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景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景山

來自搜狗網的圖片

中文名字:

楊景山(1903年-1927年4月28日),清苑縣大莊村人[1],考入高陽縣高小後,因成績優異,與同學王錫疆、王重民並稱高陽學校「三傑」[2]。1923年夏考入北京大學,加入中國共產黨,以讀書為掩護,秘密從事革命活動。1924年,作為李大釗助手,積極參加籌建國民黨北京市黨部的活動,以秘密集結革命力量[3]

1927年4月28日犧牲。

中文名:楊景山

出生地 :直隸(今河北)高陽縣城南街

性別: 男

出生日期:1903年

逝世日期:1927年4月28日

籍貫: 清苑縣大莊村

目錄

1人物生平

2後世紀念

1人物生平

1903年生於直隸(今河北)高陽縣城南街,祖籍河北省清苑縣大莊村。其父楊占卿店員出身,自營商業,後移家至高陽城內相府街建房定居。

楊景山8歲開始讀書,天資聰穎,勤奮好學。他經常到離家很近的明末抗清民族英雄孫承宗的孫氏祠堂去玩。孫承宗率兵抗敵,收復失地400里、禦敵700里,憂國憂民、至死不渝的英雄事跡,在年幼的楊景山腦海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1917年,楊景山升入高等小學,以學習成績優異與同學王錫疆、王重民並稱高陽學界「三傑」。當時的高陽縣長敞文藻非常欣賞「三傑」才華,沿襲清朝地方官的故伎,意欲羅致門下,以沽名釣譽,培植個人勢力,對「三傑」時加褒獎。楊景山與王錫疆相約:接受獎勵,但不拜師稱門生。

楊景山生活的年代,正是中華民族內憂外患、民族矛盾十分劇烈的年代,也是苦難的中國人民紛紛組織起來,拿起武器,開始與命運抗爭的年代。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發了以青年學生為主體的反帝愛國運動,即五四運動,運動迅速波及到保定。5日,保定學生開始罷課,並於22日成立學生聯合會。24日,保定中等以上學校總同盟罷課,北京、保定的消息很快傳到高陽。正在高陽高等小學讀書的年僅16歲的楊景山帶領同學們上街遊行,號召百姓抵制日貨,同時楊景山說服家人和鄉親,帶頭不買日貨,得到父親楊占卿的讚揚與支持。在同學們的宣傳鼓動下,高陽縣城也掀起了一場抵制日貨的愛國反帝運動。

五四運動的壯舉,震撼了楊景山的心靈,在這個少年的心裡播下了愛國反帝的種子。高小畢業後,他與好友王錫疆一起到保定求學,以優異成績考入直隸(今河北)省立第六中學。這期間楊景山在完成課業之餘,如饑似渴地閱讀進步書刊。為使自己和同學們獲得更多的精神食糧,楊景山和同學王重民在學校建立了書報販賣部,與育德中學及女二師書報販賣部協作,推動了進步書刊的傳播、流通活動。

1921年冬,保定社會主義青年團的負責人、楊景山的摯友王錫疆,正準備介紹楊景山入團,並醞釀在六中建立團組織的時候,直系軍閥頭子曹錕發出了逮捕王錫疆等人的命令。王錫疆被迫化裝離開了保定。剛剛受到組織關懷的楊景山突然又遠離了組織,他陷於苦悶彷徨之中。

1922年春,楊景山與王重民在六中組織「努力讀書會」,與同學共同研讀馬列主義著作,探討社會問題,並參加團的外圍組織「社會問題研究會」的活動,逐漸向黨領導下的先進組織靠攏。

一年後,楊景山於保定六中畢業,考入北京大學,入北大不久,即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楊景山在李大釗的直接領導下,積極投身革命事業。

1924年1月,李大釗經孫中山先生指定,做為北京的代表去廣州參加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並在會上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返回北京後,他即着手組建國民黨北京市黨部,楊景山積極參加了組建黨部的活動。同年12月,中國共產黨北方區執行委員會成立,李大釗任書記,楊景山協助李大釗做組織工作。

1925年1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將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楊景山兼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北京市委書記。這之後,楊景山與王錫疆、陳毅(負責統戰工作並任北京學生聯合會黨團書記)等在李大釗領導下,並肩戰鬥,全力投入了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3月,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開幕。200多人代表全國20多個省、區,100多個地方的國民會議促成會參加了會議。這是一次各革命階層聯合,反對段祺瑞操縱的反人民的「善後會議」的大會,在反對軍閥、反對帝國主義方面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它傳播了革命思想,極大地提高了各階層人民的覺悟。

此前,1918年,楊景山與高陽縣南蔡口村農家姑娘王氏結婚。夫妻相敬相愛,楊景山在學業之餘經常給妻子講解淺顯易懂的革命道理,教妻子讀書識字。在楊景山的幫助下,王氏逐漸懂得了革命道理,堅信丈夫從事的事業是正義的,她承擔了侍奉公婆、撫養幼女、照顧弟妹的責任,默默支持楊景山的革命工作。

在楊景山的教育、影響下,楊景山的胞弟楊企山也走上革命道路,於1925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國共產黨民國大學支部書記。

楊景山一生政治堅定,對黨忠誠,工作努力,待人厚道,辦事精明。他還博學多才,精通英語,曾於緊張工作之餘翻譯革命著作數種,可惜限於當時條件未能付印流傳。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為深切悼念這位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楊景山領導北京的共青團員積極行動,配合了黨組織發動的大規模的悼念活動,形成了廣泛的政治宣傳運動,進一步喚起了廣大民眾反帝、反軍閥的鬥爭。孫中山出殯時,10餘萬人為他送葬,成為一次悲壯的示威遊行,給反動的北洋軍閥一次沉重的打擊。

5月30日,上海發生了帝國主義巡捕向遊行的工人、學生開槍,打死10多人,傷者不計其數的五卅慘案。噩耗傳到北京,李大釗和中共北方區委立即組織聲援。陳毅、楊景山在北京學生界積極活動,組織了「滬案雪恥會」,北京工人也組織了「工人雪恥會」,隨後又成立了「北京各界對英、日帝國主義慘殺同胞雪恥大會」,並於6月3日、10日、25日連續舉行了數萬人到數十萬人參加的大規模遊行示威。楊景山以旺盛的革命鬥志夜以繼日地協助李大釗組織、發動和領導這些活動。

這時,段祺瑞政府為欺騙人民,欺騙輿論,與帝國主義勾結,提出召開「關稅會議」。中共北方區委針鋒相對,於10月7日與共青團北方區委聯合發出了《告工農學生軍士書》,揭露了關稅會議的反動本質,提出「關稅自主」、「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等口號。全國展開了反對關稅會議,要求關稅自主的運動。北京工人、學生、市民舉行了多次示威遊行。26日,楊景山與其他同志一起帶隊遊行,反動軍警橫加阻攔,企圖驅散遊行隊伍,導致遊行隊伍與軍警發生衝突。他冒着生命危險,指揮隊伍疏散,掩護其他同志撤退。

三一八慘案後,奉軍入關。張作霖殘酷鎮壓革命活動,白色恐怖加劇。楊景山等隨李大釗與北方區委轉入地下活動,繼續進行革命鬥爭。同年秋,楊景山接任中共北方區委秘書,不久兼任組織部長。

1927年初,國民軍第3軍某負責人因病住進德國醫院,楊景山以同鄉關係去醫院做他的工作,爭取他支持革命,並在醫院建立了秘密聯絡點。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保持了北方區委與各方面的聯繫。

同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無視國際公約悍然下令搜查蘇聯大使館,逮捕了在舊俄兵營內堅持領導北方對敵鬥爭的李大釗、楊景山、譚祖堯、陶永立等共產黨人和路友於、鄧文輝等國民黨人及無黨派人士共計60餘人。一時輿論大嘩,各界人士奔走營救。

在獄中,楊景山與敵人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和非人折磨,他凜然不屈,嚴守機密,避免了黨的更大損失,保持了一名共產黨人崇高的革命氣節。

28日,殘暴的奉系軍閥黔驢技窮,知道根本不可能從李大釗、楊景山等人身上得到一點有價值的東西,於是惱羞成怒,不顧強大的輿論壓力,將李大釗、楊景山等處以絞刑。

行刑那天,李大釗被處絞刑後,敵人獰笑着問楊景山:「害怕嗎?你太年輕了,死了不覺得可惜嗎?如果有悔改的意思,現在還來得及。」面對敵人在生死關頭的威逼利誘,楊景山怒視敵人,一句話也沒說。他拖着傷痕累累的身軀,戴着刑具,抬頭挺胸,從容地走向絞刑架,時年24歲。[1]

2後世紀念

為了世代銘記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革命活動家楊景山的英雄業績,黨和人民政府於1965年在河北省高陽縣烈士陵園興建了楊景山烈士紀念碑。每年清明節,全縣的黨、政、軍和各界人士及青年學生都要前來祭奠,悼念先烈。

楊景山烈士紀念址位於高陽縣城東南200米處。建於1965年,北面建有磚石結構的英雄牆,撰刻着英雄傳記,南面設有英雄事跡展覽廳,東面建有烈士碑、亭和骨灰堂。紀念址的建築布局呈長方形,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10米,總面積2.2萬平方米。

園內聳立楊景山烈士紀念碑 ,碑座高l米,碑身高6米,由118塊一尺見方的漢白玉石砌成,正面刻「楊景山烈士永垂不朽」,背面是烈士生平。底座4米見方,四周是十六步台階。

1987年10月,該紀念址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 1. 楊景山

中國軍網[引用日期2021-09-15] 詞條標籤: 人物

=視頻

參考來源

  1. 楊景山(1903年-1927年4月28日),清苑縣大莊村人 ,網易河北 - hebei.news.163.com/2...- 2021-8-3
  2. 考入高陽縣高小後,因成績優異,與同學王錫疆、王重民並稱高陽學校「三傑」 ,美麗新寧鄉-weixin.qq.com - 2021-01-24
  3. 1924年,作為李大釗助手,積極參加籌建國民黨北京市黨部的活動,以秘密集結革命力量 ,網易 - www.163.com/d...- 202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