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林嵐,女,教授,博士,人文地理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個人履歷

教 育

2010.04-2010.10,訪問學者,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遊憩、公園與旅遊管理系

2003.09-2006.06,博士,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原城市與資源學系)

1999.09-2002.06,碩士,福建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1988.09-1992.06,學士,福建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原地理系)

工 作

2012.06-至今,教授,福建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2004.07-2012.06,副教授,福建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1998.06-2004.07,講師,福建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1992.07-1998.06,助教,福建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原地理系)

研究方向

休閒與旅遊地理/旅遊開發規劃、景區評定管理研究

社會兼職

中國地理學會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自然資源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第七屆委員

福建省旅遊學會常務理事

民盟福建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生態環境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

學術成果

論文

1.林泓,林嵐*,施林穎,朱志強,西方休閒制約協商研究:進展與評析,地理科學進展(已錄用),2018.

2.蕭清碧,林嵐*,林泓,賈斌,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旅遊商業意象感知及年際變化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已錄用),2018.

3.林泓,林嵐*,賈斌,朱志強,國內社會網絡分析應用研究綜述與展望-基於CiteSpace的計量分析,亞熱帶資源與環境學報,2018,13(2):85-94.

4.林泓,林嵐*,朱志強,賈斌,國內全域旅遊研究述評,旅遊研究,2018,10(2):62-74.

5.賈斌,林嵐*,林泓,朱志強,國內體育旅遊研究的知識圖譜演化-基於CiteSpace 的計量分析,旅遊研究,2018,10(3):42-54.

6.朱志強,林嵐*,施林穎,萬萍萍,城市居民體育健身休閒制約與休閒參與的影響關係-基於福州市實證分析,旅遊學刊,2017,32(10):115-126.

7.蕭清碧,林嵐*,謝婉瑩,蘇秋紅,歷史文化街區旅遊商業業態分類及開發實證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4):81-91.

8.王君怡,林嵐*,高華,張糧鋒,大學生旅遊地圖空間符號認知的群體差異研究,旅遊學刊,2016,31(3):97-103.

9.萬萍萍,林嵐*,張糧鋒,邱妍,基於休閒制約理論視角的城市健身休閒空間使用影響因素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1):102-111.

10.朱志強,林嵐*,楊書,譚波,國內紅色旅遊研究發展知識圖譜—基於CiteSpace的計量分析,旅遊論壇,2016.9(6):32-39.

11.朱志強,林嵐*,張娜,福建省產業結構有序度的測度及優化策略,貴州師範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016,34(3):18-24.

12.楊曉培,林嵐*,朱志強,張娜,黃向華,城市居民健身休閒空間滿意度對行為意向的影響研究,亞熱帶資源與環境學報,2016,11(1):86-94.

13.邱妍,林嵐*,萬萍萍,蕭清碧,台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水平的評價研究,山東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0(3):91-98.

14.萬萍萍,林嵐*,邱妍,蕭清碧,基於CVM法的歷史文化街區非使用價值評估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0(6):110-116.

15.秦俊麗,林嵐,基於Amos技術的男女性旅遊決策影響機制比較研究—以福州市居民為例,經濟地理,2014,34(4):86-192.

16.林嵐,袁書琪等,廣東大亞灣區休閒漁業旅遊深度開發研究,鄉村旅遊發展新視界,台灣鄉村旅遊協會出版,2013.6:145-156.

17.林嵐,施林穎,國外休閒制約研究進展及啟示,地理科學進展,2010,31(10):1377-1389.

18.林嵐,楊蕾蕾等,福建省旅遊目的地系統空間結構特徵的分形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7(6):95-100.

19.林嵐,楊蕾蕾等,旅遊目的地系統空間結構耦合與優化研究—以福建省為例,人文地理,2011,26(4):140-146.

20.林嵐,唐得昊等,紫金礦業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再認識,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專刊),2010,20(3):201-203.

21.林嵐,提升旅遊競爭力,加快建設海峽旅遊中心,福建日報(求是.理論版),2009.8.18.

22.林嵐,秦俊麗等,福建省旅遊台胞客流時空特性研究,亞熱帶資源與環境學報,2008,3(1):74-82.

23.林嵐,甘萌雨等,基於數理分析的台胞大陸旅遊行為空間規律研究,甘肅社會科學,2007,5:242-245.

24.林嵐,許志暉等,旅遊者空間行為及其國內外研究綜述,地理科學,2007,27(3):434-439.

25.林嵐,康志林等,基於航空口岸的台胞大陸旅遊流空間場效應分析,地理研究,2007,26(2):403-413.

26.林嵐,許志暉等,中國台胞大陸旅遊目的地選擇行為研究,亞太經濟,2006,5:106-109.

27.林嵐,趙清等,旅遊保護性開發區劃的實施途徑與案例研究,地理科學,2005,25(4):501-507.

28.林嵐,韋素瓊,王斌,王成超等,台灣地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12.

29.程珍香,林嵐*,幸福導向型鄉村休閒產業發展研究—以漳州平和縣為例,海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6(4):458-462.

30.唐得昊,林嵐*,民營超市購物選擇行為影響因素的模型構建與實證研究—以福州市為例,2013,28(4):64-70.

31.陳雯,陳順龍,孫偉,林嵐(參著)等,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重塑發展新格局,科學出版社,39萬字,2012.11.

32.唐得昊,林嵐*,福建沿海主要城市入境旅遊客源市場結構的比較研究,亞熱帶資源與環境學報,2011,5(4):17-24.

33.葉琴,林嵐*,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社區居民對旅遊開發的影響感知研究,亞熱帶資源與環境學報,2011,6(1):66-72.

34.秦俊麗,林嵐*,福州市民旅遊決策行為影響因素的系統分析,福建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6(3):90-97.

35.鍾林生,林嵐(參譯),王蕾,海洋生態旅遊,南開大學出版社,33萬字,2010.5.

36.丁水平,林嵐,基於網絡營銷的台灣旅行社電子商務研究—以B2C模式為例,旅遊論壇,2009,2(5):699-703.

37.王靜愛,史培軍,蘇筠,董曉萍,林嵐(參編)等,中國地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74萬字,2007.3.

38.戴學軍,林嵐等,基於分形方法的旅遊景區(點)系統等級結構研究-以南京市旅遊景區(點)系統為例,地理科學,2006,26(2):244-250.

獲獎成果

1.2012.05:《國外休閒制約研究進展及啟示》(第一作者),獲「旅遊與全球變化」第八屆國際前沿學術研討會大會優秀論文獎,國際旅遊學會和中國地理學會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

2.2010.08:《基於航空口岸的台胞大陸旅遊流空間場效應的分析》(第一作者),獲第九屆福建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福建省科協.

3.2009.11:省社科重大項目《打造「海峽旅遊」品牌,加快建設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獲福建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二),福建省社科聯.

4.2008.11.02:海峽西岸-台商開發休閒農業的熱土(第一作者),獲閩台地緣關係研討會優秀論文獎,福建省民政廳等.

科研項目

1.《城市老年人弱勢群體的健身休閒制約及協商路徑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871146);國家基金委,2019.01-2022.12;項目負責人.

2.《城市休閒空間使用質量的評價及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371163);國家基金委,2014.01-2017.12;項目負責人.

3.《周寧縣古銀礦保護性開發建議》,民盟福建省委員會調研項目,2018.11-2018.12;項目負責人.

4.《福建省全域生態旅遊研究》,福建省旅遊發展委員會項目,2018.6-2018.9;項目負責人;

5.《福建省「清新指數」與「清新福建」形象感知的響應研究》,福建省科技廳省屬公益類科研院所基本科研專項立項項目,2016.09-2019.09,2015.7.1;項目負責人.

6.《關於加快我省城市健身休閒空間建設的建議》,民盟福建省委員會調研課題,2016.01-2016.10;項目負責人.

7.《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十二五」休閒旅遊業發展》;地方橫向項目,2011.11-2013.10;項目負責人.

8.《城市遊憩空間使用的制約研究》,福建省教育廳項目(JK2011012),2011.10- 2014.10;項目負責人.

9.《福建省旅遊產業梳理報告》,福建省科技廳項目(K3-260),2011.01-2011.12;項目負責人.

10.《福州市民遊憩行為時空變化驅動機制研究》,福建省教育廳項目(JB06065),2007.01-2009.01;項目負責人.

11.《福建省旅遊系統空間結構複雜性的優化分形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D0810012),2008.6-2011.10,項目負責人.

12.《福建省入境旅遊流空間效應及區域影響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D0510012),2005.05-2007.12,項目負責人.

13.《福州市的旅遊客源市場機制分析與流動模式構造》,福建省教育廳項目(JB01086),2001.05-2003.05,項目負責人.

14.《「中國騎都」騎游開發概念性規劃》,地方橫向項目,2013.10-2014.10,項目排名第二.

15.《福建土樓文化遺產地遊客影響管理模式研究》,福建省教育廳項目(JBS0906 2),2009.9-2010.12,項目排名第二.

16.《閩侯縣雪峰寺旅遊區總體規劃》,地方橫向項目,2009.05-2010.05,項目排名第二.

17.《打造「海峽旅遊」品牌,加快建設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福建省社科規劃重大項目(2008Z010),2008.9-2009.10,項目排名第二.

18.《鼓樓區遊憩業發展總體規劃》,地方橫向項目,2008.04-2009.12,項目排名第二.

19.《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旅遊發展規劃研究》,地方橫向項目,2006.06-2008. 06,項目排名第二.

20.《進一步打造「海峽旅遊」品牌,協調構建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福建省社科規劃項目(2010B199),2010.12-2012.01,項目排名第三.

21.《海峽兩岸環境解說學科體系建設比較研究》,福建省社科規劃項目(2009B09 7),2009.07-2010.07,項目排名第三.

22.《沿海港灣區環境-經濟系統能值分析和實證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D0610005),2006.05-2009.04,項目排名第三.[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