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本草蒙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本草蒙筌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書 名;本草蒙筌

出版時間;公元1565年

作 者;陳嘉謨

《本草蒙筌》,古代漢族藥學著作。共十二卷。是明代早期很有特色的中藥學入門書,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第一卷的開頭,專門列出了自己曾經參考過的"歷代諸家本草",其中,《本草蒙筌》赫然在目。[1]

簡介

本草蒙筌》(公元1565年,明嘉靖44年)陳嘉謨編著。

評價

陳氏鑑於當時所流行的幾部《本草》不能適合他授徒的需要,正如他在本書的自序中說:"如《大觀》(即《大觀本草》)則意重而寡要;如《集要》(《本草集要》公元1495年,明弘治呂年,王綸編著)則詞簡不賅;至於《會編》(《本草會編》約在公元1523-1528年,明嘉靖2-7年,汪機編著),喜其詳略相因,工極精密矣,借又雜采諸家而訖無的取之論,均未足以語完書也。"因此,他在《本草集要》等書的基礎上吸取諸家之長,結合自己的體會,加以修訂,計12卷。經7年時間,五易其稿而成。

本書載藥742種,內容有藥物的產地、採集時間、品種鑑別、炮製方法、藥性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及七情、服法等。其體裁是按聲律寫成對偶句,以便記誦。所以李時珍對本書的評價是:"頗有發明,便於初學,名曰蒙筌,誠稱其實。"

本草蒙筌》對後代中藥炮製的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陳嘉謨對加入輔料炮製藥物所起的作用作了明確的論述,除了介紹古代及當代經驗外,還常提出自己的獨創見解。

中藥炮製是否得法,直接影響中藥的臨床療效,陳嘉謨第一次在理論上提出了炮製原則:"凡藥製造貴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火候是中藥炮製領域中核心的基礎理論之一,他總結前人用火經驗,吸取當地烹調用火方式,首倡"緊火"的運用,緊火者,即持續猛烈之明火。 明代以前對中藥炮炙方法分類的資料比較缺乏。為了便於掌握運用各種炮製方法,陳嘉謨把炮製方法作了概括性的歸納,提出了三類方法:"火制四:有煅、有炮、有炙、有炒之不同;水制三:或漬、或泡、或洗之弗等;水火共製造者,若蒸、若煮,而有二焉,餘外制雖多端,總不離此二者。"這就是中藥炮製方法分類的開始。

相關視頻

五加皮,見過嗎?能祛風濕,強筋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