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柯德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柯德蘭(荷蘭語:Petronelly Keulersi,1923年10月21日-2020年6月7日),荷蘭聖若瑟小姊妹修會修女,1972年與其他修女至台灣協助白永恩在聖安娜之家照顧身心障礙及腦性麻痹兒童,後只有她留下,直到2018年退休。

基督教發展史上,耶穌為首的猶太新興教派人數並不多,所以要發展下去必須建立一個有組織的團體。耶穌為自己挑選了十二個使徒[1],象徵自古以色列以來的十二部族[2]。這十二個人替耶穌向民眾宣傳教義。

簡介

柯德蘭(Petronelly Keulersi)於1923年10月21日出生於荷蘭林堡省赫倫,二十四歲入聖若瑟小姊妹修會,服務於照顧身心障礙及腦性麻痹兒童的荷蘭聖安娜之家。

1971年11月末,白永恩在天母天主教聖母堂發現一名多重障礙棄嬰,發下他建立收容場所的心愿。次年白神父與聖若瑟小姊妹修會會長言明,讓柯德蘭等三位修女們至台灣幫忙服務五年,期滿時回去。1974年報導,設在天母天主堂的聖安娜之家,只有三人就要照顧十六個孩童。柯德蘭回憶當時非常困苦,無洗衣機,凡事都必須用手做,水電缺乏,最後只剩她這位修女。早在忠仁、忠義連體嬰出生前許多年,柯修女便曾親手照顧過連體嬰「一心」和「一德」三年,由於共用一個心臟,最後無法挽回生命。為了讓這些孩童擁有與正常孩子一樣的美好回憶,她會義賣木雕賺錢,以帶着這些院童在天母遍嘗美食。

當服務期滿時,聖若瑟小姊妹修女會長親自至台灣參訪,與白神父商討柯德蘭的去留,時當晚風雨交加,屋外突傳嬰兒的哭啼聲,白神父出屋外查看,才發現是一個全身濕透的畸形小孩。親眼目睹的修女會長不禁痛哭失聲,便決定尊重柯修女自己要留下來的意願。

2000年,費克強神父在聖安娜之家第一次見到柯德蘭,見她臉上掛着大大的微笑,用宏亮的聲音迎接說:「歡迎來到我們家!」自此便留下深刻的印象。

2002年10月20日,眾人在台北美學校慶祝柯德蘭八十大壽,時任台北市長的馬英九特地前頒發感謝狀。馬英九當選總統後,2015年12月21日,頒贈紫色大綬景星勳章給她等外籍宗教人士,感謝他們為台灣帶來安詳與和平。

柯德蘭晚年時受失智症,無法照顧自己及同住的孩童,由費克強勸導她退休養老,起初她還不太能接受。2018年12月,她返回荷蘭上艾瑟爾省Bergweide安享天年。2020年6月7日晚,她於荷蘭去世。

視頻

柯德蘭 相關視頻

新舊約中間史3部
180-181頁 我曾經讀過《新舊約全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