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 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發

來自 網易 的圖片

李發(1913年-1957年),安徽六安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四方面軍排長、紅25軍連長、225團營長、紅30軍246團長;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反"圍剿"、長征和勞山戰役;1936年入紅軍大學學習;後任八路軍山東縱隊挺進支隊副司令員、司令員、膠東軍區參謀長、膠東軍區第1軍分區司令員、渤海軍區第1軍分區司令員、渤海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參加濟南戰役;建國後任渤海軍區司令員;1954年畢業於南京軍事學院;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57年3月25日,在廈門被特務暗殺[1]

開國少將

1913年,李發出生於安徽省六安縣。六安長期受國民黨政權控制,屬於封建勢力比較頑固的地區之一,像李發這樣出身農家的孩子,自小就是被奴役受剝削的對象。

貧窮生活喚醒了李發的革命意識,16歲的時候,他就參與了我黨領導的六霍起義。起義之後,李發加入紅軍隊伍。1931年,他在部隊裡加入了黨組織。1933年,李發擔任了紅25軍特務營的連長,參與了保衛鄂豫皖蘇區的一系列戰鬥。

20歲出頭的李發,在戰場上出了名的不怕死。每當戰鬥進行到關鍵時刻,他都會勇敢無畏地衝鋒在前。也因此,李發參軍多年,大大小小負傷9次,建國後被評定為乙級傷殘軍人。

1934年,李發跟隨紅25軍開始長征,歷盡千辛萬苦之後,抵達鄂豫陝邊區,參與了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工作。

抗戰爆發後,李發在山東地區指揮游擊鬥爭,加強根據地建設,多次挫敗日偽軍的掃蕩行動[2]

進入解放戰爭時期,李發在渤海軍區主持工作。他一方面組織軍民開展生產,建設基層政權,一方面嚴密監視國民黨軍隊在渤海周邊區域的動向,配合完成了膠濟路和濰縣戰役的作戰任務。濟南戰役過程中,李發指揮部隊參與了對國民黨名將王耀武的抓捕。

建國後,李發擔任渤海軍區司令員。他是軍中受器重的年輕將領之一,局勢穩定之後,被選派進入軍事學院深造。1954年,李髮結束學習,出任31軍副軍長。1955年,他獲得中央軍委頒授的少將軍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