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杜陵懷古(鄭凡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杜陵懷古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杜陵懷古》中國當代作家鄭凡濤的散文。

作品欣賞

杜陵懷古

我來過杜陵無數次。看過它的春夏秋冬,看過它的花開花謝。今天,當我又一次站在這裡,望着皚皚白雪覆蓋下的高大杜陵,一想起永遠沉睡在這深厚黃土之下的劉詢時,不由得又感慨萬分起來。

劉詢是西漢王朝最富有傳奇色彩的皇帝。如果可以穿越時空的隧道,我一定要走遍他生活過的地方,仔細了解他那些被歲月塵封而不為人所知的曲折故事。可惜,現在我們只能通過後人的記載和考古來了解這個不被大多數人了解的偉大帝王。

歷史總有一些事情是驚人的相似。在西漢王朝的十一位皇帝中,漢宣帝劉詢和其天祖漢文帝劉恆絕對屬於另類。兩人有許多相同點:雖都是皇室嫡親,卻遠離皇宮,在京城沒有任何勢力;都是被當朝重臣從遠離皇宮的地方迎進京城擁立為帝,屬於外王入京;年輕有為,在位時都開啟了一個盛世;死後都沒有安葬在咸陽塬上。

劉詢,原名劉病已,是漢武帝劉徹的曾孫,戾太子劉據的孫子。幼年時遭受漢武帝晚年「巫蠱之禍」,襁褓入獄,又差點被漢武帝處死。最後死裡逃生,被迫流落民間。十八歲時被大將軍霍光迎回長安,擁立為帝。

深知民間疾苦的他,並沒有因為一步登天而忘乎所以。年少卻老成的他以廢帝劉賀為戒,韜光養晦,拒絕霍光的還政,繼續重用霍光,等待時機一展宏圖。霍光死後,他趁機收回大權,並痛下殺手斬除霍家勢力,為自己執政掃平障礙,開闢了「孝宣中興」盛世,名垂千古。

劉詢開啟的「孝宣中興」,使漢朝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四夷賓服,綜合國力達到了鼎峰。但是大多數人一提起漢朝皇帝,往往認為最偉大的皇帝是他的曾祖父漢武帝劉徹,對他卻不甚了解。豈不知正是因為他的文治武功,漢朝才達到了鼎盛時期。

他對內休養生息,整飭吏治,強化皇權,抑制土地兼併,恢復生產。對外用兵降伏匈奴,解除匈奴一百多年來對漢朝的威脅;大破西羌,設立西域都護府,把西域正式納入中華版圖。

劉詢把曾祖父漢武帝劉徹的霸道和王道治國手段發揮到了極致,卻頭腦清醒,心胸寬廣,正確對待權臣霍光,而且執政二十多年善始善終,沒有晚節不保,堪稱西漢時期最好的皇帝。也只有他才會說出:「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的豪言壯語。

可以說他的文治超越了漢文帝,武功超越了漢武帝。如此文武雙全的皇帝,不要說在西漢,就是放眼中國幾千年封建王朝的歷史,也沒有幾個人可以與其並肩。稱他為「千古一帝」一點兒也不過分。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英明一世的劉詢也有自己的軟肋。他的軟肋就是他的太子劉奭。他明知劉奭軟弱,不堪皇帝之位,儘管發出了「亂我家者,太子也!」的悲哀,卻至死也沒廢黜劉奭,重立太子,結果導致了西漢王朝由此走向了衰落。

誰也不知道一世英名的劉詢當時處於什麼樣的考慮沒有更換太子。有人認為劉詢是因為劉奭的生母許平君不幸早逝,所以不忍心廢黜劉奭的太子之位。如果是這樣,那真讓人惋惜。

我惘然轉身走進陵前茂密的白楊樹林,漫步在鋪滿落葉的林間小路。腳下的積雪發出沙沙的聲響,這是杜陵冬日的聲音,這是歲月滄桑永恆的聲音。我望着小路盡頭那婉約的少陵,心緒難平。

許平君父親因坐法受腐刑,又屢次犯錯淪為掖庭的嗇夫。但他眼光獨到,聽人勸說堅持把女兒嫁給了劉詢。許平君本有婚約,可是將要出嫁時,未婚夫卻不幸去世。她就遵照父親的意思嫁給了劉詢,並生下劉奭。當時人們都認為劉詢是地位卑賤的罪人之後不願與他結親,就連許平君的母親也反對這樁婚事。誰能想到婚後第二年,劉詢便從一介布衣搖身一變成了萬民敬仰的皇帝,讓當初看不起他的那些人大跌眼鏡。

糟糠之妻不下堂。我得東風顧,不負春光不負卿。劉詢登基後,冒着與權臣霍光翻臉的巨大風險,下詔以尋找遺落在民間的一把寶劍為名,把許平君接入宮中,並堅持冊立許平君為皇后,演繹了一段「故劍情深」的佳話。

樹欲靜而風不止。權傾朝野的霍氏家族卻一心想讓劉詢立霍光的小女兒霍成君為皇后。看到劉詢不忘舊情,狠毒的霍光之妻霍顯竟然背着霍光,私自買通女醫淳于衍暗地裡下毒害死了許平君,最終讓自己的女兒如願以償成為皇后。在霍光死後,霍氏家族野心膨脹,起兵謀反,卻慘遭失敗,落得個滿門覆滅。也算是終有報應吧!

至於當時劉詢知不知道愛人被霍顯毒死,無從而知。只知道劉詢在長安城南的鴻固塬為許平君修建了巨大陵墓。劉詢還加封許平君諡號「恭哀皇后」,讓她成為西漢王朝歷史上唯一擁有諡號的皇后。

即便是這樣,劉詢也都無法消除內疚和悲痛,他在為自己修建陵墓時,以祖宗昭穆制為由,把陵墓修在許平君少陵的旁邊,讓兩人永遠相伴。他的情真意重,千百年來讓人為止動容。因為少陵在杜陵南園位置,因此為後世流傳下來一個「南園遺愛」的悽美故事。

這段歷史有傳奇也有愛情,有歡喜也有悲痛。杜陵與少陵,相伴相望了兩千多年。劉詢與許平君,不離不棄了兩千多年。也許,劉詢真的是因為許平君的緣故才沒有忍心廢黜劉奭,犯下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也是最致命的一個錯誤。

歷史總是讓人噓唏不止,那湮沒在荒草亂冢之間的真相,永遠也無法徹底還原。只是如今,驀然回首,大漢的繁華如夢,榮辱興衰都化作千年一嘆,隨風而去了。

杜陵塬頭,風雪夜裡,誰在低低吟唱着夜未央? [1]

作者簡介

鄭凡濤,陝西咸陽人,西安某國企從事管理工作。作品發表於《當代兵團》雜誌和《文學陝軍》《冬歌文苑》《短文學》等文學網絡平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