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時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時亮,男,回族,1980年出生,北京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10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IOV評選的優秀青年傳承人大獎和最美中國手工藝大獎。[1]

人物榮譽

  • 傳承中華傳統藥香手工製作技藝;
  • 將中華傳統藥香手工製作技藝申報成為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
  • 獲得世界科教文組織IVO「優秀青年傳承人大獎」;
  • 將傳統藥香產業引向市場;
  • 致力弘揚中華傳統藥香文化;
  • 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2]
  • 2020北京市文化和旅遊行業榜樣。[3]
  • 2020年12月,入選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候選名單。[4]

基本信息

姓名    李時亮  
民族    回      
職業    工藝人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時間  1980年出   
主要成就   傳統香製作技藝(藥香製作技藝)    

人物經歷

李時亮自幼受家族薰陶,對中醫及傳統藥香製作技藝有濃厚的興趣,不但傳承了祖上的香方,更對傳統藥香製作技藝以及歷代香方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發展,研發出三大系列藥香產品。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藥香手工製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北京羽亮手工制香研究工作室創立者、香港乾恆香業集團董事長、大連乾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8年7月 在繼承老字號的傳承下,創立公司乾恆香業集團。

2009年7月 羽亮手工制香研究工作室成立。

2009年 申請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並獲批准。

2009年 應邀參加深圳文博會,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香道表演首次面向全國。

2010年2月 應邀參展「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展」

2010年6月 應邀參加北京首屆民俗藝術節

2010年6月 創立乾恆老號第一家藥香門店

2010年6月 創立乾恆香堂

2010年7月 成立乾恆集團大連旗艦店

2010年11月應邀參加北京文博會

2011年 獲得世界教科文組織(IVO)頒發的世「最美的手工藝」大獎和「傑出青年傳承人」大獎

2011年 應邀參加「榮寶齋文化交流會」及首屆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拍賣會。

北京老字號「中華藥棧」,創建於清中期,在民間懸壺濟世,其手工製作之藥香為清宮所用。從開辦起,中華藥棧就與同仁堂第一代掌柜岳從生合作。同仁堂從中華藥棧採購大量藥品,包括「明目羊肝丸」、「拔毒膏」、「肥兒散」、「哭來笑去」牙痛藥、中華膏藥系列,以及藥棧自製藥香。現今,同仁堂陳列館保存的五隻藥香,為中華藥棧光緒年間所制,並有發往外埠的印章。

中華藥棧,男傳藥方,女傳香方。李時亮作為其唯一傳人,兼得家傳醫學、香方和傳統藥香手工製作工藝。李時亮自幼受母親薰陶,對家族傳統藥香有着不同尋常的喜愛:兩歲背藥、六歲背方、十歲識百草。1999年從部隊退伍後,年輕的李時亮正式繼承家傳藥香手工製作技藝及祖傳香方,將中華文明的「香火」傳承下去。[5]

中華醫學博大精深,能人輩出。然而,自清朝末期,社會動盪、傳統文化衰敗,中華傳統香文化漸漸走入低谷仍未復甦。藥香蘊含着藝術領域、中醫學術領域、傳統手工藝、禪道等多方精華,其原料純源於天然,集天地之靈氣。

由於藥香原料多為黃花梨、沉香等名貴香藥,國內市場良莠不齊,李時亮經常走訪越南、尼泊爾等原料產國搜集香料。先後又創建了北京羽亮手工制香工作室、乾恆香業集團,設立了傳統藥香手工生產基地,不但傳承了祖上的香方,還將香方和製作技藝更進一步發展,新研發出幾大系列藥香產品,將藥香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向市場。

人物評價

李時亮,自幼學習制香技藝,師承其母親時雅莉,譜系清晰。他出了繼承祖傳香方外,還廣泛收集民間的香方,能夠熟練掌握香的選料、配伍和研磨工藝等製作技藝。為了進一步提升技藝水平,又到國內外多個中醫學校深造,系統學習了中醫理論,並把它應用到香方的製作,具有獨立研究、研製、及延伸產品的能力,同時建立了藥香生產基地。聘請多位國家級中藥專家對技藝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研究和指導,結合養生文化,推廣藥香。招收了多名學徒,學習傳統藥香的製作技藝,現在大部分學徒已經能獨立操作香方的選料、配伍和研磨工藝。專家組評審,同意推薦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