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連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連第

楊連第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鬥英雄)

楊連第(1919~1952),原名楊連弟,漢族,天津市北倉鎮人,中共黨員。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鬥英雄。1949年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在修復隴海鐵路8號高橋時,楊連弟機智勇敢地攀上40多米高的橋墩,提前完成修橋任務,榮獲「登高英雄」的光榮稱號。1950年9月,他光榮出席了全國戰鬥英雄、勞動模範代表會議。1950年10月,楊連弟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鐵道兵團第1師第1團第1連任副連長。1952年5月15日,楊連弟在清川江大橋指揮連隊架橋時,被敵機投下的定時炸彈彈片擊中頭部,光榮犧牲,時年33歲。

基本信息

中文名:楊連第

別   名:楊連弟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日期:1919年

逝世日期:1952年5月15日

個人簡介

1919年出生於天津市北倉鎮。1949年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在修復隴海鐵路8號高橋時,楊連第機智勇敢地攀上40多米高的橋墩,提前完成修橋任務,榮獲「登高英雄」的光榮稱號。1950年9月,他光榮出席了全國戰鬥英雄、勞動模範代表會議。

1950年10月,楊連第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鐵道兵團第1師第1團第1連任副連長。在朝鮮戰場上,楊連第多次出色完成搶修鐵路大橋的任務,有力地支援了朝鮮前線的戰鬥。1951年7月,在搶修清川江大橋時,楊連第帶領一個排12次搭設浮橋,並創造出「鋼軌架浮橋」的方法,保證了正常施工,使幾次中斷的大橋順利通車。1951年8月,楊連第出席了志願軍鐵道兵首屆慶功大會;9月,楊連第當選為志願軍戰鬥英雄國慶觀禮團代表歸國觀禮,並應邀列席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1952年5月15日,楊連第在清川江大橋指揮連隊架橋時,被敵機投下的定時炸彈彈片擊中頭部,光榮犧牲,時年33歲。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追授他「一級戰鬥英雄」的光榮稱號。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的光榮稱號和一級國旗勳章、金星獎章各1枚。他生前所在連隊被命名為「楊連第連」。

為紀念楊連第,鐵道部命名隴海鐵路八號橋為"楊連第橋",並建立紀念碑。天津市北辰區建有楊連第紀念館

人物概述

楊連第,志願軍一級英雄。1919年出生於天津北倉一個貧農家庭。1949年2月,楊連第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編入東北人民解放軍鐵道縱隊第1支隊第1橋樑大隊第3連,任隨軍職工。 1950年10月,楊連第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編入鐵道兵第1師第1團1連。11月25日, 他隨部隊到達鴨綠江邊,投入到抗美援朝的偉大鬥爭中。

1951年初,楊連第隨部隊到達沸流江邊。這時第三次戰役已經打響,前方需要大量彈藥。可是沸流江大橋被敵人炸斷了,上級指示必須在7天內修復。楊連第作為技術骨幹被調到4連幫助搶修大橋。搶修工作大部分是在夜間進行,黑暗中,楊連第與戰友們用起重機一點一點起鋼樑,可是兩夜過去了,工作進度不大,這可急壞了楊連第。他仔細觀察敵機空襲的規律,發覺趁空襲的間隙,抓緊時間搶修能比摸黑干一夜的效率高。這一想法得到領導的同意後,他帶領8個同志開始了入朝以來的第一次白天搶修。當4架敵機出現在上空時,楊連第指揮大家隱蔽,自己仍在橋上工作。工程進展明顯地加快了,沸流江橋提前3天修復,江岸上堆積的糧食、彈藥等物質又源源不斷地送往前線。

為了保證運輸暢通,上級決定在沸流江上修建一座低矮的爬行便橋,必須在10天內完成。楊連第所在的2班承擔了最難挖的一個地段。此時楊連第已提升為副班長,只見他揮動着手中的大鎬,鎬頭落在凍土上,直冒火星,崩在臉上火辣辣地痛,雙手磨出了血泡,干到天亮時平均每人只挖了0.7立方米。為了提高速度,他和戰士們想出了辦法,直接在硬蓋底下掏鬆土,底下空了,然後把一層硬蓋揭開,這叫「掏心去皮法!」結果10天的任務,只用7天就完成了。2班榮立集體一等功,楊連第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1年7月,楊連第提升為副排長,同時與戰友們轉戰到著名的清川江大橋。清川江大橋是滿浦、平壤鐵路線上的重要橋樑,戰爭所需要的糧食、彈藥、武器不分晝夜川流不息地通過這裡運往前線。上級命令1連8天完成修復任務。楊連第奉命帶1個排執行任務。首先他用了2夜1天的時間搭成了一座人行浮橋,但由於連降暴雨,不僅浮橋被衝擊,新搭起的大橋橋墩也被沖得東倒西歪。這時團部緊急發出命令,改變了施工計劃,調楊連第到對岸協助2連搭橋。他與2連的同志們一起研究了搭浮橋的辦法,當他的目光接觸到鋼板梁和突出橋面的壓梁枕木時,忽然眼睛一亮,想出了「搭吊橋」的辦法。並與戰友們前赴後繼,不屈不撓,連續奮戰30餘晝夜,先後搭浮橋12次,克服了40年來所遇到的罕見洪水,最後終於創造出修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鋼軌架浮橋,給橋樑兩岸鋪平了道路,使中斷的清川江大橋勝利通車。在洪水期中保證了前方軍需物資的供應。 1952年5月15日下午,身為副連長的楊連第帶着戰士們在清川江橋上檢修時發現新修的第三孔鋼樑移動了5厘米,立即派人抬來壓機準備移正鋼樑。正在指揮部隊起重鋼樑時,一枚定時炸彈爆炸,彈片擊中了他的頭部。為朝鮮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祖國人民的安寧,年僅33歲的楊連第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為表彰楊連第的功績,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一級英雄」稱號。楊連第生前所在連被命名為「楊連第連」。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楊連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他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

人物事跡

《士兵突擊》有一場戲這樣描寫:許三多與戰友們進行野外生存訓練,每個人只有一塊壓縮餅乾,平日裡,許三多隻吃野菜、野生小動物,把乾糧留到了最關鍵時刻,與戰友分享,從而圓滿地完成任務。楊連第就是現實里的「許三多」:一次,搶修鐵路,由於被戰事封鎖,糧食、材料一時供不上來,連隊每人每天只有三兩高粱米,大家只得喝稀湯。楊連第把平日節省下來的餅乾渣,拿出來分給大家吃。[1]

搶修鐵路,要有頑強的毅力和體力,戰士們日夜戰鬥在高架橋上,光吃稀粥是不行的。楊連第就想了個辦法:他機警地爬到封鎖線上,揀回來一些爛玉米棒子,把玉米搓下來炒熟,分給戰友們,餓了,就一把雪、一把炒玉米充飢。 由於缺少營養,特別是很難吃到蔬菜,很多戰士都得了夜盲症,而搶修橋樑多在夜間進行。楊連第一個人進入開闊的田野中,與美軍飛機兜圈子:飛機一俯衝下來,他就伏在田坎上不動;飛機一過去,他就鑽出來向前跑。最後,他安全地摘回大堆野菜,然後,烹飪給戰友「加餐」,不久,大家的夜盲症漸漸地康復。指導員又把這種方法推廣到全連,效果很好。同志們親切地叫這種野菜為「光榮菜」。

個人榮譽

楊連第被中國人民志願軍追授為「一級英雄」、「特等功臣」,他生前所在連隊被命名為「楊連第連」。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追授他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