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港鎮海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港鎮海宮

圖片來自隨意窩

東港鎮海宮,又稱崙仔頂鎮海宮,是位於臺灣屏東縣東港鎮鎮海里王爺廟,為東港七角頭廟之一。人稱「太監府」以別崙仔頂及汕仔寮住民。約清康熙年間,一南澳船遇颱風漂流至此處,見船上神像數尊,崙仔頂迎請蘇王爺,汕仔寮祀奉黃王爺為主神,另有溫、朱、包、盧及伍等王爺分祀民家,三部落於焉各有信仰,屢有神蹟。 [1]

歷史沿革

閩南移民於台灣清治時期於現在的鎮海里建立,今址為東港鎮鎮海路42-5號。所在地古稱為「崙仔頂」,為易淹水的臨海地,建築多為茅草屋。廟又稱為「崙仔頂鎮海宮」,與頂頭角東隆壇頂中街進水宮下中街朝隆宮安海街福安宮下頭角東福殿埔仔角鎮靈宮合稱「七角頭廟」,是七座廟宇中最靠近海的一座。

鎮海宮早期為簡陋竹搭屋,遇逢颱風就需將整座廟和相關神龕搬至安全之地,直到1956年地方仕紳郭合德發起建廟。1984年重建,經過八年陸續修建,於1992年舉行安龕儀式。中殿上方採用水滸一百零八將為主題的的環立斗拱,為中國大陸師傅雕刻。東港雕刻師製作獨特的波浪型神龕、木雕龍柱、櫸木精雕壁嵌等。匾額「威鎮海疆」為書法家黃天素所書,其他樑柱對聯書法也多為台灣名家之作。1998年2月25日晚上6時20分許,一名身分不明男子持開山刀闖入殿中,並在中殿神龕上潑灑汽油點火,廟宇毀於火災

重建的廟宇是由洪全瑞所設計,將東港漁村文化融入其中。1999年底重建完工,為防大火,宮前的水池刻意設計直通消防水管。洪全瑞還設計一座不同於傳統造型、以石獅做造型的金爐,由中國大陸石雕師傅採用廿七塊質佳的青斗石建成,防燒金紙時驟增的高溫還內隔鑄鐵。廟宇建築融入許多海港元素,如廟埕階梯上有座石頭山及海龍雕刻的水池、波浪造形的神龕,藻井則上掛著各種魚、蝦、貝、蟹等。由東港鎮三位木雕師重雕七王爺、劍印王爺、土地公等兩公尺高巨大神像。整體重建斥資約新台幣一億六千萬元重建。其中七十公分高、四十公分寬的求籤筒用紅櫸木為材,鑿刻出花鳥纏繞,據雕刻師傅表示一對籤筒要六十萬元。


水池

廟門口前方2層樓高的階梯上有一座造景的許願池,蓄水達20噸。水源取自地下水,略具鹹性,使不易長出藻類。廟方在池內養有象魚銀帶魚烏鯊虎頭鯊等觀賞魚。洪全瑞表示說不少信徒在家養觀賞魚,魚兒生病時,就拿來丟到池內,就慢慢恢復健康。水池也被民眾偷偷做烏龜的放生池,造成廟方困擾。

水池曾有一隻長約兩公尺長的象魚,是一家水族館歇業後留下,先是養在鰻魚池,廟宇完竣後才移到廟前水池裡,共在池中活了19年。廟方開放網友為牠取了名號「海公公」,為牠製作號稱全台第一張象魚專屬身分證,吸引許多人從全台各地來看。不過2010年報導時,廟祝洪全壽表示過年前,象魚為了追吃虱目魚而卡進石縫而意外死亡,使慕名來看象魚的民眾失望離去。於是洪全瑞再從魚缸重新飼養象魚,等體型夠大後再放入水池內。


祭典

七府王爺為主神。與東港鎮內沿海的廟宇一樣,鎮海宮在鬼月也一樣不關廟門,這是與台灣其他縣市不一樣的鬼月習俗。

崙仔頂與頂頭角、頂中街、下中街、安海街、下頭角、小琉球(1952年後由埔仔角代替)的七座莊落,為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的七個轎班(抬轎遶境團隊),被稱為「七角頭」。該廟身為崙仔頂的角頭廟,也參與三年一次的迎王平安祭典。

參考文獻

  1. 東港鎮海宮,隨意窩,20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