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暗綠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暗綠蒿

中文名:暗綠蒿

學 名:Artemisia atrovirens Hand.-Mazz.

別 稱:水蒿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合瓣花亞綱

目:桔梗目

科:菊科

亞 科:管狀花亞科

族:春黃菊族

亞 族:菊亞族

屬:蒿屬

亞 屬:蒿亞屬

組:腺毛蒿組

種:暗綠蒿

命名者及年代:Hand.-Mazz,1938

暗綠蒿(學名:Artemisia atrovirens Hand.-Mazz.)是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稍明顯,側根少數;莖少數,成叢或單生,高可達130厘米,有細縱棱,紫褐色或暗褐色,葉紙質或厚紙質,面深綠色,莖中部葉卵形或寬卵形,中部葉卵形或長卵形,頭狀花序多數,長圓形或長卵形,無梗或近無梗,有小型小苞片,在分枝端或分枝的小枝上偏向一側,下垂,並排成穗狀花序,中層總苞片卵形或長卵形,後無毛,中肋綠色,邊膜質,內層總苞片長卵形,半膜質;花冠狹管狀或近狹圓錐狀,檐部具2裂齒,花柱伸出花冠外,花冠管狀,花葯狹線形,瘦果小,倒卵形或近倒卵形。8-10月開花結果。

分布於中國陝西、甘肅、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泰國也有分布。生於低海拔至1200米附近的山坡、草地、路旁等地。

暗綠蒿鮮嫩多汁,適口性較好,各種畜禽喜食,鮮嫩時期可直接刈割飼餵畜禽,初花至花期間的鮮草可調製成青乾草或青貯。[1]

暗綠蒿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主根稍明顯,側根少數;根狀莖細或略粗,直徑3-6毫米,直立或傾斜。莖少數,成叢或單生,高60-100(-130)厘米,有細縱棱,紫褐色或暗褐色,初時被短柔毛與短腺毛。後柔毛漸脫落,分枝多,枝長20-60厘米。葉紙質或厚紙質,面深綠色,初時有絲狀短柔毛、短腺毛與白色腺點,後柔毛漸脫落,背面初時除葉脈外密被灰白色綿毛與腺毛,後綿毛稀疏,腺毛宿存,脈上具腺毛;莖中部葉卵形或寬卵形,長5-10厘米,寬4-10厘米,一至二回羽狀深裂,中央裂片最長,稀葉不分裂,花期葉凋謝;中部葉卵形或長卵形,長(5-)6-8厘米,寬(3-)4-7厘米,一回羽狀深裂,每側裂片2-3枚,裂片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5-2.5厘米,寬(0.5-)1-1.5厘米,先端鈍尖,並有短尖頭,邊緣具1-2枚淺裂齒,基部下延在葉軸或葉柄上成狹翅,葉柄長1-2厘米,基部無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深裂、3深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葉橢圓形,葉基部漸狹成柄狀。

頭狀花序多數,長圓形或長卵形,直徑1.5-2(-2.5)毫米,無梗或近無梗,有小型小苞片,在分枝端或分枝的小枝上偏向一側,下垂,並排成穗狀花序,而在莖上組成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略小,外、中層總苞片卵形或長卵形,背面初時微有蛛絲狀柔毛,後無毛,中肋綠色,邊膜質,內層總苞片長卵形,半膜質;雌花3-6朵,花冠狹管狀或近狹圓錐狀,檐部具2裂齒,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鈍尖;兩性花5-8朵,花冠管狀,花葯狹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鈍,花柱與花冠等長,先端2叉,叉端截形並有短睫毛。瘦果小,倒卵形或近倒卵形。花果期8-10月。

暗綠蒿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陝西(南部)、甘肅(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北部)、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廣東(北部)、廣西(北部)、四川、貴州、雲南;泰國也有分布。生於低海拔至1200米附近的山坡、草地、路旁等地。 暗綠蒿

暗綠蒿栽培技術

種植地選擇在水庫沿岸低濕草地,密生牲畜不食的喜濕性植物。地勢低平,土壤為草甸土,較潮濕。平均有機質含量為2.0%,pH值為7.5,年平均氣溫7.2℃,年均降水量510.2毫米,多集中在6、7、8月份,無霜期144天。栽培前對低濕草地進行整地,667平方米施入有機肥5000千克,過磷酸鈣40千克,機翻深60厘米,淺起壟深6厘米。

點播後踩格子,不覆土,壟作栽培,栽深5厘米。苗期注意除草管理。每次刈割後667平方米施尿素30千克。

暗綠蒿特點

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暗綠蒿是喜濕性植物,但在生長季又有一定抗旱性,且零下40℃能安全越冬,各種類型土壤都能生長,無病蟲害發生。

產草量高:暗綠蒿植株高大,平均株高130厘米,最高可達160厘米。生育期第2年可刈割4-5次,667平方米可收鮮草1萬千克以上。春季種子播種的暗綠蒿,當年可刈割2次,667平方米收鮮草2000千克以上,宿根移植的暗綠蒿,當年可刈割2-3次,667平方米收鮮草3500千克以上。

結實性好:春季栽培的暗綠蒿6月上甸刈割1次後,秋季還可開花結實,667平方米收種子7-10千克,種子邊成熟邊脫落,應注意及時採收。

再生力強,易於栽培管理:暗綠蒿根系發達,在30厘米左右深的土壤中橫生形成根系具有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能力,在生育期刈割地上部或切段根,其殘茬斷都能繼續生長,隨時可以栽培,但種子播種不宜超過7月中旬,否則不易過冬。暗綠蒿在7月下旬刈割後中耕,切段根後能迅速密被地表形成優勢群叢,不僅能提高產草量,且能限制其雜草生長,便於管理。

暗綠蒿主要價值

暗綠蒿營養價值較高。現蕾期莖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無氮浸出物、粗灰分、鈣、磷分別為9.50%、1.20%、34.20%、36.70%、10.00%、0.19%、3.58%;葉中含量分別為24.00%、5.00%、10.70%、33.50%、17.80%、0.30%、2.31%,全株含量分別為14.70%、3.70%、29.00%、35.00%、14.60%、0.26%、3.27%。

適口性好,易於調製:暗綠蒿鮮嫩多汁,適口性較好,各種畜禽喜食,鮮嫩時期可直接刈割飼餵畜禽,初花至花期間的鮮草可調製成青乾草或青貯。

參考來源

  1. 暗綠蒿,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