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異(約528~590年),字文殊。弘農華陰(治今陝西華陰市)人。祖父楊鈞,魏時-。父楊儉,任過侍中。楊異相貌俊美,天資聰穎,胸有-。9歲喪父,他閉門不出,發奮苦讀,涉獵群籍,博採眾長。周閔帝聞知,讓他做了寧都(治今陝西紫陽縣安家河)太守。在任甚有能名。不久受爵昌樂縣子,後因立軍功升為侯爵。北周末年,楊異在濟州(今山東茌平縣)做官。楊堅稱帝,拜他為宗正少卿,加上開府。

參考資料

見《隋楊異墓誌》[1]

  1. 全稱為《大隋使持節上開府儀同三司工部尚書吳州總管昌樂縣開國公楊使君墓誌銘並序》: 公諱異,字文殊,弘農華陰人也。安平入仕,與博陸而俱昇;太尉匡朝,比司徒而聯世。朱輪華袞於是克昌,鍾磬管絃由茲無絕。祖鈞,司空文恭公,懋德樹聲,光槐燮鼎;父儉,金紫光祿大夫、夏陽莊公,重道崇儒,含仁履義。公瑚璉之器,無待琢磨;廊廟之材,自天生德。一壝雲基,東岳之功可想;六翮將奮,南啚之志在焉。是以孤竹流音,子野以之清聽;燋桐在爨,伯階由斯倒屣。故得聲高咸洛,譽重京華。三輔揖其風猷,五陵資其墻刃。歷官輔國將軍、中散大夫、車騎將軍、寧都太守,遷驃騎將軍、右光祿大夫,尋以本官爲左旅大夫,封昌樂縣開國公,食邑一千戶。既而納禁將登,謳歌有集,公以宗臣爰參揖讓,開皇元年爲宗正少卿。二年,爲益州揔管府長史。蕃後蜀王,以明德茂親,廣淵齊聖,初裁美錦,公實首僚。若乃莊蹻未窺,陳氷不屆,固以屈膝來王,連衿請軄。尋除西南道兵部尚書,又爲宗正少卿,除工部尚書。仲英純蹇,再入紫微;子通諷議,頻腰蒼玉。十二年,出揔管吳泉括婺四州諸軍事、吳州刺史。童趨美稷,惠漸淮陽,俗康教義,民懽樂土。廿年九月廿七日薨於州鎮,春秋六十有八。以仁壽元年歲次辛酉十月辛亥朔廿三日癸酉,歸塟於舊縣華陰東原之塋,諡曰 公,禮也。公宏才博贍,傑氣高標,道蘊榮華,神凝玄寂。纓褐不殊其操,寵辱未槩其心。青雲與翆蓋同歸,皎月與英情共遠。夫人穆氏,匹惟秦晉,姆範承徽,公宮立德,魚軒從政。霜露先侵,翟服孤征,松龕獨揜,粵以其日合塟於郊。日月逾邁,陵谷貿遷,嗟金石之非永,懼蘊德於遐年。爰戒庸音,乃爲銘曰: 在鎬分源,臨河建國。仍世秉靈,實天生德。爰遣四知,乃懲三惑。袞譽風舉,王猷雖塞。 亦既挺生,篤此家聲。光參十乘,價重百城。入紆文組,出曳長纓。仁隨事積,憓與時盈。 景宿潛輝,良和揜術。白馬遵途,蒼雲沵日。低昂隴路,惆悵郊壥。百夫懷抱,萬里風煙。 摧陵爲谷,變海成田。英芳實遠,茂緒攸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