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曲江二首(杜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曲江二首》

作品名稱:《曲江二首》

創作年代:盛唐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作者:杜甫

《曲江二首》是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寫於乾元元年(758年)暮春。杜甫時任左拾遺,此時安史之亂還在繼續。曲江又名曲江池,位於長安城南朱雀橋之東,是唐代長安城最大的名勝風景區。曲江的盛衰與大唐同在。詩人在詩中把曲江與大唐融為一體,以曲江的盛衰比大唐的盛衰,將全部的哀思寄予曲江這一實物,從一個側面更形象的寫出了世事的變遷。

原文

譯文

因一瓣花兒被風吹落就感到春色已減,如今風把成千上萬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發愁?

且欣賞這即將消逝的春光,也不要害怕酒喝多了讓人傷懷更多。

翡翠鳥在曲江上的樓堂上作巢,原來雄踞的石麒麟現今倒臥在地上。

仔細推敲事物的道理知道需要及時行樂,為什麼要用浮名牽絆自己的一生。

每天退朝歸來,都要典衣沽酒。常常到曲江邊舉杯暢飲,盡醉而歸。

到處都欠着酒債,那是尋常小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古來也是很少的了。

只看見蝴蝶在花叢深處飛來飛去,蜻蜓在水面慢慢的飛,時不時點一下水。

我要把話傳給世人,希望人們與這樣美好的春光共同流連享樂,雖是暫時相賞,也不要違背啊! [2]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乾元元年(758年),其時京城雖然收復,但兵革未息,作者眼見唐朝因政治腐敗而釀成的禍亂,心境十分雜亂。游曲江正值暮春,所以詩就極見傷春之情,詩人借寫曲江景物的荒涼敗壞以哀時。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現鞏義市)。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人稱「詩聖」,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有《杜工部集》傳世。因在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從八品小官)。入蜀後曾在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大曆五年(770) 公年五十九。春,在潭州。夏四月,避臧亂入衡州。欲入郴州依舅氏崔偉,因至耒陽,泊方田驛。秋,舟下荊楚,竟以寓卒,旅殯岳陽。[3]


參考資料

  1. 曲江二首, 詩詞名句網,
  2. 曲江二首, 古詩文網,
  3. 杜甫簡介與生平, 華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