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輝(教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輝
北京師範大學系統科學學院

李輝,男,北京師範大學系統科學學院教授。

人物簡歷

教育經歷

2006-2012,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凝聚態物理專業

2003-2006,山東大學物理學院,學士,物理學專業

工作經歷

2021,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

2020,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軟物質物理實驗室,客座研究員

2019,北京師範大學,系統科學學院,教授,博導

2019,入選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

2017-2018,哈佛大學 (David A. Weitz教授研究組),訪問學者

2015/09-12,牛津大學 (Ji-Long Liu教授研究組),訪問學者

2015-2019,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軟物質物理實驗室,副研究員

2012-2015,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軟物質物理實驗室,助理研究員

研究方向

長期從事生物系統的複雜動力學研究,屬於物理、生物、化學等多學科前沿交叉方向。主要通過開發先進的光學動態成像技術和分析方法,研究生命系統在分子、細胞、到組織多層次,橫跨納米、微米、到毫米多尺度的複雜動力學行為,並揭示其與生物功能、結構特徵、以及外界微環境等方面的關聯。致力於從物理的角度理解遷移、凋亡、發育、腫瘤等重要複雜生命過程。

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在PNAS, J. Am. Chem. Soc., CPL Express Letters, Adv. Sci., Small, iScience, J. Phys. Chem. B, FASEB Journal, J. Genet. Genomics等期刊,其中多篇被選為封面,並被Physics World、ScienceDaily、Phys.org、MIT News、中國科學院院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等權威學術平台報道。發表論文列表詳見ORCID: https://orcid.org/0000-0003-0551-9912.

代表工作

一. 細胞內生物大分子層次:

1. 搭建了活細胞單分子熒光三維跟蹤平台,提出了細胞內擴散、定向運輸、內吞轉運,以及細胞膜上擴散等活性非平衡輸運的動力學測量及分析方法。

2. 發現了細胞內擴散的空間異質性[J. Am. Chem. Soc. 137, 436 (2015)]、准二維特性[Chin. Phys. Lett. (Express Letter) 37, 078701 (2020)]

3. 發現了細胞內定向運輸的凋亡細胞內加速[PNAS. 115, 12118 (2018)],發現了無膜細胞器細胞蛇的定向運輸[FASEB Journal 32, 5891 (2018); J. Genet. Genomics. 43, 393 (2016) 期刊封面]

4. 揭示了細胞內囊泡三維輸運的時空動力學特徵,發現了「貨物」在囊泡內側的擴散[iScience. 25, 104210 (2022)]

5. 發現了細胞膜上整合素蛋白在上皮-間質轉化過程中的擴散加速現象[Small. 18, 2106498 (2022)] (期刊封面)

6. 發現了端粒DNA G-三聯體的多種結構及摺疊路徑[J. Phys. Chem. B. 122, 9499 (2018)] (期刊封面)

二. 多細胞層次:

1. 揭示了腫瘤細胞侵襲的物理約束機制,即腫瘤外側基底膜的非線性硬化效應[PNAS. 118, e2022422118 (2021)] (F1000Prime推薦)

2. 發現了幹細胞的鋪展動力學與分化存在關聯,揭示了細胞的活性浸潤機制[Adv. Sci. 8, 200400 (2021)]

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2021), 面上項目(2016, 2020),青年基金(2013);

中國科學院青促會項目(2019)

社會任職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CPL)、Chinese Physics B (CPB)、《物理學報》和《物理》四刊青年編委

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成員

波蘭國家基金委國際評審專家

JACS,Nano Lett,JPCB,ECR,CPL,CPB等國內外期刊的審稿人

教學情況

生物物理導論[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