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森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森先(?—1660年),字琳芝,掖縣(今山東萊州)人,清初政治家,順治年間官任御史。他風骨冷峻,鐵面無私,平生以摧折豪惡、匡扶正義為己任,聲滿天下,被稱為清初御史第一人。

李森先是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進士,官國子監博士。明亡後曾被李自成政權任命為禮政祠祭司從事。清入北京,李森先恢復原官。順治二年(1645年)考授為江西道御史。

清朝建立後,明末的閹黨馮銓謝升做了清朝的內院學士,執掌朝政。順治二年(1645年),御史吳達等人彈劾馮銓收受明朝降將賄賂、放縱子弟為非作歹。李森先也上疏指出:明朝二百多年天下壞於魏忠賢,而魏忠賢當時殺賢臣、通賄賂、謀逆成於馮銓。請求將馮銓棄市以彰。森先此疏,詞極冷峻,一時轟動朝野上下。後由於馮銓上下活動,清朝又正在用人之際,此事遂不了了之,李森先卻被罷了官。順治九年(1652年)底,因彈劾馮銓而獲罪的大臣全部起用,李森先才官復原職。

順治十三年(1656年)李森先出巡江南。當時,江南的抗清鬥爭已煙消雲散,但社會極為混亂,地痞流氓橫行不法、豪強劣紳侵欺百姓,嚴重影響江南的穩定和發展。還有一些新任地方官視江南為發財之地,肆意侵吞-,更加劇了江南社會的動盪。李森先到江南,首先劾罷民憤極大的-淮安推官李子燮、蘇州推官楊昌齡。接着清除為害地方的流氓惡棍。當時,蘇州有個優人名叫王紫稼,此人風流儇巧,明末遨遊於京都公卿和文人雅士之間。江南名宦、名儒如錢謙益、吳梅村等都與其詩酒往還,稱為「王郎」而不名。入清之後,此人棄優業,以其名聲和機巧奔走於官府,關說公事、包攬詞訟。平日花天酒地,淫污良家婦女不可數計,所受饋遺,成千巨萬,成為蘇州一大害。李森先詳細訪察得實,命人逮捕了王紫稼,一頓痛杖,直打得嬌弱王郎皮開肉爛,隨後立枷死於蘇州閶門之外。蘇州還有一個三遮和尚,居天平山中,宣傳-,煽誘良民,奸0女。李森先喬裝打扮親探天平山,盡得三遮劣跡,立即將其逮捕杖打八十,與王紫稼相對枷死。李森先到蘇州時,有一個金姓惡棍正在虎丘搞選美。他與其他紈絝子弟集中全蘇美女,像考進士一樣按照姿色高下分授為狀元、榜眼、探花和二、三甲進士。李森先了解到此人明末曾犯殺人之罪,因國變而逃脫了懲罰,立時將他拘捕,重打八十棍,當場斃命。除掉這三害,蘇州社會秩序大大好轉,人民奔走相告、歡欣鼓舞,稱李森先為「海瑞再世」。但,李森先在蘇州時間並不長,就被江南劣紳誣告下獄。李森先素來廉潔,起解時連路費也沒有。蘇州市民知道這個情況後,自發地進行捐款。當時,蘇州府衙前放了一個大錢櫃,上 書「願救李御史者投金於此。」不一會兒,柜子便滿了。第二天,蘇州市民哭送李森先,數十里不絕。當地官吏皆送到河邊,相視揮涕。時人詩曰:「親見攀轅淚萬行,金昌城下水茫茫。」松江知府李正華酌酒相餞說:「我們一生圖的是不愧天日、不愧朝廷、不愧百姓。今日李公被逮,其榮賽過登仙,諸君何必悲愴呢!」李森先聽罷掀髯大笑,連聲道謝。

李森先到京後,朝廷經過細緻調查,宣布李森先無罪,恢復了官職。順治十五年(1658年),李森先上疏請朝廷廣開言路,赦免因言獲罪的諫官李呈祥等人。順治帝責其黨比徇情,再次革職。不久,順治帝憐其忠直,又寬宥了他,命他去河南調查災荒情形。李森先到了河南汝州,其剛正的品質、過人的才幹迅即獲得當地士民愛戴。當時,汝州農民開荒墾田,由於丈量土地用的弓不一個標準,常常發生爭鬥、訴訟。李森先了解到這一情況,下令統一了丈量用弓,將標準長度刻在石碑上,從根本上杜絕了爭執。促進了開荒發展。由於勞累過度,李森先到汝州不數月便一病不起,卒於任上。

李森先仕清之時,正是清朝初立、風雲未定、社會動盪、法紀混亂的時候。他作為掌管風紀的御史,不避鼎鑊、放膽直言、搏擊豪強、興利除弊,於國於民都作出了很大貢獻。為御史16年,他三起三落,坎坎坷坷,但本志不變、初衷不改,當時便被稱為「御史第一人」。清初文壇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龔芝麓在《送李琳芝侍御還山》一詩中道出了李森先的風骨氣節。   憂時賈傅心誠痛,   請劍朱雲事獨難。   鼎鑊自甘編虎齒,   斧柯終擬斫龜山。   殿爭氣通千尋上,   袖草風吹萬壑寒。   睨柱衝冠君不覺,   艱危頭與壁懼還。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