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黑白疣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黑白疣猴
原圖鏈接

東黑白疣猴(學名:Colobus guereza),是猴科的一種黑白疣猴,分布在非洲中西部和東部,包括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和乍得。[1][2]該物種有幾個亞種,在外觀上有所不同。它有與眾不同的外貌,體現在其名稱上。長長的白毛沿着軀體的兩邊分布。它的臉是凹陷的,臉上的毛為白色,並有一個很大的白色尾巴。

東黑白疣猴是日行性動物,在樹上生活。在落葉和常綠的森林中均右邊發現。這是一個適應性強的物種,能應付棲息地干擾,更喜歡靠近河流或湖泊的次生林。儘管以前認為它們只吃樹葉,如今也被發現吃種子,水果和節肢動物。它的特殊構造的胃可以消化高纖維的植物原料。並且可能一段時間只吃幾個品種的植物。它被猛禽和一些哺乳動物如黑猩猩所捕食。

東黑白疣猴團體生活,一般成員3到15隻。這些團體通常包括占主導地位的雄性,一些雌性和後代。它是一夫多妻制的交配系統,交配由聲音交流發起。孕期為五個月,幼崽出生時皮膚為粉紅色,毛髮為白色,在3到4個月內變暗到成猴的顏色。


簡介

東黑白疣猴[3]是日行性動物,在樹上生活。在落葉和常綠的森林中均右邊發現。這是一個適應性強的物種,能應付棲息地干擾,更喜歡靠近河流或湖泊的次生林。儘管以前認為它們只吃樹葉,如今也被發現吃種子,水果和節肢動物。它的特殊構造的胃可以消化高纖維的植物原料。並且可能一段時間只吃幾個品種的植物。它被猛禽和一些哺乳動物如黑猩猩和豹所捕食。

東黑白疣猴團體生活,一般成員3到15隻。這些團體通常包括占主導地位的雄性,一些雌性和後代。它是一夫多妻制的交配系統,交配由聲音交流發起。孕期為五個月,幼崽出生時皮膚為粉紅色,毛髮為白色,在3到4個月內變暗到成猴的顏色。

棲息環境

棲息於亞熱帶和熱帶乾燥森林和沼澤地區。

生活習性

居住在森林的上層和中層,很少到地面上來,家庭由平均8-15 只成員組成,通常包括一隻成年雄性、幾隻雌性和它們尚未獨立的子女。幾頭雌性會共同哺育家庭內年幼的小猴,雄性在成年前會離家獨立,雌性則留在家族裡。

不同家庭間一般不會和諧共處,彼此間會保護和爭奪棲地。每群疣猴都占據一小片地方,按固定的路線從它們睡覺的地方到吃食的地方去。當別的疣猴侵入它們的地方時,雙方就會面向對方,咂舌搖尾,但不動手打架。受到侵犯的疣猴則上下跳動,同時發出吼聲,有時會連續地吼叫達20分鐘之久。它們的吼叫聲很響亮,一般能傳出1.5公里遠。雄疣猴爬到樹木的高處,然後往下跳,從一棵樹的樹枝跳到另一個樹枝上去。以這種方式向對方示威和炫耀,最後終於有一群疣猴退走,由帶頭的雄疣猴斷後。

主要吃植物的嫩芽和葉,同時也吃野果和穀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埃塞俄比亞、加蓬、肯尼亞、尼日利亞、盧旺達、蘇丹、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和烏干達。

繁殖方式

一年四季均可交配繁殖,婚姻方式為一夫多妻制,在家庭中雄性占主導地位,可以與群族中的任一成年雌性交配,雌猴妊娠期五個月,每胎僅產1仔,剛出生的小猴通體白色,在幼猴出生的最初幾個月里,不論是否母親,族群中的雌猴都會幫助照顧及支持幼猴,而母猴帶幼猴到處餵哺,幼猴總是掛在其母親的胸部抓緊母猴的皮毛。跟隨母親一起生活,幼猴3個月後長得和父母體色相同,7個月大時就可以自由活動了,4-6歲左右性成熟。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2008年靈長類紅色名錄——無危(LC)。

參考文獻

  1. Groves, C. Primate Taxonomy.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2001. 
  2. Napier, P. H. Catalogue of Primates in the British Museum (Natural History) and Elsewhere in the British Isles, part III: Family Cercopithecidae, Subfamily Colobinae. London: British Museum (Natural History). 1985. 
  3. 東黑白疣猴. 百科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