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葆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葆元
九疑派古琴家楊葆元先生
英文名 BaoYuan Yang
出生 1899年

湖南寧遠
逝世 1961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原姓歐陽,字乾齋
職業 古琴教育家、演奏家
知名作品 《平沙落雁》
《伐檀》
《鹿鳴》
《歸去來辭》等。

楊葆元  

(1899年—1961年)原姓歐陽,字乾齋,我國古琴教育家、演奏家。民國時北京著名琴家「九嶷琴社」創始人楊宗稷長子,自幼隨父習琴,完整繼承其技藝,琴風凝重蒼勁、清潔流暢,吟猱有度,節奏分明,為九疑派古琴第二代傳承人,九疑琴社第二任社長,並且留下了珍貴的九疑派古琴音響資料及琴譜等。 曾與管平湖張伯駒溥雪齋王世襄組織「北平琴學社」。1961年元月猝逝,享年62歲,安葬於八大處祖塋。

楊葆元的音響資料多在文革中被毀,《中國音樂大全古琴卷》卷六中,收錄了楊葆元四首琴曲,分別為:《伐檀》、《歸去來辭》、《鹿鳴》、《平沙落雁》。目前存世音響極少,僅有《平沙落雁》、《伐檀》、《鹿鳴》、《歸去來辭》等。

人物生平

1899年,楊葆元出生於湖南寧遠平田,1901年,不滿三歲的楊葆元隨父母親來到了北平。1904年,楊宗稷在宣武門外丞相胡同43號大院購買房子, 其後九疑琴社的社牌即掛在這裡,九疑琴派的琴學活動多在這裡開展,楊葆元也在這裡幼承家學。楊葆元六歲左右,母親因病逝世。而楊葆元從小聰明懂事,父親疼愛有加,從小便跟隨父親學琴,刻苦用功,為琴學之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17年,楊葆元與一戶大家閨秀結婚,並於1922年生一子,名燕曾。

由於楊葆元學琴刻苦用功,父親嚴格關教,深得九疑琴學的精髓,常參加其父楊宗稷舉行的岳雲別業雅集活動,楊葆元獨奏大曲《瀟湘水雲》。

楊宗稷所著《琴學叢書》,從1911年8月至1931年3月,前後經歷21年,共兩函四十三卷十四冊。刻印以後,很受大家喜歡。楊葆元是《琴學叢書》的校字者之一。

1931年,楊葆元的夫人因病去世,稍晚,一代琴學大師楊宗稷因病去世。同一年失去兩位親人,葆元的心情無比的悲傷。楊宗稷逝世後,楊葆元即為九疑琴社第二任社長,全面負責九疑琴學工作。楊葆元先生1932年續配,與胡云秋結婚,1935年臘月,生一女,名燕淑。

楊葆元是《琴學叢書》的校字者之一。校字的目錄卷數如下:校字《琴學叢書·總編目》、1919年7月校字《琴學隨筆》卷一、1919年7月校字《琴學隨筆》卷二、1919年6月校字《琴余漫錄》卷一、1918年校字《琴鏡卷首·例言》、1918年校字《琴鏡卷首·指法說明》、1922年校字《琴鏡補目錄》、1922年冬校字《琴鏡補》卷一、1923年6月校字《琴瑟合譜·目錄》、1923年6月校字《琴瑟合譜》卷一、1923年臘月校字《琴學問答》卷一、1923年6月校字《藏琴錄》卷一、1931年《琴鏡續卷四·短清》李靜校字楊葆元定板。

由於時局的變化,楊葆元於1935年2月離開北京。先去南京,與李伯仁,夏一峰、徐元白等參加青溪琴社雅集。之後輾轉到重慶,在重慶廣播電台工作。抗戰勝利後,楊葆元與國民黨要員來北平接管北平廣播電台,並擔任傳音科長,與妻兒一起住到麻花胡同電台宿舍,生活過得平談而有趣。琴學活動也開始展開。1947年,在王世襄家裡芳嘉園舉行古琴雅集活動,參加人員有溥雪齋、汪孟舒、張伯駒、楊葆元、沈幼、關仲航、王迪、鄭珉中、白祥華等二十餘人。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琴學家們也看到了新希望,積極投入到古琴藝術的研究中來。1952年,中央音樂學院籌建民族音樂研究所(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前身),為老一輩琴家和青年古琴愛好者搭建了一個琴學研究、學習平台。1953年,楊葆元被聘到中央音樂學院器樂系教授古琴,達4年之久。又被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聘為特約演奏員。亦是區政協委員。
1954年後,楊葆元將《琴學叢書》木版贈給民族音樂研究所,最後民族音樂研究所把木版轉給中國書店。1954年10月,北京古琴研究會成立,會長為溥雪齋,管平湖、王迪、楊葆元、許健等為核心成員。

北京古琴研究會以琴學學術研究和培養年青古琴人才為重,。」北京古琴研究會和民族音樂研究所不僅開展了琴學研討、演出活動,還積極採訪、調查全國琴人的情況,並於1956年由文化部、中國音樂家協會和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共同牽頭組織,派出民族音樂研究所專業古琴許健、王迪等同志負責「萬里尋琴採訪」工作。

錄音琴家的古琴曲為採訪內容之一,楊葆元演奏的古琴曲《漁樵問答》,由許健記譜,收錄在《古琴曲集》中。楊葆元彈唱的《歸去來辭》,由王迪記譜,收錄在王迪整理的《弦歌雅韻》中。楊葆元演奏的《平沙落雁》等琴曲,則由李天桓先生記譜整理。

1958年12月18日,楊葆元與王迪、樂瑛、關仲航、顧梅羹等參加了電視廣播節目,合奏了《四大景》。

楊葆元於1961年元月猝逝,享年62歲,安葬於八大處祖塋。

楊葆元先生為古琴藝術貢獻了自己一生,他的生活中從未離開過古琴。他幼承家學,全面繼承了九疑派古琴的演奏風格和技藝,並保存了九疑派古琴音響資料和琴譜,也完善了九疑派琴學藝術。其影響和地位,堪稱近現代最著名的古琴大師。[1]

九疑派古琴家楊葆元先生

作者:瀟湘無極 發布:2018-06-17

楊葆元(1899-1961),原姓歐陽,字乾齋,是近現代著名的古琴教育家,演奏家。楊葆元的父親楊宗稷創辦「九疑琴社」,著《琴學叢書》,世稱「九疑派古琴」,楊葆元先生為九疑派古琴第二代傳承人,九疑琴社第二任社長,並且留下了珍貴的九疑派古琴音響資料及琴譜等。 『』』耕讀傳家,隨父入京』』』

1899年,楊葆元出生於湖南寧遠平田,原姓歐陽,平田村全部姓歐陽,聚族而居。平田輩份排行:慶伯龍起中,文愷仕思志,普萬永明光,奇逢登上世,宗紀振維昌。楊宗稷老先生為「宗」字輩,楊葆元先生為「紀」字輩。村中現人口7千人左右,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人才輩出,耕讀傳家,為湘南望族。

1901年,不滿三歲的楊葆元隨父母親來到了北平。1901-1904年,楊宗稷擔任過學部主事、京師大學堂襄辦等。1904年,楊宗稷在宣武門外丞相胡同43號大院購買房子,在楊葆元的堂弟楊寶祿回憶錄《古琴家楊時百伯父生活札記》中有關於房子的描述,其後九疑琴社的社牌即掛在這裡,九疑琴派的琴學活動多在這裡開展,楊葆元也在這裡幼承家學。 楊葆元六歲左右,母親因病逝世。而楊葆元從小聰明懂事,父親疼愛有加,從小便跟隨父親學琴,刻苦用功,為琴學之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楊葆元兒時,一起跟隨父親學琴的有堂妹楊寶卿等。楊寶卿學琴半年,便學得四首琴曲,不久隨母親回到平田。 『』』家傳琴學,校字琴書』』』

楊宗稷老先生與眾多好友及琴學弟子創辦「九疑琴社」,掛牌授琴。楊宗稷琴藝己譽滿京都,一時來學琴的人很多。「時百一周教琴五個上午,下午午睡休息,晚間接待來客,葆元只作為其助手接待客人。」 1917年,楊葆元與一戶大家閨秀結婚,並於1922年生一子,名燕曾。

由於楊葆元學琴刻苦用功,父親嚴格關教,深得九疑琴學的精髓,常參加其父楊宗稷舉行的岳雲別業雅集活動。

從1920年到1925年間,前後共辦了六次岳雲別業雅集。《北京琴會岳雲別業第四集紀事》中有記載,雅集盛況空前,匯聚了不少名人名流。從六人合奏《漁樵問答》開始,中間兩人彈《秋鴻》大曲,最後楊葆元獨奏大曲《瀟湘水雲》。從楊葆元演奏的曲目看,已全面傳承其父的琴學,可謂九疑琴派有傳人也。

楊宗稷所著《琴學叢書》,從1911年8月至1931年3月,前後經歷21年,共兩函四十三卷十四冊。刻印以後,很受大家喜歡。據周季英《琴學家九疑山人小傳》記錄:「書出,海內外爭購之,鍾祥李子受之時留美,以數部往,彼都人士歡為得。」

楊葆元是《琴學叢書》的校字者之一。校字的目錄卷數如下:校字《琴學叢書·總編目》、1919年7月校字《琴學隨筆》卷一、1919年7月校字《琴學隨筆》卷二、1919年6月校字《琴余漫錄》卷一、1918年校字《琴鏡卷首·例言》、1918年校字《琴鏡卷首·指法說明》、1922年校字《琴鏡補目錄》、1922年冬校字《琴鏡補》卷一、1923年6月校字《琴瑟合譜·目錄》、1923年6月校字《琴瑟合譜》卷一、1923年臘月校字《琴學問答》卷一、1923年6月校字《藏琴錄》卷一、1931年《琴鏡續卷四·短清》李靜校字楊葆元定板。 1931年,楊葆元的夫人因病去世,稍晚,一代琴學大師楊宗稷因病去世。同一年失去兩位親人,葆元的心情無比的悲傷。楊宗稷逝世後,楊葆元即為九疑琴社第二任社長,全面負責九疑琴學工作。楊葆元先生1932年續配,與胡云秋結婚,1935年臘月,生一女,名燕淑。

由於時局的變化,楊葆元於1935年2月離開北京。先去南京,與李伯仁,夏一峰、徐元白等參加青溪琴社雅集,並拜訪同門師兄李伯仁。不多久,楊葆元便輾轉到重慶,在重慶廣播電台工作。由於楊葆元先生以前在廣播電台工作過,廣播電台時常播放楊葆元彈的古琴琴曲。

抗戰勝利後,楊葆元與國民黨要員來北平接管北平廣播電台,並擔任傳音科長,與妻兒一起住到麻花胡同電台宿舍,生活過得平談而有趣。琴學活動也開始展開。1947年,在王世襄家裡芳嘉園舉行古琴雅集活動,參加人員有溥雪齋、汪孟舒、張伯駒、楊葆元、沈幼、關仲航、王迪、鄭珉中、白祥華等二十餘人。 『』』大學授琴共創琴會』』』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琴學家們也看到了新希望,積極投入到古琴藝術的研究中來。1952年,中央音樂學院籌建民族音樂研究所(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前身),為老一輩琴家和青年古琴愛好者搭建了一個琴學研究、學習平台。1953年,楊葆元被聘到中央音樂學院器樂系教授古琴,達4年之久。又被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聘為特約演奏員。他也是區政協委員。

1954年後,楊葆元將《琴學叢書》木版贈給民族音樂研究所,最後民族音樂研究所把木版轉給中國書店。

1954年10月,北京古琴研究會成立,會長為溥雪齋,管平湖、王迪、楊葆元、許健等為核心成員。其前身為北平琴學社,1947年由溥雪齋、張伯駒、管平湖、楊葆元、汪孟舒等琴家發起成立,定期舉行雅集,地點就在張伯駒家裡。

北京古琴研究會不僅進行琴學學術研究,還培養年青古琴人才,向社會發布招生古琴信息。學生經過考試,選錄等,由琴會中老琴家培養。分配到楊葆元先生門下學琴的學生有李素瑾、王行虎等;分配到同門師弟管平湖先生門下的有陳熙程等。 『』』琴學爭鳴琴音長存』』』

由於音樂研究所及北京古琴研究會的成立,為老一輩琴家及古琴愛者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幫助,一系列琴學研討及演出活動等有條不紊地進行着。音樂研究所特別組織琴家打譜,《幽蘭》、《廣陵散》、《胡茄十八拍》等古琴曲的學術研究,各路琴家紛紛投稿,積極參與,可謂古琴界又一盛況。在這次古琴曲研究中,楊葆元先生也撰寫了《幽蘭》古琴曲的論文。在《胡茄十八拍》琴曲研究中,因為以前沒發現這個曲子的曲與詞的譜子,這一次發現了,楊葆元並發表了對這一次發現《胡笳十八拍》的琴學觀點,說道:「近日古琴研究會得明萬曆辛亥《燕聞四適》內之《琴適》,載有音譜《胡笳》,為所有琴譜中僅見之孤本,極為可貴。惟有詞之譜,音節疏淡呆滯,如從前文廟祀孔樂章,一字一聲,縱使善歌者循意行腔,善彈者以輕重急徐應托之,恐亦不如無詞原譜配以原詞,抑揚抗墜、繞樑遏雲之能入人情感深處耳。」

北京古琴研究會和民族音樂研究所不僅開展了琴學研討、演出活動,還積極採訪、調查全國琴人的情況,並於1956年由文化部、中國音樂家協會和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共同牽頭組織,派出民族音樂研究所專業古琴許健、王迪等同志負責「萬里尋琴採訪」工作。 錄音琴家的古琴曲為採訪內容之一,楊葆元演奏的古琴曲《漁樵問答》,由許健記譜,收錄在《古琴曲集》中。楊葆元彈唱的《歸去來辭》,由王迪記譜,收錄在王迪整理的《弦歌雅韻》中。楊葆元演奏的《平沙落雁》等琴曲,則由李天桓先生記譜整理。

1958年12月18日,楊葆元與王迪、樂瑛、關仲航、顧梅羹等參加了電視廣播節目,合奏了《四大景》。

楊葆元先生晚年患有哮喘病,經常坐着睡。楊寶祿的回憶錄也記錄了如下內容:「他有哮喘病,經常坐着睡,只因居住條件不如意,在皮庫胡同甲一號,他一人住一間小屋中,屋裡冬天再生個火爐,大棉門帘一掛,空氣確實不流通,年紀最大的他在這種環境中,於1961年冬的一天早晨,當家中其他人均已起床後,葆元也想起床,剛一坐起來,叫覺得精神恍惚,突然倒在床下,全院所有鄰居都來救護,叫郵電醫院大夫出診,就這樣未再起來,經急救無效去世,大夫來了只開個死亡通知書走了,年僅62歲。」

由北京古琴研究會代啟的《訃聞》中寫道:「楊葆元先生(乾齋)於一九六二年一月廿一日晨七時在北京本寓病逝。茲訂於元月廿五日(星期四)上午九時,在北京市嘉興寺殯儀館舉行公祭,同時十時,移櫬至八大處祖塋安葬。」北京古琴研究會管平湖、溥雪齋、杳阜西、李元慶、秦鵬、楊大鈞、吉聯抗、郭乃安等出席葬禮。

楊葆元先生為古琴藝術貢獻了自己一生,他的生活中從未離開過古琴。他幼承家學,全面繼承了九疑派古琴的演奏風格和技藝,並保存了九疑派古琴音響資料和琴譜,也完善了九疑派琴學藝術。其影響和地位,堪稱近現代最著名的古琴大師。[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