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中沒有城堡有噩夢(為生歌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林中沒有城堡有噩夢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林中沒有城堡有噩夢》中國當代作家為生歌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林中沒有城堡有噩夢

諾曼·梅勒的書之前看過《硬漢不跳舞》,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想這位美國最有爭議、最著名的當代文學家,在美國文壇馳騁近半個世紀,也是好幾屆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提名者。為何他的作品那麼有個性,以至於你讀一遍根本無法理解透徹,所以你還得去了解那段歷史,那段社會大背景,只有這樣你才能讀懂作者的作品。

這次讀他的《林中城堡》我又是讀了好多遍。想讀這本書的原因有二。第一這本書是寫希特勒童年的,這個人物在全世界都備受矚目,因為他的殘暴。第二就諾曼·梅勒寫完這本書不久就與世長辭,這本書算是他的遺作。基於這兩個原因我更想了解84歲高齡的他是怎樣去詮釋這個「戰爭狂人」的。

關於希特勒的傳記大家都讀過,但是諾曼·梅勒覺得傳記太死板,對人性的描寫和形成根本無法闡述透徹,所以他才提筆用小說的方式來註解這個被世人稱為「惡魔」的人是怎麼樣成長起來的。小說是以一名前納粹情報官員的第一人稱來寫作的,小說主角「埃迪」成長在亂倫家庭。作者在這本書中追溯了阿道夫?希特勒家族自19世紀以來病態、亂倫的歷史。這其實是很重要的,要知道孩子性格的形成,與家庭環境密不可分。「希特勒超越了人類理解,對我來說他出現的惟一答案就是惡魔的存在。」這就是作者眼中的希特勒形象,為了讓這個人物能在人的思維中活起來,所以作者不得不從希特勒殘暴的父親講起,他的父親不僅和自己的親女兒亂倫,還對家庭施以暴力。另外他的這個大家族中包括希特勒的祖父母、父母、姨媽、叔叔等親戚都處在一種極度的喪心病狂的世界裡,在這樣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希特勒自然不會好到哪去。特別是作者認為希特勒的母親就是他同父異母的姐姐,這也還原了希特勒為何那麼憎恨猶太人,甚至想趕盡殺絕他們的直接原因。

諾曼·梅勒寫這本書自然不會憑空捏造一些事實,其實作者本人也是是美國爭議最多的作家之一,這並非是說他的作品有多與眾不同,而是他曾六次結婚、生子無數;他曾負債纍纍、酗酒吸毒,還在一次酒後刺傷妻子;他曾多次猛烈攻擊政界要人、女明星,但卻出面幫助殺人犯開脫罪責。這些或許都不是常人能夠理解的,在我們的印象里,一個出色的作家一定得有着理性而且和諧的人際關係,當然這都是人們所期望的,作家也是人,對於作家的家庭生活我們無權品評,對於他的人生軌跡我們也無權稱讚或者詆毀,我們要從其作品中感受到是否能夠稱得上精品,這才是對一位作家最公正的品評。

諾曼·梅勒也算是二戰以後美國最重要的作家了。他在美國文壇活躍了足足60年,被視為「美國最偉大的當代作家」。他於2007年11月10日去世。他的成名作品是《裸者與死者》。這本書我沒讀過,但是從讀過的這兩本書來看,作者的寫作手法確實很大膽。據說作者寫作這60年中不僅寫了希特勒,還寫過尼克松、畢加索,甚至耶穌也是他作品的主角,他曾先後在1968年和1979年憑藉《夜幕下的大軍》和《劊子手之歌》兩度獲得普利策獎。可見他的作品確實很現實,應該與魯迅的寫作風格相似,諾曼·梅勒不少作品剖析了美國社會中的病態現象,在文體上也敢於作大膽的探索。但作品中不免有一些不健康的成份,如過分渲染了變態心理和變態情慾等。

還是與讀《硬漢不跳舞》時一樣的感受,讀這本書很耗時費力,不過覺得很值,每位作者都有自己的寫作方式,多讀讀這些人的作品,也會讓你豁然開朗,寫作沒有固定模式,只有你想不到的描述方式,這就是高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