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投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林投樹
圖片來自夏老師的部落格

林投樹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林投樹

‧英文名稱: Thatch Pandanus,Screw Pine

‧學名: Pandanus odoratissimus Linn. f.、Pandanus natao St. John、Pandanus odoratissimus L. f. var. sinensis (Warb.) Kanehira、 Pandanus taiwanianus Hosokawa、Pandanus tectorius auct. non Parkinson: Hayata、Pandanus tectorius Sol. var. sinensis Warb.

‧科名: 露兜樹科(Pandanaceae)露兜樹屬(Pandanus)

‧別名: 林投(福建通誌),露兜樹,露兜簕(廣州植物誌),華露兜假菠蘿、野菠蘿、山菠蘿、婆鋸筋、豬母鋸、老鋸頭、勒古、水拖髻

‧原產地: 太平洋熱帶地區海岸及各島嶼、印度。

‧分佈: 全島海邊,生於村旁、路邊、山谷、溪邊及濱海地區。

‧莖: 常綠分枝灌木或小喬木,常左右扭曲,具多分枝或不分枝的氣根。

林投樹
圖片來自夏老師的部落格

‧葉: 葉簇生於枝頂,三行緊密螺旋狀排列,條形,長達 80 公分,寬 4 公分,先端漸狹成一長尾尖,葉緣和背面中脈均有粗壯的銳刺。

‧花: 雄花序由若干穗狀花序組成,每一穗狀花序長約 5 公分;佛焰苞長披針形,長 10~26 公分,寬 1.5~4 公分,近白色,先端漸尖,邊緣和背面隆起的中脈上具細鋸齒;雄花芳香,雄蕊常爲 10 餘枚,多可達 25 枚,著生於長達0.9公分的花絲束上,呈總狀排列,分離花絲長約0.1公分,花藥條形,長 0.3 公分,寬 0.06 公分,基著藥,藥基心形,藥隔頂端延長的小尖頭長 0.1~0.15 公分;雌花序頭狀,單生於枝頂,圓球形;佛焰苞多枚,乳白色,長 15~30 公分,寬 1.4~2.5 公分,邊緣具疏密相間的細鋸齒,心皮 5~12 枚合爲一束,中下部聯合,上部分離,子房上位,5~12 室,每室有 1 顆胚珠。花期 1~5 月。

‧果實: 聚花果大,向下懸垂,由 40~8 0個核果束組成,圓球形或長圓形,長達 17 公分,直徑約 15 公分,幼果綠色,成熟時桔紅色;核果束倒圓錐形,高約 5 公分,直徑約 3 公分,宿存柱頭稍凸起呈乳頭狀、耳狀或馬蹄狀。[1]


用途:

1.防風定砂植物:極常見的海岸植物,生長在海岸林的最前線,常成叢聚生,構成海岸灌叢的一部份,是優良的防風定砂植物

2.食用:

ㄅ.果可食:其聚合果由多數核果組合,狀似鳳梨;嫩芽可食;核果外部堅硬,基部軟,中有纖維質能隨水漂流,裡面是種子,味甜可食。
ㄆ.其莖頂芽稍可做菜餚,味如春筍。

3.葉纖維可編制蓆、帽等工藝品

4.藥用:性味:甘、淡、涼。效用:葉:發汗解表,清熱解毒,利尿。根:治感冒發熱,腎炎水腫,尿路感染、結石,肝炎,肝硬化腹水,眼結膜炎;果:治痢疾;咳嗽;果核:治睪丸炎,痔瘡。孕婦忌服。5.鮮花可提取芳香油。


特性:

常綠灌木,高可達 5 公尺,常從莖幹生成大型之支柱根支撐樹幹,莖為直立或成彎曲匍匐狀,有分枝,樹幹粗糙有瘤 狀突起,環紋明顯。葉片呈長披針形,叢生於枝端而作螺旋狀排列,長披針形,邊緣及中肋有銳刺(雌株),雄株的葉緣及中勒無銳刺,無刺葉端漸尖,葉基截形,葉面平滑為硬革質,葉背為灰綠色,葉鞘不具纖維。雌雄異株,雄花呈圓錐花序,雌花呈頭狀花序;雄花淡黃白色,有多數苞片保護,香氣濃烈;雌花綠色,密生成頭狀排列。雄花序略倒垂、長約 50 公分;柱頭宿存。果實每年 5~6 月成熟,內部種子可食用,味道香甜,口感與花生相似。果大,單生,近球形,熟時橙紅色,由 50~70 或更多的倒圓錐形、稍有稜角、肉質的小核果集合成之聚合果,球形,直徑可達 20 公分,形似"菠蘿"(鳳梨),故有"野菠蘿"之稱。


林投樹-果實
圖片來自微笑台灣
林投樹-葉緣有銳刺
圖片來自金門縣農業試驗所
林投樹-氣根
圖片來自金門縣農業試驗所

與台東蘭嶼緊緊相依的林投樹

林投樹是蘭嶼常見植物,強健的支根有良好的防風定沙作用。五、六月成熟的林投果是橘紅色的,外形酷似鳳梨,可生吃、作湯底也能製成林投果汁,喝起來淡甜清爽。然而,觀光旺季時林投果的大量採集也影響到當地椰子蟹的食物來源。

一顆顆橘色的林投果,來自蘭嶼的日常風景,到過蘭嶼的人,想必都曾騎著機車、沿著高高低低的路面繞島而行,一側是海,一側是山坡,多數人看見的是啃著草的羊群,而少有人注意到,其中挺立著許多林投樹。

林投樹的樹幹有許多既粗且長的支根(氣生根),深入土中形成強健的根系,吸收水分也能增添抓地力,能在海風強勁的沿海地區穩穩的站住腳,成了良好的防風定沙植物。

每年五、六月,是林投果成熟的時候,果實從綠色變成橘紅色,整體外形呈球狀,近看,林投果實是由數十枚小核果聚集而成的聚合果,乍看像是樹上長出來的鳳梨。

在島上幾個較熱鬧的部落,常見店家販售林投果汁,製作步驟雖容易,卻極為費工,摘採後得細細清洗果實溝槽,雙手與小刀並用,將一枚一枚的核果剝下,入水熬煮數小時,再將纖維濾出,才能端出幾乎和果實一樣鮮橘色的林投果汁。淡甜清爽,單一果實卻彷彿集合了多種蔬果之味。

林投樹是台灣本島的沿海風景,不過現在人們對林投樹的利用少見,也多不知林投果的樣貌及可食性。然而在蘭嶼,林投果/汁卻是大人和孩子們的零嘴,也是近年遊客到島上嚐鮮的必點品項。[2]


視頻

林投露兜樹科(Pandanaceae)露兜樹屬(Pandanus)Pandanus odoratissimus Linn. f.植物

美麗姿態的林投樹

林投果摘吃初體驗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林投樹,認識植物
  2. 林投樹,微笑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