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枹罕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枹罕鎮,隸屬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地處臨夏市西郊,東接城郊鎮,南至大夏河,西與臨夏縣毗鄰,北靠北塬山。區域面積31.14平方千米。2018年,戶籍人口37259人。

秦置枹罕縣,屬隴西郡。晉惠帝以後曾置護軍。北魏曾置鎮,為西部軍事重地。1958年9月,成立立枹罕鎮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枹罕鄉。2002年,撤鄉設鎮。2019年10月,枹罕鎮下轄2個社區、10個行政村。

2018年,枹罕鎮有34家工業企業,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1]

中文名: 枹罕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

地理位置: 臨夏市西郊

面 積: 31.14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1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拜家村

電話區號: 0930

郵政區碼: 731102

車牌代碼: 甘N

戶籍人口: 37259人(2018年)

歷史沿革

秦置枹罕縣,屬隴西郡。

晉惠帝以後曾置護軍。

北魏曾置鎮,為西部軍事重地。

1958年9月,成立立枹罕鎮人民公社。

1983年,改為枹罕鄉。

2002年,撤鄉設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枹罕鎮轄拜家、馬家莊、銅匠莊、青寺、江牌、王坪、街子、石頭窪、聶家、馬彥莊、後楊家、羅家堡12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74個村民小組。

2019年10月,枹罕鎮下轄2個社區:拜家社區、王坪社區;

10個行政村:後楊村、馬家莊村、街子村、石頭窪村、聶家村、羅家堡村、馬彥莊村、銅匠莊村、青寺村、江牌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枹罕鎮地處臨夏市西郊,東接城郊鎮,南至大夏河,西與臨夏縣毗鄰,北靠北塬山。區域面積31.1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枹罕鎮境內大部為平川,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最高點位於王坪山山頂,海拔2030米;最低點位於羅家堡村河灘,海拔1918米。

氣候

枹罕鎮多年平均氣溫6.3℃,7月平均氣溫18.6℃,極端最高氣溫32.5℃;1月平均氣溫-6.3℃,極端最低氣溫27.8℃。無霜期年平均170天,最長182天,最短158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305小時,年總輻射5956.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625.6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9月,9月最多,8月多暴雨。

水文

枹罕鎮境內河道屬大夏河水系。大夏河自後楊家村入境,自西向東羅家堡村出境,境內河道長8千米。紅水河自青寺村北入境,由北而南,流經石頭窪村、聶家村,人大夏河,境內河道長6千米。

人口

2011年末,枹罕鎮轄區總人口3.6萬人。

2017年,枹罕鎮常住人口37259人。

2018年,枹罕鎮戶籍人口37259人。

經濟

2011年,枹罕鎮有耕地面積1.5萬畝,農業總產值3.8億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1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花卉苗木、蔬菜,花卉苗木繁育面積1100畝;蔬菜種植面積92畝,產量10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豬存欄0.3萬頭,牛存欄0.5萬頭,羊存欄0.4萬隻,家禽飼養量1.4萬羽,生產肉類0.5萬噸;畜牧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40%,農民人均純收人4968元,比上年增長1.1%。

2011年,枹罕鎮工業以牛羊肉加工、油脂加工、奶製品生產、建築材料生產為主,工業總產值達到5.1億元。有工業企業280家,職工人員4442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5億元,比上年增長12.7%,商業網點167個,職工1452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8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城鄉集貿市場1個,出口總額0.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財政收入1.01億元,比上年增長11.6%,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2.3%;各項貸款餘額0.8億元,比上年增長2%。

2018年,枹罕鎮有34家工業企業,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枹罕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2個;各類文化專業戶18個;各類圖書室12個,藏書1萬餘冊。有夕陽紅表演隊8個,108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體育場13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70%,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0.6萬戶,入戶率為79%。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枹罕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1163人,專任教師85人:小學12所,在校生2565人,專任教師17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281人,專任教師85人。初中適齡人口人學率達98.5%。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8.5%;中等專業學校1所,在校生4863人,專任教師95人,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60萬元,比上年增長0.1%。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7%,比上年提高了2.5個百分點。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枹罕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4個鄉鎮衛生院1所,其中醫院門診部1個;病床335張。專業衛生人員134人,其中執業醫師43人,執業助理醫師56人,註冊護士35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3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6萬人參合率98.5%。

杜會保障

2011年,枹罕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53戶,人數726人,支出627.8萬元,月人均724元:醫療救助61戶,支出38.8萬元;農村五保供養282人,支出569萬元。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5.3萬元,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1萬人參保率91.4%。

交通

2011年,枹罕鎮有310省道、309省道、臨合二級公路橫穿鎮區,市道木枹路縱貫全境,鎮區有11路公交汽車、線路車途經鎮區,日均客運量4000人次。

視頻

臨夏市枹罕鎮打響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攻堅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