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家古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山楊家寨於2009年9月由黃山情義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投資興建,景區位於在黃山區西部,總投資1600萬元,占地面積300多畝,地處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核心區,黃山、九華山中心地段,距西遞宏村20公里;日益成為九華山—太平湖—黟縣古民居的便捷通道,旅遊交通十分便利。

楊家寨有着優越的生態環境和深厚歷史文化背景,景點設有:四輪越野車、龍舟、高空漂流、真人CS、篝火晚會、戶外拓展、會議培訓、野外露營等,有着精彩的項目體驗以及美麗的自然景色,是以遊樂活動、特色餐飲、特色住宿、特色農副產品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1]

景區介紹

一山一水一村一寨,黃山太平湖楊家寨作為安徽省境內的戶外體驗式旅遊度假區,素來有」黃山第一寨「的美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烏石鎮境內。以優越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歷史文化為背景,以竹筏、木船、龍舟、漂流、叢林騎馬、沙灘越野車、真人CS、等康體遊樂和以露營、戶外拓展訓練、生態農莊等休閒遊樂為主要遊憩活動以及包含特色餐飲、特色住宿、特色產品銷售為主要服務內容的,集遊樂、餐飲、住宿和休閒體驗為一體的綜合型旅遊景區。

發展歷史

楊家寨原名「楊家灘」,民國前為烏石楊姓聚居村落,後落敗,楊姓分別遷移出。歷史上楊家灘名人輩出,特別是巨賈「楊百萬」,其故事一直被當地傳誦。現仍保存有灘涂地、農田、山林和少量村落遺址。

如今楊家寨享有「太平湖畔小九華」「漢唐古韻詩畫境」的美譽;森林覆蓋率95%以上,空氣和水質常年保持國家一級標準。近年來,烏石鎮黨委以區劃調整為契機,整合鎮內資源,做強優勢產業,大力實施「生態立鄉、工業強鄉、農業穩鄉、旅遊興鄉、文化塑鄉」戰略,堅持招商引資與激活民資民智相結合,同時,開發出楊家寨竹筏漂流、茶兒壟鄉村旅遊、國家濕地公園生態游等旅遊項目,發展尋幽探古游、佛教文化探秘游和鄉村養生旅遊的條件日趨成熟,向着「國家濕地公園,中國養生天堂」的發展目標闊步前進。

項目建設

楊家寨是黃山情義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旗下,是黃山市環境最優美、功能最齊全的戶外拓展基地之一。如今,一期、二期和三期工程中的高空漂流、沙灘越野車、真人CS、叢林騎馬、龍舟競渡、高空項目、農家大鍋飯、野外露營、戶外拓展訓練基地、露天影院、篝火野炊等多個項目早已投入運營,四期工程中的森林徒步、懸崖鞦韆、鳥瞰玻璃觀景台、研學樓等項目正在規劃建設中。[2]

特色飲食

楊家寨景區內經營有田園生態農莊特色餐廳,環境優雅,可同時容納上百人用餐;景區餵養的生態走地雞,溪中的野生小河魚,農田的有機蔬菜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特色楊家寨品牌菜。

景區內還設有楊家大鍋飯;綠色蔬菜,原汁原味的農家土菜,所有菜餚皆農村妙手村婦燒制 。

景區內還設有野炊區;遊客可自行攜帶素材或就地採摘綠色蔬菜,體驗原汁原味的農家土灶,回歸農家生活,親手炒制菜餚。

周邊景點

情義山莊

「情義山莊」屬黃山情義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9月,占地面積在1300餘平方米,總投資400萬元。酒店座落於黃山區烏石集鎮上,地處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核心區,黃山、九華山、太平湖之間,距黟縣西遞宏村20公里。 ​ 酒店是集餐飲、住宿、休閒為一體的鄉村四星級農家樂。酒店擁有一個大廳、五間包廂及20間標準間,可同時容納300人集體用餐及50人同時入住。酒店以特色的農家土菜及農家的特色服務,常年吸引着四面八方慕名而來的遊客,日益成為各自駕游遊客的所選之地。

情義山莊立志將始終堅持「非凡人做非凡事」、「要做就做最好」的企業精神,發揚徽氏企業低調務實的奮鬥作風,以勤奮刻苦的鑽研精神,在餐飲的領域裡創造「非凡」的成績。

太平湖風景區

太平湖風景區地處黃山市黃山區西北部,介於黃山、九華山之間,是安徽省實施「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旅遊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

太平湖風景區總面積312.9平方公里,水域面積88.6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為24億立方米。

太平湖是電視劇《紅樓夢》(87版,導演王扶林)的拍攝地之一。作為為中國競走冠軍賽、中國鐵人三項賽、中國國際健走節、全國城市俱樂部筏釣巡迴賽等賽事活動的舉辦地,太平湖將着力打造為太平湖體育運動小鎮。

太平湖風景區先後獲得中國最美的地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中國熱點湖泊旅遊勝地、安徽省文明旅遊景區等稱號,太平湖鎮被評為中國環境優美鄉鎮和安徽省最佳旅遊鄉鎮。

西峰寺

始建於北宋年間,素有「小九華」之稱,咸豐年間毀於太平天國戰火,民國三十二年由當地信眾遷址重建。建築面積500餘平方米,有大雄寶殿、西峰祖師殿、釋從聞法師真身殿、齋堂、寮房等。釋從聞(1920---1992年),湖南湘潭人,1944年在湘鄉縣向陽禪寺受戒,後雲遊江西雲居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1964年輾轉至西峰寺。畢生虛心向善,篤修不輟。1992年,法師自感大限將至,跏趺於禪榻,絕水米半月余而圓寂。其弟子禪觀遵師囑將其遺蛻封於缸中,四年後開缸,驚見法師肉身不腐,面色如生。當地信眾自發捐款,聘請九華山塑師為其妝金。真身坐姿挺撥,法相莊嚴,似遙聆梵音,若俯瞰塵寰。自此,四方信眾紛至沓來,頂禮膜拜,寺廟香火日盛。自竹筏漂流景區終點石壁陳大橋沿船楊環湖公路西行2公里到達西峰寺景區。

永慶庵景區

自竹筏漂流項目終點石壁陳大橋沿船楊公路折入桃和油路向東3公里即達永慶庵景區。永慶庵。該庵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占地面積1000餘平方米,擁有山門、大雄寶殿、佛塔、寮房等佛教建築,總建築面積達600平方米。千年冬青枯藤纏繞,放生古池錦鱗游泳,周圍翠竹如海,環境極是清幽。該庵現有比丘尼4人,供奉地藏王等諸多佛菩薩像,「永慶晚鐘」馳譽古今。每年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均舉行觀音廟會,遊人紛至,香客雲集,影響遠波上海、杭州、南京、屯溪等地。清代著名佛學家楊仁山居士有詩讚曰:「久有尋禪意,今始訪佛家。玉梯雲端隱,碧嶠寺外斜。磬落人意淡,茗罷客思遐。忽疑彭澤令,在此藝菊花」。

楊仁山故居

距永慶庵1公里。楊文會(1837—1911年),字仁山,號深柳居士。咸豐年間加入曾國藩幕府,先後隨同曾紀澤、劉芝田出訪英法諸國,考察顯微、製造諸學,力倡實業興國。同治年間,因不滿清政府腐朽統治,在南京創辦金陵刻經處,專事佛學研究、出版、流通。先後創設祇洹精舍(中國佛學院前身)、佛學研究會,譚嗣同、梁啓超、章太炎、黎元洪等一度從其學佛,交遊甚密。光緒二十年(1894),與英國著名傳教士李提摩太共譯《大乘起信論》,是為佛學西行之始。居士 一生弘法四十五年,起近代佛教之衰,肇現代佛教之興,被中外佛學界譽為「現代中國佛教復興之父」。楊仁山故居「敬修堂」位於千年古村嶺下楊家(今長蘆村),為典型的徽派建築,現今還保存完好。現代著名學者趙元任的夫人、楊仁山孫女楊步偉在其《一個女人的自傳中》專記故鄉祖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