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果貿社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果貿社區位在台灣高雄市左營區。原是臺灣青果公會所捐建,也是海軍早期在左營所設置的25個眷村之一。這批眷村於1965年興建完工,當時共有約2100戶,當時是台灣南部最大眷村。到1981年,高雄市政府與海軍總司令部將這裡改建為擁有2,200戶的國民住宅,以提供原軍眷及中低收入戶居住,並在1985年完工。後續增建為現在看到的13棟規模,共5000戶。最多人時期住有9,500多人,如今僅剩四分之一,兩千人上下。整個果貿社區從中心的圓形主棟輻射出去共有13棟建築。在改建時,就設定一切生活所需得自給自足,所以社區內可以看到商店、餐廳、球場、藥局、市場等一應俱全。[1]果貿社區由海軍眷村果貿三村改建而來,從中心的圓形主棟向外發散出去共13 棟建築,社區內市場、 商店、藥局、餐廳等一應俱全,鼎盛時期人口近一萬人,現在仍能嗅到舊時眷村生活的緊密性。道地的傳統美食是多數人對果貿社區初始的印象;而以不打擾為前提,帶著對歷史的崇敬,漫步在圓弧形建築裡,更能體驗專屬眷村的風情。[2]

景點介紹

果貿社區仰望一景照片來自台灣達人秀臉書

果貿社區係由舊眷村改建成提供遷居、安置的國宅,在當年可說是左營區的地標建築,也是高雄大樓住宅最密集的社區,鼎盛時期居住在此的人口近達一萬,但隨著時代變遷,年輕人相繼往外成家立業,現在留下的大多剩老人或是低收入戶者,也有許多空屋等著出售或出租。而因早期居住的居民多半是榮民或軍眷,社區內的許多建築都飄著濃厚的眷村味,不論是隨處可見的國旗,或是漆上藍白紅的籃球場象徵著青天白日滿地紅以及各種標語口號等等,一踏進社區,彷彿帶人穿梭回過去的眷村時光。而身為舊型集合式住宅的果貿新村,其獨特的建築體外型讓人驚艷,雖然建築外觀已隨時間而斑駁,過去的濃厚海軍色彩也逐漸褪淡,但其融合各族群文化傳統的最佳空間與環境表現,依然完好的存在,走進去還是能感覺到像是踏入另一個世界的奇幻感,也讓它成為台灣的特色眷村之一。[3]


特色說明

果貿社區位於高雄左營,第1批於1965年完工,迄今已有55年歷史,隨後陸續增加,提供給軍眷及中低收入戶使用,是高雄最大的國宅,最後完工日期是1985年,屋齡也有35年。該社區共有13棟大樓,總戶數接近5000戶,據傳全盛時期居民有9500人。也因為居民以外省籍居多,因此果貿社區的麵點美食相當多,包括餃子、燒餅、各式早餐等,許多都讓老饕們讚不絕口。果貿社區的特別之處就是外型,尤其是中間2棟半弧形的建築,像極了香港的「九龍城寨」, 每到周末假日總是吸引許多文青、觀光客到這裡拍照打卡,人潮眾多感覺相當熱鬧。不過事實上居住在果貿社區的人愈來愈少,據了解目前居住的人數可能不到2000人,外移相當嚴重,變成「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雖然果貿社區的房子屋齡高、格局不正,但因為是早期的建築,幾乎沒有公設之外,目前在銷售中的物件坪數多在30坪左右,等於是內空間其實不小,只不過屋齡和格局的抗性大,難以吸引首購族購買。[4] 而果貿社區由於蜂窩式的密集程度 所以有了「小香港」之稱,形成獨有的特色之一。


視頻

【果貿社區,慢走高雄小香港,品嘗眷村美食】高雄

【1081128【尚水的里】一秒來到小香港 果貿社區眷村美食多】

【高雄左營眷村 特殊的社區生活文化—果貿市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