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而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而菖

來自搜狗網 的圖片

楊而菖(1913-1934.1.2),乳名楊與順,福建連江縣透堡鄉人[1]。連羅(連江、羅源)工農武裝鬥爭和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2]

中文名 :楊而菖

出生地 :福建連江縣透堡鄉

逝世日期 :1934.1.2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3

職 業 :革命者

目錄

1烈士簡介

2生平事跡

1烈士簡介

早年喪父,靠母親及兄弟務農供其讀書。1927年在連江初級中學求學期間接受革命思想[3],192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以教書為掩護在貧苦農民中秘密傳播革命思想、發展黨的組織。1930年夏在透堡成立農夫會(農民協會),發展黨員,建立黨支部,任支

部書記。同年10月成立中共連江縣行動委員會,任組織部長。是年11月縣行動委員會改組為中共連江縣委,任縣委書記(1931年4月至8月改名連江縣特別支部,任特支

書記)。1931年秋在福州中心市委巡視員鄧子恢指導下,組織領導大規模的減租抗債鬥爭,並建立農民自衛武裝。同年底領導透堡暴動。暴動失敗後率骨幹突圍,轉移

福州繼續活動,籌建革命武裝。1932年6月6日在馬鼻東川組建縣特務隊,在連江開展武裝鬥爭。不久組建閩中工農游擊第一支隊(即閩東工農游擊第十三支隊),運用

靈活機動的戰術,連續三次粉碎國民黨軍和民團的「圍剿」,並在轉戰中向羅源山區發展,使連羅根據地連成一片。同年10月由省委抽調廈門工作。1933年2月,第十三

支隊發生李德標為首的叛亂事件,楊而菖奉命急回連江平息叛亂,整肅隊伍,任第十三支隊政委,率部接連攻占透堡、曉澳、筱埕等地,建立了橫貫連羅兩縣二三百

里,擁有六個區蘇維埃政府、143個鄉蘇維埃政府的紅色根據地,並普遍實行土地革命的紅色根據地。部隊也擴編為「閩東工農游擊第十三總隊」,時任第十三總隊隊長

兼政委。1934年1月1日,楊而菖率部攻打馬鼻重鎮。在激戰中,敵人的一顆噝噝冒煙的手榴彈落在隊伍中間,而菖衝上前奮勇抓起手榴彈向敵人反投過去,因手榴彈手

中爆炸,壯烈犧牲。

2生平事跡

以透堡小學教員為掩護,開展農民運動。1930年6月,組織中共透堡支部,任支部書記。10月,中共連江縣行動委員會成立,任組織部長,不久改任書記。11月,任中共

連江縣委書記。他領導「農夫會」,反對高租重利,提倡「二五」減租,農民運動席捲連江全縣。年底,領導透堡武裝暴動,並打退了地主武裝的進攻。1932年7月,閩

中工農游擊第一支隊成立,任政委。率游擊隊打土豪、除劣紳、發動貧苦農民減租減息,抗捐抗債。1933年2月,率游擊隊消滅了18個反動民團,解放了羅源20多個鄉

村,開闢了連(江)羅(源)革命根據地。11月,中共連江縣委利用十九路軍在福州發動「閩變」的有利時機,在全縣發動武裝暴動,建立紅色政權,連羅游擊隊擴編

為中國工農紅軍閩中第十三總隊,任總隊長兼政委。總隊的成立,推動了連江、羅源兩縣的工農武裝割據。11月游擊隊解放透堡後,鄰地鄉村相繼解放,地主民團紛集

馬鼻,伺機反撲。楊而菖等決定拔掉這一反動大本營。馬鼻民團由區長陳少軒及民團總陳貞元直接指揮,有團丁、土匪200多人、槍150餘枝,防守嚴密。楊而菖先通過

各種關係,分化爭取部分團丁,並物色一些游擊隊員打進民團當「團丁」,伺機控制部分槍支。一切部署就緒後,1934年1月1日深夜,分水陸兩路發起進攻。楊而菖率

特務隊進擊北鳳山炮台,因有內應配合,很快掃清炮台之敵,繳獲武器30多件。繼而攻克塘美宮,繳槍50多枝,匪首遊學雁帶少數人逃竄石門限陳貞元團總家,藉深溝

堅牆,負隅頑抗。另一支由萬則安率領進攻石門限民團據點,雙方進入白刃格鬥。此時馬鼻農會會員,衝上關帝廟,收繳玉井民團武裝後,支援萬則安合力圍攻,很快

摧垮石門限據點,並與楊而菖會合,沖入馬鼻街,在進抵厚裕碾米廠時,盤踞碾米廠樓上之敵向街中拋擲手榴彈,楊而菖勇敢地拾起一枚未爆炸的手榴彈向樓上反投

時,不幸彈爆壯烈犧牲。游擊隊員同仇敵愾,迅即衝進敵樓,生俘民團總陳貞元、匪首遊學雁等。馬鼻區長陳少軒等乘船出逃,被鄭敢等在海上擒獲。此役共斃俘民

團、海匪250餘人,繳槍80多枝。馬鼻解放後,使蘇區連成一片,馬鼻鄉蘇維埃政府隨之成立。1953年,連江縣人民政府為他修建了陵墓。

詞條標籤: 楊氏人物連江烈士人物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