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曾獻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曾獻瑩 Tseng Hsien-Ying

圖片來自自由時報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 (1976-03-06) 1976年3月6日(45歲) 中華民國臺灣省彰化縣
國籍 中華民國
網站 政治從家開始-曾獻瑩

學 歷

經 歷

  • 台積電資深工程師
  • 台積電卓越工程師獎(領有多項專利獎項)
  • 臺北真理堂傳播部負責人
  • 中華民國愛傳資訊媒體發展協會秘書長
  • 信心希望聯盟中央執行委員
  • 信心希望聯盟家庭政策工作會主委[1]
  • 下一代幸福聯盟聯盟理事長
  • 下一代幸福聯盟家長代表
  • 臺北市大安區龍安國民小學家長會會長(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
  • 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理事(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
  • 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總召(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
  • 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顧問

曾獻瑩(英語:Tseng Hsien-Ying),生於(1976年3月6日-),臺灣彰化縣人,愛傳資訊媒體發展協會和風向新聞的秘書長[2][3]、下一代幸福聯盟理事長和家長代表[4]、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顧問。[5]。曾於105學年度獲選擔任臺北市大安區龍安國民小學家長會會長[6]、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第15屆理事及該聯合會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總召[7][8]曾於105學年度獲選擔任臺北市大安區龍安國民小學家長會會長、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第15屆理事及該聯合會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總召。

2018年曾獻瑩發起「適齡性平教育公投」和「民法婚姻以外立法形式規範同性結合公投」[9][10][11],他主張公投與「家庭主流化」密不可分[12][13],計畫透過公投綁大選,喚起社會大眾對婚姻家庭價值及性平教育議題的討論。[14][15]

經歷

早年生涯

  • 曾獻瑩是家中長子,小學四年級時父親病逝,因出自單親家庭,致在學校被欺負,因此投入課業,後考上台中一中國立台灣大學[16][17]
  • 大學畢業後,於台積電擔任工程師[18],曾獲得台積電卓越工程師獎項及多項專利獎項。但此時曾獻瑩自認對人生感到失望。此外,父親早逝的童年,使他抱持享樂主義不婚主義的人生觀[16][17]、不婚主義的人生觀;直到有一天他路過台灣信義會臺北真理堂,被門口「詩篇128篇」的文宣吸引,加入教會。[16][17]
  • 2003年至2008年間,積極投入教會活動。並於2005年從台積電離職,成為臺北真理堂傳播部負責人。[16]

公共事務參與

主張

家庭主流化

在2016年立委選舉中,以「家庭主流化政策」做為競選政見主軸[21][28][29],並推出結合家庭價值推廣的桌遊[30]、及以「愛我們的家」為主題的草地音樂會[31][32]。主張制定任何政策都應跳脫個人主義,轉而進到家庭,考慮政策會不會傷害到家庭,或有無真正幫助到家庭。[33]

教育理念

支持適齡性平教育

  • 曾獻瑩曾於2016年至2017年間,擔任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性別平等委員會總召[34],多次參與家長會、下一代幸福聯盟所召開之記者會[35][36],指出目前在校園中出現的許多作爲多元性別教育的教材內容為「不當」性平教材,反對現行性別平等教育內容,認為國中小的性平教材中,現在的『性教育』只有在談『性』,但情感、婚姻、性和生育應該是一起談的。[37]
  • 2016年11月26日,以「同性婚姻對我們孩子教育的影響」為題,宣傳「尊重同志,但反對同婚、同志教材」的立場,提出兩大主張,包括「孩子性傾向會受到文化及教育影響」、「家長對孩子所受教育,有優先選擇的權利」。他指出,國中小教材教導的同志觀念,會使孩童面臨很大的壓力,以為不支持同性婚姻就是「恐同」、「異性戀霸權」。因此他呼籲家長要團結,爭取各級教育機關的教材、性別等委員會的家長席次應達三分之一,以防教材誤導、影響孩子的性傾向。[38]
  • 2017年8月22日,針對「六成大學生有性經驗,且6%男性的初體驗發生於國小」的校園問卷調查結果,指出這是因為教科書沒有強調從事性行為風險的後果,導致青少年會輕易嘗試性行為。目前的性平教育並不適齡,甚至試圖淡化性行為伴隨的風險。他以國小三年級的保險套課程為例,指出這階段的孩童身體未發生變化,根本就還不需要用到保險套,並強調教導「正確的性觀念」和「懂得尊重他人」是兩回事,太早教孩子複雜的性觀念,反而會驅使孩子好奇而去嘗試性行為。[39]
  • 2018年1月31日,曾獻瑩發起「適齡性平教育公投」,該公投題目經補正後,主文為「你是否同意在國民教育階段內(國中及國小),教育部及各級學校不應對學生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所定之同志教育?」[40][41]。曾獻瑩在發起公投記者會中提出三點公投理由:第一,適齡性平教材符合多數家長的想法,自2016至2017年,全台已有13個縣市的市議會提案反對不當性平教材,其中家長對國中小學生接受同志教育的反彈聲浪最大;第二,同志教育涵蓋多元情慾、性別光譜等內容,不適合心智發展不成熟或身心快速變化的青春期學生;第三,教育部正研擬的12年國教課綱,規劃讓國小學生,從小認識性傾向、性別認同的多元面貌,將會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帶來性別混淆的問題。[42]對於曾獻瑩提出的公投,婚姻平權大平臺立法遊說經理鄧築媛表示遺憾,她認為就是因為過去未落實性平教育,以及多元性別教育未透過社會教育落實於各個年齡層,才會有團體提出這樣的公投。[43]
  • 在公投聽證會中,他解釋發起公投是為了保護兒少身心發展,他以「性別光譜」為例,指出現行教學內容僅告訴學生可以做變性手術,卻沒告訴學生「變性是不可逆、高風險、甚至有生命危險的手術」,並主張「同志教育給台灣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很可能為國小學生帶來嚴重性別認同混淆、影響孩童性傾向跟身心發展」。他強調這個公投並不是要霸凌誰或歧視誰,而是期望教育能比照電影分級制度,給孩子最適齡的性平教育,不過實際上的效應卻是助長歧視、性騷擾與性侵[44]

家長教育參與權與選擇權

  • 曾獻瑩主張,家長對孩子在學校所受的教育內容,有優先選擇的權利,他鼓勵家長應積極參與學校事務,若發現不適合的性平教材或課程,可於班親會或家長會代表會時提出。同時也鼓勵家長深入瞭解國教107課綱,若發現有問題應跟校方和教育主管單位反映。[45][46]
  • 對於家庭教育法的修法方向,主張「家庭教育推展會」應納入法定家長團體代表,認為「親師合作才是孩子的福音,沒有家長的參與,家庭教育法形同虛設」。他也批評教育部的家庭教育法修正草案不僅未保障家長參與,甚至要把家長移除。[47]他直言「過去教育部推動許多政策跟內容,都遭遇家長強烈反對,希望教育部不要重蹈覆轍。」[25]

婚姻定義應公投決定

  • 2016年12月22日,曾獻瑩指出有少部分的民眾認為不應改變婚姻定義,但可另立法保障同性伴侶在醫療、財產處理上的權益。他認為同性婚姻目前在台灣是零共識議題,呼籲立法院停止審查,將同婚議題交付公投,應給予社會對話的時間與空間,且須提出影響評估報告。[48][49]
  • 2017年3月,在大法官釋憲言詞辯論前,與多位後同代表召開記者會,表示「同性婚姻修法攸關動搖社會價值觀,應該審慎思考」、「社會上仍有許多不同的同性戀生命經歷,必須納入釋憲的考量」[50]。曾獻瑩指出,民法是由立法權依照社會演變跟社會共識所制訂,婚姻家庭制度應由全民來決定,若同婚議題僅由幾位大法官決定,恐有侵犯人民的權利與立法權利之虞。[51]

民意代表選舉

201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2016年臺北市第六選舉區立法委員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陳家宏 樹黨樹黨 1,986票 1.24%
2 范雲 綠社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 56,766票 35.36%
3 龎維良 無黨籍無黨籍 2,963票 1.85%
4 趙衍慶 無黨籍無黨籍 3,212票 2.00%
5 林珍妤 >台灣獨立黨 1,328票 0.83%
6 周芳如 無黨籍無黨籍 4,120票 2.57%
7 蔣慰慈 無黨籍無黨籍 271票 0.17%
8 鄭村棋 人民民主黨 (台灣)人民民主黨 4,927票 3.07%
9 曾獻瑩 FH信心希望聯盟 4,826票 3.01%
10 蔣乃辛 中國國民黨中國國民黨 74,015票 46.10% 當選
11 古文發 大愛憲改聯盟 184票 0.11%
12 吳旭智 民國黨民國黨 5,962票 3.71%
選舉日期 2016年1月16日 選舉人數 245,521人
投票率 66.72% 投票人數 有效:160,560人
無效:3,248人

個人作品

參考資料

  1. 邱琮皓、余祥. 「一旦同婚通過 同性戀者將爆增」護家盟:同志運動只是推動性解放. 中國時報. 2016-10-30. 
  2. 中華民國愛傳資訊媒體發展協會. 關於我們. [2018-08-08]. 
  3. 〈台北都會〉同婚影響教育? 北市說明會挨轟偏頗 - 地方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7-04-21]. 
  4. 下一代幸福聯盟. 下一代幸福聯盟發動公投記者會會後新聞稿 同性婚姻應交付公投. 下一代幸福聯盟. 2017-05-25 [2018-08-08]. 
  5. 曾獻瑩. 參加彩虹愛家公益音樂會. 臉書. 2018-07-08 [2018-08-09]. 
  6. 黃家豪. 105 學年度臺北市大安區龍安國民小學學生家長會第一次委員會會議紀錄 (PDF). 臺北市大安區龍安國民小學家長會. 2016-10-13 [2018-08-08]. 
  7. 洪宸甄. 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第十五屆第二次理監聯席會會議議程】 (PDF). 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 2017-06-12 [2018-08-08]. 
  8. 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 性別平等教育增能研習課程. 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 2017-03-20 [2018-08-08]. 
  9. 下一代幸福聯盟. 愛家公投Q&A(議題篇). 2018 [2018-08-09]. 
  10. 中央選舉委員會. 曾獻瑩所提「國民教育不實施同志教育」全國性公民投票案聽證會直播. Youtube. 2018-03-20 [2018-08-09]. 
  11. 中央選舉委員會. 曾獻瑩所提「專法保障同性生活權益」全國性公民投票案聽證會直播. Youtube. 2018-03-13 [2018-08-09]. 
  12. 12.0 12.1 魏麒原. 推動家庭主流化 大聲公辦公投實務培訓. 國度復興報. 2018-04-23. 
  13. 13.0 13.1 基督日報編輯室. 「下一代幸福聯盟」促教會合一 公投拒台灣同性婚姻合法. 基督日報. 2018-06-07. 
  14. 吳書翔. 幸福盟理事長回應》公投案通過後的關鍵:8月前完成28萬份連署,11月24日九合一選舉「公投綁大選」. 基督教今日報. 2018-04-18. 
  15. 李遊博. 婚姻定義公投力拚二階段連署 曾獻瑩:目標定在35萬份. 風向新聞. 2018-05-05. 
  16.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杜胤廣. 昔父愛缺席 天父的愛讓他踏入政治山頭-曾獻瑩. 基督教今日報. 2015-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8). 
  17. 17.0 17.1 17.2 17.3 17.4 林稚雯. 從家開始 成為主流帶出改變-訪曾獻瑩. 國度復興報. 2015-12-01. 
  18. 吳怡銘. 台灣積體電路-跨團隊高效能,建構知識平台. 能力雜誌 (PChome電子報). 2004, (2004-12-16) [2018-08-08]. 
  19. 邱琮皓、余祥. 「一旦同婚通過 同性戀者將爆增」護家盟:同志運動只是推動性解放. 中國時報. 2016-10-30. 
  20. 曾獻瑩. 個人簡歷. 政治從家開始-曾獻瑩. 2016 [2018-08-08]. 
  21. 21.0 21.1 曾獻瑩. 大安曾獻瑩 主要政見:家庭主流化政策. 政治從家開始-曾獻瑩. 2015 [2018-08-08]. 
  22.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16總統、立委大選>立委即時開票>曾獻瑩立委候選人. 中國時報. 2016-01-16. 
  23. 馮紹恩. 家長團體怒吼!籲混淆男女性別的意識型態退出校園. 風向新聞. 2016-12-03. 
  24. 審議性平爭議教材 北中南東講座號召家長站出來. 風向新聞. 2017-04-25. 
  25. 25.0 25.1 馮紹恩. 家庭教育法修法弱化家長參與權 引起家長不滿. 風向新聞. 2017-07-13. 
  26. 洪宸甄. 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第十五屆第一次理監聯席會會議】 (PDF). 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 2017-01-20 [2018-08-09]. 
  27. 吳柏緯. 直播內容傷害兒少 家長團體盼政府管制. 自由時報. 2017-07-24. 
  28. 國度復興報. 台灣家庭政策國際研討會》 家庭主流化 先影響評估再制定政策. 
  29. 草地音樂會 政治人物也要愛家 - 基督教論壇報. [2016-01-14]. 
  30. 改變選舉文化 曾獻瑩推「愛家桌遊」、「嬰兒車助選」 - 風向新聞. [2016-01-07]. 
  31. 畢翠絲. 選戰倒數6天 曾獻瑩:投你的家一票 - 風向新聞. 2016-01-28. 
  32. 盧明正. 草地音樂會政治人物也要愛家. 基督教論壇報. 2016-01-14. 
  33. 基督教今日報. 突破政策盲點:政府應支持家庭功能 而非取代家庭角色. [2017-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1). 
  34. 貍貓換太子?家長會演講突換盟盟講者. 蘋果日報. [2017-04-20] (Chinese (Taiwan)). 
  35. 家長團體怒吼!籲混淆男女性別的意識型態退出校園 - 風向新聞. [2016-12-02]. 
  36. 「彩虹恐怖」 反同團體控霸凌 - 蘋果日報. [2016-12-11]. 
  37. 「恐怕會滑向性解放」,他們反對性別教育納入同志平權 - 端傳媒. [2016-12-29]. 
  38. 〈台北都會〉同婚影響教育? 北市說明會挨轟偏頗 - 地方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7-04-20]. 
  39. 吳佩旻. 6%國小男生有性經驗 家長團體看法大相逕庭. 聯合報. 2017-08-22. 
  40. 曾獻瑩. 曾獻瑩補正教育公投主文 (PDF).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18-04-12 [2018-07-25]. 
  41. 劉麗榮. 反同公投提案 補正後未牴觸大法官解釋. 中央社. 2018-04-18. 
  42. 黃韋銓. 「同志教育影響孩童身心」 幸福盟提適齡性平教育公投. 新頭殼. 2018-01-31. 
  43. 羊正鈺. 「不應對未成年孩子實施同志教育?」幸福盟再提公投反「性平教育」. 關鍵評論網. 2018-02-01. 
  44. 謝孟穎. 反同志教育 公投提案人:如果連自己孩子都保護不了,這國家有什麼偉大可言?. 風傳媒. 2018-03-14. 
  45. 蔡蕥鍹. 不當性平教材進校園 500家長關切. 國度復興報. 2017-02-24. 
  46. 梁敬彥. 【性別平等教育增能研習】孩子受教內容家長有優先選擇權. 基督教論壇報. 2017-04-19. 
  47. 曾獻瑩. 最近有許多朋友關心家庭教育法的修法. 臉書. 2017-07-18 [2018-08-09]. 
  48. 下一代幸福聯盟. 【會後稿】全國民調公布:同性婚姻入法應停止審查交付公投. 苦勞網. 2016-12-22. 
  49. 陳炳宏. 反同婚團體:7成6民眾贊成同婚訴諸公投. 自由時報. 2016-12-22. 
  50. 鄭佑漢. 後同志:同婚若合法,我就沒機會恢復性別認同. 新頭殼Newtalk. 2017-03-22 [2018-08-09] (Chinese (Taiwan)). 
  51. 黃哲民. 「只有正方何來辯論?」 型男接棒反同婚. 蘋果日報. 2017-03-24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