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嘉誠基金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嘉誠基金會

李嘉誠基金會(Li Ka Shing Foundation,簡稱LKSF)是香港認可的慈善機構,1980年由香港富商李嘉誠創辦以更有系統地資助香港及世界各地的慈善服務。基金會主要捐款予教育、醫療、文化及其他公益事業。李嘉誠希望透過教育加強人力和文化資源,透過醫療項目建立一個關懷的社會。

創辦簡史

李嘉誠基金會是香港認可的慈善機構,1980年由香港富商李嘉誠創辦以更有系統地資助香港及世界各地的慈善服務。 2005年1月,李嘉誠以12億加元(約78億港元)出售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股份,並成立以加拿大多倫多為基地的「李嘉誠(加拿大)基金會」。李嘉誠先生少年經歷憂患,不足15歲便輟學到社會謀生,深深體會健康和知識的重要,認為對無助的人給予幫助是世上最有意義的事情,教育及醫療兩者更是國家富強之本,他也認識到個人力量到底有限,惟有事業成功,才能對社會和國家作更大的貢獻。故早年隨着事業進展、行有餘力的時候,便熱心慈善公益,支持中國內地及香港的教育醫療事業。於1980年,成立李嘉誠基金會,以期︰一、推動改變;二、提升能力;三、建立同慈能量;四、啟迪社會創進。至今,項目捐款已逾200億港元,橫越全球27個國家及地區,其中87%用於支持大中華地區項目。[1]

公益目標

李嘉誠基金會的使命,是推動社會建立「奉獻文化」本質的力量。基金會主要捐款予教育、醫療、文化及其他公益事業。李嘉誠希望透過教育強人力和文化資源,透過醫療項目可建立一個關懷的社會。

基金理念

李嘉誠基金的管理特色在於從不動用現有資產,基金用多少,李嘉誠補上多少。

李嘉誠曾在長和業績會上表示,「基金會是我的第三個兒子,基金會的份量有一日一定不會少於我的財產三分之一。基金會由1980年成立至今,捐款已近80億港元,未來如有好的項目,基金會一定會捐出更多。基金會內擁有股票和現金,但一定不會影響長實、和黃或赫斯基的業務。」

李嘉誠曾多次強調指出,基金會是100%做慈善,幫助有需要的人,只是一直不喜歡將基金會用慈善兩個字。李嘉誠還表示,無論其家族成員或是董事,都不能從基金會拿取一分一毫,基金會是百分百做捐獻的。

李嘉誠基金會集中兩方面的發展:通過教育使能力增值以及通過醫療及相關項目建立一個關懷的社會。至今,李嘉誠基金會及由李嘉誠成立的其他公益基金會已捐助過很多項目,其中64%用於中國內地的助教興學、醫療扶貧和文化體育事業上。

另外,李嘉誠基金會的運作模式也有其獨特之處,雖然基金會的資產規模已過百億美元,但李嘉誠卻從不動用基金會的現有資產,如果基金會在一年捐出10億元,第二年他就會再放10億元來補足基金會的本金。

事實上,即使在各種慈善機制相當成熟的西方世界,讓基金會保持高效也並非易事。直到近年,比爾·蓋茨為首的一批年輕慈善家才嘗試將慈善基金會像企業般運作,高度介入項目運行,並追求結果。在諸多配套機制難言成熟的中國,李嘉誠如何讓其基金會保持效率?

關鍵是對於項目的選擇--在決定投入後,如項目在國內,李嘉誠通常會選擇與國內相關部門合作,以此強化項目的落實。

多年來,李嘉誠基金會以教育、醫療、文化、公益事業為慈善方向。其中對於教育的投資占60%,另有30%是醫療扶貧和醫療科研。在李嘉誠看來,這都是「對人的能力提升的項目」,他一直試圖將教育、醫療扶貧和醫療科研的關係搭建起來,實現一加一加一大於三。「良性循環是李先生另一個重要的哲學」,與李共事多年的周總結說。

項目的最終決定均由李嘉誠本人判斷,但在此之前,基金會會通過一個成熟的體制進行篩選。幾乎所有發往其基金會的申請都會得到回覆,即使不符合基金會捐助標準的,也會被告之所申請項目不屬於其範疇。

資助範疇內的項目,由基金會小組進行分析。宏觀的標準有三:項目的目的是什麼?項目方法是否可行?社會效益有多大?而最終提交給李嘉誠的,是每個項目的最基礎元素:who、how、when、what、why--誰受益?如何受益?何時受益?受益價值為何?等等。對於多年來歷經商海風雲流變的李嘉誠,做出項目的選擇與判斷並非難事。

在周凱旋看來,每個項目都應該放出一個信息。比如當年與教育部合作,就將「知識改變命運」這一信息廣泛發布,其效果是,在中國內強調了知識是受到重視的這一觀念。因為無形效果的影響客觀,有形的成果也必卓著:長江學者計劃也一樣,啟動以來每年從海外吸引留學生歸國研究,至今數量已經超過千人。

現在,李嘉誠基金會希望做一些與眾不同的項目。如當社會流行在西部資助興建學校時,李先生卻認為沒有跨躍式思維進步,投放的資源只是低效和低量的循環,沒有重大意義,李考慮如何改變當地諸多學校的教學質量:通過衛星、網絡和計算機,西部的教師和學生能夠實現與發達地區同步的遠程教育,這一斥資3億,覆蓋一萬所中小學及13所大學,培訓一萬名鄉村老師的項目的最直接影響是,有望突破鄉村老師自己能力不足的瓶頸,形成教育的持續效果。

創辦人物

個人簡介

李嘉誠先生現任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及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和黃)董事局主席,長江集團業務遍布全球57個國家,雇員人數約26萬名。集團在香港共有8間上市公司,總市值約為8,210億港元。和黃是《財富》全球500大企業之一。

人物生平

李嘉誠先生於1928年在中國東南部的沿海城市潮州出生,童年時為逃避戰亂,與家人逃難到香港,他的父親後來因肺病在香港去世。由於要負起供養家人的重擔,李先生在不足15歲時便被迫輟學,到一家塑料貿易公司任職,每天工作16小時。憑着他的努力、謹慎及追求卓越的精神,李先生於1950年自行創立長江工業有限公司,最初經營塑料製品,隨後李先生將公司發展成一家具主導地位的香港物業發展公司,並於1972年在聯合交易所上市。長江分別於1979年及1985年透過收購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及香港電燈集團有限公司,持續進行業務拓展。

長江集團奠基於香港,業務包括物業發展及投資、房地產代理及管理、港口及相關服務、電訊、酒店、零售、能源、基建、財務及投資、電子商貿、建材、媒體及生命科技等。李先生深信眾擎易舉,眾志成城,從他將公司以「長江」命名便可體現他此一信念,因揚子江是不擇細流、匯聚百川的中國大河。李先生獲英國泰晤士報及英國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評選為「千禧企業家」。

李先生相信每個人都需要盡其本份,才可營造一個平等的社會,並於1980年成立李嘉誠基金會,一直致力參與公益事業,並透過資助能提升社會能力的項目,達致基金會的兩大目標:推動建立「奉獻文化」及培養創意、承擔和可持續發展的精神。李嘉誠基金會及由李先生成立的其他慈善基金對教育、醫療、文化及公益事業支持的款額已超逾87億港元。

李先生於1981年在中國汕頭創辦汕頭大學,推動中國教育制度的改革,汕頭大學共有9個學院,包括醫學院連同5間附屬醫院,所錄取的學生來自中國各地,大學共有近7,000名本科生及1,500名研究生。

由於李嘉誠先生熱心公益,對各地社會貢獻良多,先後獲英國劍橋大學加拿大卡加里大學中國北京大學香港香港大學及其它大學頒授名譽博士學位。另獲頒授巴拿馬國Grand Officer of the Vasco Nunez de Balboa勛銜、比利時國 The Commander in the Leopold Order勳章、英帝國KBE爵級司令勳章、香港特別行政區大紫荊勳章和太平紳士、以及獲法國政府頒授榮譽軍團司令勳章(Commandeur de la Legion d'Honneur)。

家庭情況

李嘉誠先生有兩位兒子,長子李澤鉅,現任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副主席、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副主席、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及長江生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幼子李澤楷,現任電訊盈科有限公司主席,該公司為亞洲具領導地位的信息科技及電訊公司之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