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極北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極北蝰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極北蝰 為蝰科蝰屬的爬行動物。雄蛇全長為435至500毫米,雌蛇全長為505至560毫米,頭略呈三角形,與頸明顯有別,吻鈍圓,軀幹較粗,尾較短,背面灰色或橄欖黃色,沿背脊有一波狀或鋸齒形淺黑色縱帶紋,兩側各有一列斑點,腹面為一致的灰色,具淺色斑點,尾末端通常黃色,頭背有一"><"形淺黑色斑,眼後有一深色縱紋,上唇鱗帶白色或淺黃色,前緣褐色,鼻孔較大。

簡介

喜歡獨居,活動時間主要集中在日落時分,在每年的九月至十月間開始冬眠,春季雪未融化時即甦醒,冬季單個或集群利用其他動物洞穴冬眠,食物以齧齒動物為主,間或也吃蛙、蜥蜴等,幼蛇則以昆蟲及蠕蟲為主要食物。分布範圍,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到法國中部,向東延伸至俄羅斯的太平洋海岸,是唯一在北極圈內出現的蛇。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瀕危(EN)。

評價

雄蛇全長為435至500毫米,雌蛇全長為505至560毫米。頭略呈三角形,與頸明顯有別。吻鈍圓,軀幹較粗,尾較短。生活時,背面灰色或橄欖黃色,沿背脊有一波狀或鋸齒形淺黑色縱帶紋,兩側各有一列斑點;腹面為一致的灰色,具淺色斑點,尾末端通常黃色。頭背有一"><"形淺黑色斑,眼後有一深色縱紋,上唇鱗帶白色或淺黃色,前緣褐色。吻鱗高與寬相等,與吻端二枚小鱗(端鱗)相切。鼻孔較大,位於鼻鱗中央;鼻鱗與吻鱗間隔1枚鼻吻鱗;頭背面鱗片僅額鱗、頂鱗及眶上鱗為大形鱗片;額鱗前方有小鱗13-17枚(包括2枚端鱗);左右頂鱗在中線彼此相切,前切額鱗,與眶上鱗間隔1行小鱗。眼中等大小,瞳孔直立橢圓形,眼前、後及下方均被小鱗圍繞,與鼻鱗間隔二行小鱗,與上唇鱗間相隔一行小鱗;上唇鱗9,第4、5兩枚恰位於眼正下方;下唇鱗10或11枚,也有一側為9或12枚者,第1對下唇鱗在頦鱗後方彼此相切;前4或5枚切唯一的一對頷片。背鱗21(23)-21-17行,均明顯具棱,或僅最外一行平滑。腹鱗雄性147、148,雌性153、156;肛鱗完整;尾下鱗雙行,雄性40、41,雌性29、33對 。[1]

參考文獻

  1. 極北蝰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