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士宏得薌林五老石地野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士宏得薌林五老石地野人

來自國學薈網的圖片

李士宏得薌林五老石地野人是宋末元初文人趙文的作品之一。

趙文(1239-1315),宋末元初文人。初名鳳之,字惟恭,又字儀可,號青山,廬陵(今江西吉安)人。

信息

作品名稱:李士宏得薌林五老石地野人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趙文

正文

薌林丑石何曾丑,化為五老如此壽。 高低俯仰各有意,清潤堅貞皆可友。 剜劖刻削巧戲劇,誰為此者鴻蒙叟。 銅盆古雅出高麗,玉籌清奇原史籀。 向翁神遊渺何許,此物亦落何人手。 野人得之安所用,光怪出屋驚田婦。 天生尤物必有屬,詩老得之端不偶。 不須拄杖穿寒雲,几案之間有廬阜。 先生自是五山一,視真廬阜猶培塿。 如何得此亦驚喜,便欲賦詩為不朽。 醉僧痴望作怪供,持此或可博升斗。 壺中九華竟不得,坡老嘆息不離口。 仇池不借王駙馬,詩卷紛紛愁逆取。 達人着想亦未免,何異兒童貪餅糗。 蛾眉山高隔雲霧,此物今知屬誰某。 世間奇寶雖可玩,鬼奪客偷誰使守。 先生一笑付偶然,吾欲藏之無何有。[1]

簡介

在理宗景定至度宗咸淳年間,入學為上舍。元兵攻破臨安,逃入閩地的文天祥府內。元兵到了後,與文天祥失去聯繫,然後逃回故鄉。入元後為東湖書院山長,選授南雄文學。[2]

嘗冒宋姓三貢於鄉,後複本姓,入學為上舍。宋亡,入閩,依文天祥。元兵破汀州,奧天祥相失,逃歸故里。後為東湖書院山長,選授南雄文學。與從弟趙功可並稱「二趙先生」。趙文有《青山集》八卷存世,《四庫總目》評其有哀江南賦之餘音。事見《雪樓集》卷二二《趙儀可墓志銘》、《養吾齋集》卷二九《趙青山先生墓表》。趙文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其詞《全宋詞》錄31首。

趙文為文天祥門人,並曾入其幕府參與抗元活動。趙文與劉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對其非常推重,劉將孫亦與其結「青山社」,其結社情況現不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