顧而合,如魚得水的場所,因此歷朝歷代,這裡也就成了人們紀念諸葛亮的重要場所。武侯祠里的人物塑像,個個性格鮮明,惟妙惟肖,內心世界,各具其妙。此時,我仿站在歷史和現實的門檻上,去審視千百年的蒼傷和歲月的痕。

諸葛亮是位智者,被世人敬奉,他一生淡泊明志,正直廉潔的美德千古傳誦;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赤誠感天動地,化作了歷史的永恆。他是中國人乃至東方人心目中智慧、忠誠、仁勇的化身,史學家稱他為政治、軍事、經濟的三絕,在中華文明史上獨領風騷,被後世譽作"千古第一完人"。

我們仰慕不已的諸葛亮,有說不完道不盡的武侯傳奇。傳說諸葛亮看過天書,識得天文地理。這些都為神話智聖謀上了神秘面紗。諸葛亮擁有的是智慧和神勇,且是大智慧。是對世事的正確研叛。拜謁過武侯祠,讓人感觸頗豐。筆者以為,智聖諸葛亮南陽躬耕隴畝,也未必就是諸葛亮的衷心。他常常把自己與管仲、樂毅相比,聲稱有智謀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賢明的君主。稱讚劉備是漢朝皇帝的後代,威信和義氣聞名於天下,廣泛地羅致英雄,想得到賢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出擊秦川,老百姓誰敢不用竹籃盛着飯食,用壺裝着酒來歡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這樣,那麼漢朝的政權就可以復興了。"這些才是智聖親耕隴畝,蓄勢待發,展示作為的良苦用心。 [1]

作者簡介

冷清安,男,仡佬族。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出生於貴州省石阡縣。畢業於內蒙古民族大學中文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