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望廈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望廈山,位於澳門半島北部之望廈區蓮峰山。此山高62米,東西臨海,南望澳門,北朝內地,在蓮花莖的盡頭,突兀拔起,宛如花球,山又多奇石,千形百態,舊日山頂岩石,遠望如觀音端坐蓮臂,其他岩石烘托如雲,更像是蓮花盛開。[1]

簡介

望廈山(原名蓮峰山;又稱蓮花山、黑鬼山),是位於澳門半島北部的一座小山,高60.7米。望廈山被收錄《澳門文物名錄》,屬已評定之地點。葡萄牙殖民時期,山上建有望廈炮台,西南山腳則有簽訂《中美望廈條約》的望廈村。

名稱由來

蓮峰山乃因其狀似蓮花而得名。由于山下西南方有望廈村,故得望廈山之名。由於望廈炮台軍營曾為駐守澳門的非裔葡萄牙軍營,故被俗稱黑鬼山。

歷史

望廈山原為一片茂密的天然樹林,原來瀕大海,西臨內河,北部有一沙洲,與大陸相連石道稱蓮花莖。望廈炮台在1866年(清同治三年)落成後,其附近地方曾是防衛森嚴的軍事設施與軍營。1920至1930年代,澳葡政府先後在西岸和東岸填海,形成了蓮峰球場和黑沙環。1974年,駐澳門的葡萄牙駐軍奉召回國,軍營即告荒廢空置。1979年,澳葡政府接管軍營,並將軍營改建為賓館,供海外人員居住。其後,賓館於1995年變更用途為澳門旅遊學院的實習單位。1997年6月,澳門市政廳開闢山徑通道,將山區重整為望廈山市政公園。

參考文獻

  1. 蓮峰山詳細資料大全 ,新知網,201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