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核冬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核冬天是中國科技名詞。

如今,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帶着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1]屹立在世界東方。而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漢字[2]

名詞解釋

核冬天假說是一個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理論,它預測了一場大規模核戰爭可能產生的氣候災難。核冬天理論認為:當使用大量的核武器,特別是對城市這樣的易燃目標使用核武器,會讓大量的煙和煤煙進入地球的大氣層,這將可能導致非常寒冷的天氣。當核爆炸時,巨大的能量將大量的煙塵注入大氣,有的還高達12公里以上進入平流層。由於核爆炸所產生的煙塵微粒有相當大部分直徑小於1微米,它們能在高空停留數天乃至一年以上,因為它們的平均直徑小於紅外波長(約10微米),它們對從太陽來的可見光輻射有較強吸收力,而對地面向外的紅外光輻射的吸收力較弱,導致高層大氣升溫,地表溫度下降,產生了與溫室效應相反的作用,使地表呈現出如嚴寒冬天般的景觀,稱為核冬天。必須指出的是,核冬天是基於數據化模型的假設,對於該假設的準確性並沒有決定性的論證,在最新研究中(2006年),科學家支持原版的核冬天理論的模型有誤,而實際上的14-20度降溫只會持續幾小時,並在3-4個月內恢復正常。

現狀

2000年,戈爾巴喬夫說:「俄羅斯和美國科學家建立的模型顯示,核戰爭會導致核冬天的出現,極大地危害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因此,這一信息對我們,對於自尊、正直的人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衝擊,促使我們採取行動。

最新分析表明,即使是小型戰爭也會帶來類似的全球性災難。例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發生核戰爭會導致足夠可怕的後果,如果在工業城市和工業區投放一百枚核彈(僅占全球25,000枚核彈頭的0.4%),就會產生足夠的煙塵,導致全球農業癱瘓,而即使在地理上遠離衝突的國家也一樣會備受其害。

核爆炸點燃的大火將使濃煙在兩天之內通過對流層。太陽將加熱這些微小的粒子,使得它們上升至平流層,由於平流層從來不會發生降水,因此,粒子在平流層中覆蓋地球表面的時間就將達到10年之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