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標新立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標新立異
biāo xīn lì yì

出 處 :《世說新語·文學》

體 裁 :成語

近義詞獨樹一幟別出心裁

標新立異[1], 標,用文字或其他記號表明。標新立異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biāo xīn lì yì ,意思是獨創新意,理論和別人不一樣。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張、見解或創造出新奇的樣式。也指為了顯示自己,故意顯出自己的與眾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達方式來吸引人。

成語典故

東晉時期,在建康白馬寺有一個叫支道林的和尚。這個支道林俗姓關,出家後就改姓支,名遁,道林是他的字。支道林是河南陳留(今河南開封市東南)人,也有人說他是河東林慮(今河南南林縣)人。深受老莊影響。

《莊子》是戰國時著名思想家、道家的代表人物莊周的代表作,其中既繼承了老子道家文化思想的傳統,又闡述了他自己不同於諸子百家的哲學思想,包藏了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晉代的名家向秀和郭象都曾為《莊子》作注,並且在社會上廣泛流傳。後來人們一談起《莊子》,都紛紛引用向秀和郭象的註解。《逍遙遊》是《莊子》中的第一篇,一直以來也是名流學士辨析討論的焦點。當時許多著名的學者都挖空心思深入鑽研體味這篇文章包含的道理,但都沒有超出郭象、向秀的見解。

有一次,支道林與一些社會名士在建康白馬寺中聊天,當他們談到《莊子·逍遙遊》時,支道林開始只是坐在一邊凝神靜聽別人的言論,自己不發一言,後來見眾人所談都是出自郭象和向秀的註解,說出了自己對《逍遙遊》的見解和體會,支道林的逍遙義是針對郭、向的舊議在專門而坐,為了就是針對郭、向,貶低玄學抬高佛教。支道林以他獨到的見解為《莊子·逍遙遊》重新作注,賦予它新意。支道林的《逍遙遊》注釋大大超出郭象、向秀的解釋,樹立了一種新的見解,眾人一聽,都很驚異,但細想之下,又覺得頗有新意很是有趣。

於是,後來人們就借用支道林的看法來解釋《逍遙遊》了。這則故事中的「標新」和「立異」,組成了成語「標新立異」。

出處

出處記載

《莊子·逍遙》篇,舊是難處,諸名賢所可鑽味,而不能拔理於郭、向之外①。支道林在白馬寺中,將馮太常共語,因及《逍遙》②。支卓然標新理於二家之表,立異義於眾賢之外,皆是諸名賢尋味之所不得。後遂用支理。

【注釋】

①逍遙:《逍遙遊》,是《莊子》中的第一篇,論述了萬物要無所依靠。才能逍遏自得的思想。可:一本作"共"。拔:突出;超出。郭、向:郭象、向秀,兩家都是注釋《莊子》的,參見本篇第17

則。

②將:和。馮大常:馮懷,字祖思,任太常(主管祭祀、禮樂的)、護軍"將軍。

【背景】

支道林,名遁,是東晉時的佛教學者,本姓關,陳留(今河南開封南)人。他常喜歡談玄理,對《莊子》很有研究。

《莊子》是戰國時期莊周所著的一部哲學著作。晉代的向秀曾為《莊子》作注,沒有完成就死了,郭象繼續他的工作,完成了注釋,後來人們都引用郭象和向秀所作的注。

《逍遙遊》是《莊子》中的第一篇,也是一個研究難點。當時許多著名的學者深入鑽研體味這篇文章的道理,都沒有能夠超出郭象、向秀的見解,支道林結合王弼思想與佛教思想,在舊義的基礎上針對郭、向義提出的不一樣的見解。

【譯文】

《莊子·逍遙遊》一篇,歷來是個研究難點,名流們向來喜歡鑽研、玩味,可是對它義理的闡述卻都不能超出郭象和向秀。有一次,支道林在白馬寺里,和太常馮懷一起談論,便談到《逍遙遊》。支道林在郭、向兩家的見解之外,卓越地揭示出新穎的義理,在眾名流之外提出了特異的見解,這都是諸名流探求、玩味中沒能得到的。後來解釋《逍遙遊》便採用支道林闡明的義理。

這則故事中的"標新"和"立異",組成了成語"標新立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