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勒·帕斯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朱勒·帕斯金 Jules Pascin ( 1885年3月31日- 1930年6月5日) 出生於東歐保加利亞臨近多瑙河的一個當時有糧倉之稱的尾燈小鎮,保加利亞猶太人,巴黎學派著名畫家。[1]

帕斯金從小就喜歡用鉛筆在紙上描繪港口中來來往往的各國的各種人物的姿態,他在小時候就已經表現出很強的獨立性。

1892年,隨家人遷居到羅馬尼亞的首都加勒斯特,不久又被送到維也納的寄宿中學。

1901年,在維也納美術學校考試學習繪畫,並在此時開始了他的初戀生活,和一位有著希臘血統的比其年長的,經營妓院的羅馬尼亞女人住在了一起。這個女人經營的場所人員來往異常龐雜,各種各樣的春婦和人物均成為帕斯金筆下的模特兒。而此時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夜,奧匈帝國的頹廢風情也同樣感染著年輕的帕斯金,使他的經歷和性格於巴黎畫派一拍即合,這些都表現在了他的作品中。

很多人都相信這個故事

蒙巴納斯很多人都相信這個故事:朱勒·帕斯金(Jules Pascin)有次坐在多姆酒館的街邊座位上,信手在紙上亂畫。突然,對面公寓有個男人從四樓窗口跳出,帕斯金內心大震,眼睛一動不動,盯著這個從空中落地的男人看,手上的筆下意識的在紙上畫著,電光火石之間,這個男人重重落到人行道上,卻見帕斯金的紙上,一幅速寫早已完成,畫中自殺者的絕望表情令人心寒。

帕斯金隨時隨地都可以畫畫,工作室、酒館、妓院,床事間歇、聊天的片刻停頓,他不很喜歡自己畫的東西,畫好之後他就隨手扔掉,座位四周總是落滿丟棄的畫稿,喬治·格羅茲(George Grosz)形容說:「就像鳥兒疏理掉的羽毛」。[2]

20世紀初他先後在維也納、慕尼黑和巴黎學習繪畫,其間他的作品在歐洲多國參展,他的素描和版畫深受好評,以至於從馬蒂斯的野獸主義到塞尚和畢加索的的立體派都有其被影響的痕跡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躲避戰火遷移至美國居住,戰後返回巴黎直至去世。

改名換姓,成為了帕斯金

1903年,帕斯金去了德國慕尼黑。當時此地為歐洲藝術革新運動的中心,他很快就受到新藝術運動的影響,畫風融入了新的風格,他卓越的造型能力和帶有諷刺意味的題材的作品,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也就是這種注重自身風格的藝術思想,影響了他一生的作品。

通過創作而結識了一批德國表現主義畫家。如弗雷德里克·卡爾·弗里塞克威廉·阿道夫·布格羅卡拉尼斯等。

1905年3月14日的《簡單》雜誌上發表的作品,被其家族認為是敗壞了家族名譽,從而決定和他斷絕來往。並要求他不要用家族的姓氏,也正因為這個原因他將自己的名字改為了帕斯金。

巴黎-夢馬特

1905年12月,帕斯金來到了巴黎-夢馬爾特。此時的夢馬爾特還是巴黎西部的一個貧窮區,是許多為成名的畫家和各國來巴黎淘金的人居住的地方。

1914年前,他在德國名聲遠比法國大的多。然而那些在德國打下大俠的基礎對其後來的發展在巴黎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和其他畫家不同的是,他面對的是每日在狂歡之下卻過著悲慘生活的人們,因此在其作品中表現的不止是歡樂之景,還有一種辛酸和諷刺隱在其中,這也是使其脫離庸俗的真正所在。

1907年,帕斯金就在柏林的畫廊展出了自己的作品。

1908年,開始在四五年中又不斷地在巴黎沙龍美展中展出自己的水彩和素描。

1911年,在柏林參加了分離派展覽,1812年在柏林展出了自己所繪製的海景,1913年在美國紐約、芝加哥、波士頓等地舉辦的「歐洲美術展覽中,他的素描和版畫深受好評。

這就是畫家作品被評論家所稱的第一時期,從馬蒂斯的野獸主義到塞尚畢加索的的立體派都有其被影響的痕跡存在,可以說在這一時期,1905年至1914,是帕斯金初步確定自己風格,走向自己的時期。

美國的帕斯金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帕斯金成了被徵用人員。他為了逃避戰爭免被送上死亡線,在戰爭爆發的前兩個月,他便離開巴黎的約瑟夫,先去了布魯塞爾,後轉至倫敦,再去美國。因再此之前,他已在美國較有名氣,故收到了美國朋友的熱情歡迎。

紐約當時是美國藝術家、評論家、音樂家雲集之地,幾個月後,他就在這裡開了個展並活得了好評。其後女友也來到了美國。

1914到1920滯留美國期間,帕斯金和女友結了婚並加入了美國籍。開始大量繪製油畫作品。因為在美國油畫比水彩和素描價位高切認知度強。此時也正是他自身風格形成期間。他的繪畫從塞尚到德國的表現主義、法國的野獸主義、立體主義,所有的交融,結合,消化和體驗開始在其作品中體現出來。光的反差、對比度的強調、形體的拉伸、變形,使畫面變得更加強烈和富有熱帶情感。作品短時期內出現了立體主義試的解析和斷面組合,產生了新的韻律感。但是,由於他的追求和氣質,這種幾何學式的分解組成的道路i他沒有走下去,還是朝著自己一貫沉醉的世界走了進去。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落下了那空前動盪和浩劫的一幕。帕斯金又可以回法國了。就在他獲得了美國國籍一個月後的1920年10月,便毫不猶豫的奔回了法國巴黎,直到去世。

永遠的巴黎

1922年,帕斯金和他的妻子回到巴黎,在蒙馬特(Montmartre)租了一間工作室,並與馬克·夏加爾(Marc Chagall)和阿梅德奧·莫迪利亞尼(Amedeo Modigliani)等藝術家成為朋友。

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這短暫的時期,巴黎以蓬勃而豐富的藝術運動之興起來迎接了這個時代。帕斯金夫婦,則收到了過去好友們的熱情歡迎。

帕斯金在創作之餘,還用富餘下來的金錢養活了大批無法生活的模特兒,淪落者和貧困的畫家朋友,他以樂善好施聞名於藝術圈內。他喜歡和朋友們一起喝酒,歡聚聊天,而他的手卻不停的畫畫,而當同行們說「當您沒錢又想喝酒,那就去找帕斯金時,他會毫不吝嗇,誰想要他的畫或者錢都可以,他的畫室抽屜裡放滿了錢,當朋友拮据之時,他說:「需要多少儘管拿」。「他是一個被驅逐,遭虐待而又無家可歸的猶太遊俠。」

人們在他做東的餐桌上經常可以看見各種膚色的人。他的作品銷售的非常好。市場上經常出現仿製的假畫,他也不管。他把掙來的錢全部花掉,而且花在別人身上的比自己身上的多。

可是就在這富餘無憂,豪爽的表象之下,他卻是一個內向、靦腆、焦慮、無望,無法獲得真愛而備受折磨的孤獨者。

在畫中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

在其描繪的眾多妓女放蕩或輕佻的姿態中,讓人感到沮喪和無可奈何,在其尖銳而的殘酷的肉感中使人感到無可挽回的絕望。在那以茶、青、黑褐、玫瑰色都被減弱到像晨霧一樣朦朧和淒冷的畫面中,讓人感覺是那樣的飄渺,不可觸摸,好像隨時都可以蒸發掉一樣。人物被俯視,下體變得短小,這種造型給觀者的感覺是那樣的壓抑和無望。

由於他返回巴黎後,用自己探索出來的技巧和色彩,絕妙的表達了歐洲人當時那種難以訴說的情懷,使他的聲望不斷的增高。畫商想和他簽訂一個連畢加索都渴望得到的高價合同,都被他拒絕了,因為他不想做「繪畫界的男X」。

在回歸巴黎的十年中,尤其是最後的5年,他形成的那種淒冷絕艷而又飄渺欲逝的畫風。使其在巴黎畫壇的異彩紛呈中沒有被掩蓋反而更引人注目。作品輕巧而靈氣十足的線條和流動並帶有珍珠般光澤的色彩及夢幻般的意境,使觀者難以忘懷。

一個猶太人的悲情

他的事業成功了!但他的人生卻失敗了!他是一個猶太人,無國可歸、無家可回、無處安身、富有而空虛,縱情聲色,醉生夢死,加之世紀末的悲觀情緒感染著那個時代的每個人,他不被理解,他幻想得到真愛,但又被情人拒絕,他無法化解其中的扭結。

雖然事業給了他富足、花環、榮譽,這些常人夢寐以求而又難以得到的東西,但他內心的痛苦,感情的悲涼,無依的孤獨卻不能因此而得到解脫,何處所依他無法尋覓,他越越陷越深。而就在此時希特勒滅絕猶太人的嘶喊聲已越逼越近。他作為一個異常敏感的畫家,似乎感到了什麼,一種無法形容的冷氣向他心裡襲來。

家族不容,情人不與、祖國無土所在。這世上所有的一切使他在現實中最終絕望了,只好到另一個世界去尋找、去追求了。

1930年6月2日,用割斷雙腕的鮮血在牆上寫下了告別情人的話後自縊而死。第二天,巴黎的月路由·波蒂畫廊正在舉辦他的大型個展,觀者蜂擁而至,好評如潮。直到6月5日他的死才被人發現。

帕斯金以這種宜於常人的終結方式告別了這個世界,而世人卻對此揣測萬千:是愛是恨?是病痛還是厭倦人生?人們如何去尋其究竟?是褒是貶?帕斯金也是任人評說了。

作品

法國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收藏的朱勒·帕斯金的作品 [3]     

兩個女孩

日期:1907年

尺寸:16.2cm × 11.1cm

介質:水彩[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