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邊慈貞宮潘姑娘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林邊慈貞宮潘姑娘廟

圖片來自隨意窩

林邊慈貞宮潘姑娘廟,舊名潘婆媽廟,是位於臺灣屏東縣林邊鄉光林村林邊國中大門旁的姑娘廟,供奉一名身分不明的女子。廟前道路為屏128線。當時潘氏皂衣髻髮,常由其神湛之醫術偏方活人無數,卻總居無定所。後遊醫至現廟址時感於地靈及民需,遂築茅屋於此落腳修真,以其精湛之醫術醫方除民之疾、解民之患。先民因念其恩澤便於潘氏歸真處,葬其身、築土壇、植茄苳樹於旁以為追祀。先民念潘氏以婆媽之心渡世助民,尊呼潘婆媽香火傳拜。現該茄苳樹幾經風霜、三度生死、略估樹齡約兩百餘年,原茄苳枝幹於枯死之際,由媒鳥因緣於枝幹頂植活榕樹,成就現之大貌即茄苳與榕樹之合體,信徒們尊為樹神,頂禮謨拜。

[1]

歷史沿革

此地過去為馬卡道族放索社的活動範圍。傳說此廟地原為一女子之埋葬地,先民在此築土壇作紀念,植茄苳樹於旁以為追祀。

此女子身分有多種說法,有荷蘭人醫官、被尊稱為「番婆媽」的荷蘭人傳教士、馬卡道族尪姨,此外還有土地婆媽祖婆等說法。

臺灣日治時期初期,此處因竹叢、林投樹雜竄、荒草蔓長,又因地屬偏避,地處亂葬崗(今林邊鄉第一、第二公墓前址),村民視為畏途。直至日治後期方有人在該地建社,希望能庇佑過往之鄉民。

約1951年前後,地方人士吳同聚議重拾女子遺骨,以紅綢裝包、建土柱屋,始成一屋形。一位昔日住在今林邊國中操場的中鋼員工,回憶當時眾人都叫小廟為「潘婆媽廟」,後來改稱「潘姑娘廟」。

1961年,林正德、蔡福來及林新居倡議重修翻整。1984年才有林連白集眾信之力改建成現今之鋼筋水泥殿宇,將神骨奉於神桌底、塑神像。1997年,管理人林瑞雄及住持林朝滿,集眾信及地方鄉紳公議,將位於林邊國中校門口的此廟重修廟宇,將地勢填高以防積水,並散功德箱之財,助民之貧。

祭祀

除祭祀潘姑娘外,廟旁的茄苳樹因媒鳥散播榕樹種子,成為茄苳與榕樹之合體,信徒們也當為樹神作祭拜。

參考文獻

  1. 林邊慈貞宮潘姑娘廟,隨意窩,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