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殺菌設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殺菌設備是中國科技名詞。

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我們中國的文化[1]是始終沒有間斷過的傳承下來,也只有 「漢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變過來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2]

名詞解釋

殺菌設備主要指用於對食品類的物料進行殺菌處理,以達到使用標準的設備

設備分類

殺菌設備主要有高溫熱力殺菌(120℃殺菌)、蒸汽殺菌、蒸煮殺菌鍋、微波殺菌設備、輻照殺菌等。按殺菌機械種類分為:水浴式殺菌鍋、噴淋式殺菌鍋、紫外線殺菌器、臭氧殺菌器、巴氏殺菌、瞬時滅菌機這幾大類別。

設備特點

高溫熱力殺菌

高溫熱力殺菌主要是通過高溫,將食品內的細菌殺菌,使食品內的細菌數量、細菌總數以達到國家食品檢測的標準。蒸汽殺菌、蒸煮殺菌鍋均屬於高溫熱力殺菌。

微波殺菌

微波殺菌的原理

微波殺菌設備是利用微波熱效應和生物效應共同作用。微波對細菌膜斷面的電位分布影響細胞膜周圍電子和離子濃度,從而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能,細菌因此營養不良,不能正常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受阻礙死亡。

從生化角度來看,細菌正常生長和繁殖的核酸(RNA)和脫氧核糖核酸(DNA)是由若干氫鍵緊密連接而成的捲曲大分子,微波導致氫鍵鬆弛、斷裂和重組,從而誘發遺傳基因或染色體畸變,甚至斷裂。微波殺菌正是利用電磁場效應和生物效應起到對微生物的殺滅作用。實踐證明採用微波裝置在殺菌溫度、殺菌時間、產品品質保持、產品保質期及節能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

微波殺菌的特點

1、時間短、速度快

常規熱力乾燥殺菌是通過熱傳導,對流或輻射等方式將熱量從物體表面傳至內部。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物體內部才能達到所需的乾燥度和殺菌溫度。介質由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組成,電磁場作用下,這些極性分子從原來的隨機分布狀態轉向依照電場的極性排列取向。而在高頻電磁場作用下,這些取向按交變電磁的頻率不斷變化,這一過程造成分子的運動和相互摩擦從而產生熱量。此時交變電場的場能轉化為介質內的熱能,使介質溫度不斷升高,故微波加熱是介質材料自身損耗電場能量而發熱。所以微波加熱處理時間大大縮短,在一定功率密度強度下,一般只要數十秒、幾分鐘即能達到滿意效果。

2、低溫乾燥殺菌保持營養成份

微波有熱效應的快速升溫和非熱效應的雙重殺菌作用,相比常規熱力乾燥、殺菌能在比較低的溫度和較短的時間就能獲得所需的乾燥、殺菌效果。一般殺菌溫度在65—70℃,75—80℃或103—121℃里,時間在3—8分鐘,且能保留更多的食品營養成分和色、香、味、形等風味。例如:採用常規熱力處理蔬菜保留的維生素C是46—50%,相比之下,微波處理法能達到保留維生素C的60—90%,常規加熱法豬肝維生素A保留值為58%,而微波法加熱則可達84%。

3、節約能源

微波電能轉換效率高,一般在70%以上。微波是直接對食品進行作用處理,加熱箱體本身不被加熱,因而不存在額外的熱能損耗,所以節能省電,一般可節電30—50%。

4、均勻徹底

常規熱力乾燥、殺菌是從物料表面開始,然後通過熱傳導傳至物料內部。物料內外溫度存在溫差,內外乾燥、殺菌效果 一致性差。為了保持風味,縮短處理時間,往往內部達不到足夠溫度而影響乾燥、殺菌效果。採用提高處理溫度可有所改善這一現象,然而這使物品表面的色、香、味、形等品質下降。微波具有穿透性能,表面和內部同時作用,能保證內、外部溫度一同達到要求值,所以乾燥、殺菌均勻、徹底。

5、便於控制、易實現自動化生產

微波食品乾燥、殺菌處理設備操作簡單,便於控制,沒有熱慣性,能根據不同食品工藝規範要求進行處理,減少生產操作人員,降低生產成本。

6、設備簡單、工藝先進

與常規殺菌相比,微波設備不需要鍋爐、管道系統、煤場和運輸車輛等,只要具備水、電基本條件即可,對廠房無特殊要求,投資少、見效快。

7、改善勞動條件、節省占地面積

微波設備無高溫、無奈熱、本身不發熱,無熱輻射。可大大改善勞動條件,而且設備結構緊湊、節省廠房面積。

輻照殺菌

輻照殺菌是通過採用放射性物質,對食品物料進行照射,對食品內的細菌達到滅殺的作用。不過,這種殺菌方法國家都有比較嚴格的控制。日本、歐美等國家不允許出售經過輻照殺菌處理過的食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