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札馬魯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札馬魯丁(元代天文曆法學家)原圖鏈接來自 個人簡歷網 的圖片

札馬魯丁英文名(Jamal al-Din)中國元代回回天文學家。又譯作扎馬魯丁、扎馬剌丁、札馬剌丁。今譯「哲馬魯丁」。生卒年不詳。元代著名天文曆法學家,以製造天文儀器及編纂曆法和地誌聞名於世。據考證,札馬魯丁可能是札馬魯丁·伊本·穆罕默德·納查里(Jamal al-Din ibn Muhammad al-Najjari)。

人物生平

札馬魯丁原是西域人波斯馬拉加天文學家,宋末元初來到中國。忽必烈繼位後,札馬魯丁任職於司天台,主持制定《萬年曆》。至元四年(1267),他依據伊斯蘭教曆法撰著《萬年曆》,由忽必烈頒行天下,在元代一直為人民所採用。同年,他在元大都(今北京)設觀象台,並創製出7種天文觀測儀器:①咱禿哈喇吉(波斯名,漢譯為渾天儀、多環儀),是用來觀測太陽運行軌道的儀器;②咱禿朔八台,漢譯為方位儀,是觀測星球方位的儀器;③魯哈麻亦凹只,漢譯斜緯儀,是用來觀測日影,定春分、秋分的儀器;④魯哈麻亦木思塔余,漢譯平緯儀,觀測日影,定夏至、冬至的儀器;⑤苦來亦撒馬,漢譯天球儀,或譯為渾天圖,即天文圖像模型;⑥苦來亦阿兒子,漢譯地球儀;⑦兀剌都兒剌不定,漢譯觀察儀,今譯為星盤,觀察晝夜時刻的儀器。這些儀器設計巧妙新奇,準確精密,反映了回回天文學的研究達到了很高水平,尤其是他製造的地球儀,是我國第一架地球儀,在地學上體現了一個環球思想,也促進了中外天文學方面的交流。   

至元八年(1271),元世祖忽必烈在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五一牧場境)建立了回回司天台,將上述回回天文儀器安放在上面,任命札馬魯丁為提點(相當於今台長),職責是用西域儀器觀測天象,編制回回曆。這裡成了13—14世紀中國研究阿拉伯天文學的中心,對中國天文學的發展起了積極推動作用。後來科學家郭守敬編制更先進的《授時曆》時,曾參用了回回曆法,有了新曆之後,《回回曆》仍與之並行天下,僅1328年官府印製出售的《回回曆》就達5257冊之多。札馬魯丁等人傳入中國的《積尺諸家歷》48部、《速瓦里可瓦乞必星纂》4部、《海牙剔窮曆法段數》7部等回回天文書,也都是郭守敬的重要參考資料。

個人成就

札馬魯丁在地理學方面的貢獻也是巨大的。至元二十三年(1286),忽必烈任命札馬魯丁為集賢大學士、在奉大夫,行秘書監事,主持纂修《大元一統志》,歷經18年,於1303年完成。

全書600冊,1300卷,是我國古代由朝廷主持編輯的第一部全國地理志――元代官修地理總志,卷帙浩繁,前所未有。書中附有彩色地理圖和一幅《天下地理總圖》。   

札馬魯丁是把伊斯蘭教天文曆法較全面介紹給中國的第一人,對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札馬魯丁等人傳入中國的阿拉伯世界的學術文化也是廣泛的,包括天文、數學、化學、力學、醫藥、地理、哲學等諸多方面。如《四劈算法段數》(數學書)、《忒畢醫經》(醫書)等,其中《四劈算法段數》十五部,據考可能是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十五卷的最早漢文譯本,還有《諸般算法段目儀式》(即《幾何學書》)等典籍的傳入,使中國數學在元代得以突飛猛進,填補了中國算學之一大空白。

科學家品質

科學家的品質對於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1]所具備的素質,首先必須是要有好奇心,對於自然的好奇,對於普遍事物的好奇。據我所知的優秀科學家,他們對於所有事物都非常好奇。他們想探知事物的規律,他們具有看到事物最為本質一面的本領。作為科學家,他們能夠將事物歸納為最基本的簡單而重要的法則,並通過這些基本法則去了解許多其它事物。他們所了解的事物不單單是一個清單,或對個別事物的認識,而是將對它們的認識歸納成為一種普遍的認識。這些素質都是應該具有的。另外,優秀的科學家必須要有恆心。他們在研究實驗過程中不斷努力,努力再努力,鍥而不捨[2]。此外,優秀的科學家一般都有很強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判斷。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素質。

視頻

札馬魯丁 相關視頻

最古老的自然科學天文學,帶給人類哪些貢獻?天文學家:多了去了
地理學與文化產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