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格奧爾格·康托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格奧爾格·康托爾
原文名 Grigory Perelman
出生 (1966-06-13)1966年6月13日
聖彼得堡(舊稱列寧格勒)
國籍 俄羅斯
民族 猶太人
職業 俄羅斯數學家

人物歷程

格奧爾格·康托爾(Cantor,Georg Ferdinand Ludwig Philipp,1845.3.3-1918.1.6)德國 數學家, 集合論的創始人。生於俄國列寧格勒(今俄羅斯聖彼得堡)

父親是猶太血統的丹麥商人,母親出身藝術世家。1856年全家遷居德國的法蘭克福。先在一所中學,後在威斯巴登的一所大學預科學校學習。

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佩雷爾曼到美國多所大學工作。他於1995年或1996年回到俄羅斯並重新在Steklov研究所工作。到2002年秋為止他最多以他在比較幾何方面的工作而知名。在這個方面他獲得了一些可觀的結果。

[1]

學術之路一

1982年,佩雷爾曼進入聖彼得堡第239中學學習。這是一所頗具數學和物理教學特色的學校。入學才三個月,他就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並獲得了金獎。當時,這個16歲的少年天才得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分---滿分42分。獲獎一個月後,這個數學神童就接到了美國一所大學的邀請,為他提供豐厚的獎學金。美國人當時就明白:這個天才有着不可估量的未來。然而,他卻謝絕了赴美深造的邀請。

1987年,佩雷爾曼考取了蘇聯科學院斯傑克洛夫數學研究所的研究生,並於1989年獲得博士學位。隨後留在該所工作。周末他就回家輔導讀中學的妹妹埃萊娜學習數學。晚上他就拉小提琴,妹妹唱歌跳舞,而父母就是他們的觀眾,一家四口其樂融融。據其母親的好友伊萬諾娃說,"他們的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並不高,只希望他們誠實做人,認真做事,快樂生活。"妹妹後來也成了一名數學家,在瑞典著名的卡羅琳醫學院從事生物統計學研究工作。

蘇聯解體後,不少猶太人都移民以色列。1991年底,佩雷爾曼的父親和妹妹也加入了移民的行列。可他的母親卻堅決不願離開俄羅斯。此事對他打擊很大。從那時起他就將自己封閉起來,並決心永遠不離開自己的母親。

佩雷爾曼於1993年到美國做訪問學者。在美期間他解決了多個數學難題,其中包括著名的"靈魂猜想"。其成就引起美國數學界的關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等一批著名學府高薪聘請他任教,但都被他謝絕了。一年後,他回到斯傑克洛夫數學研究所工作。據佩雷爾曼的同事阿夫傑伊說,"他雖然性格有點孤僻,但待人友善。無論對朋友還是同事,他都很友好。不過,當他得知有人濫用所里的科研經費時表現得非常氣憤。他十分鄙視那些在學術上弄虛做假者。"由於他在數學上的成就,歐洲數學會於1996年給他頒發"傑出數學家獎",但被他拒絕。

[2]

學術之路二

證明龐加萊猜想讓佩雷爾曼很快曝光於公眾視野,但他似乎並不喜歡與媒體打交道。據說,有記者想給他拍照,被他大聲制止;而對像《自然》、《科學》這樣聲名顯赫雜誌的採訪,他也不屑一顧。

[3]

榮譽

21日公布了該刊評選出的2006年度十大科學進展,其中科學家證明龐加萊猜想被列為頭號科學進展。

科學》雜誌說,科學家們在2006年完成了"數學史上的一個重要章節",這個"有關三維空間抽象形狀"的問題終於被解決。龐加萊猜想屬於數學中的拓撲學分支,1904年由法國數學家龐加萊提出,即如果一個封閉空間中所有的封閉曲線都可以收縮成一點,那麼這個空間一定是圓球。百餘年來,數學家們為證明這一猜想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被稱為數學隱士的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在證明龐加萊猜想過程中發揮了最為重要的作用。但由於個性使然,佩雷爾曼只提供了證明的草稿,且其證明內容並不止限於解決龐加萊猜想,後來三個獨立的小組為了讓論文更易閱讀,逐步填補豐富了佩雷爾曼證明中的細節部分。百年難題終獲破解。《科學》雜誌稱,科學家們已經達成共識,認為這一猜想已經被證明。

2006年菲爾茨獎得主之一、俄羅斯數學家格里戈里·佩雷爾曼是一個神秘人物。自從在因特網上發表3篇龐加萊猜想的關鍵論文之後不久,佩雷爾曼就不再露面,甚至連菲爾茨獎可能也無法把他吸引出來。

實際上,佩雷爾曼在他的學術生涯中曾多次拒絕榮譽或獎項。1995年,他拒絕斯坦福大學等一批美國著名學府的邀請;1996年,他拒絕接受歐洲數學學會頒發的傑出青年數學家獎。

自2002年11月起,佩雷爾曼先後把3頁簡短的論文貼到互聯網上,宣布他解決了七大數學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4個月後佩雷爾曼又在網上公布了第二份報告,介紹了證明的更多細節。同時他也通過電子郵件與該領域的少數專家進行交流。

美國數學家說,不修邊幅的佩雷爾曼"友善而害羞,對一切物質財富不感興趣",他"似乎不是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紐約州立大學數學家邁克爾·安德森說,"佩雷爾曼來過了,解決了問題,其他的一切對於他都是膚淺的。"

佩雷爾曼的拒領大獎和深居簡出引起了人們的猜疑,一些人認為他也許正在攻克其他什麼學術難題。

佩雷爾曼還在1992年時就已開始了"龐加萊猜想"的證明,在此後漫長的過程中,佩雷爾曼除了這個猜想心中已經沒有其他。

不管清貧與否,佩雷爾曼生活簡單是無疑的。據鄰居們說,佩雷爾曼一直過着隱居的生活。除了會定時光顧離家不遠的一個副食商店外,他基本不離開自己的家。

[4]

假設

緣起

如果我們伸縮圍繞一個蘋果表面的橡皮帶,那麼我們可以既不扯斷它,也不讓它離開表面,使它慢慢移動收縮為一個點。另一方面,如果我們想象同樣的橡皮帶以適當的方向被伸縮在一個輪胎面上,那麼不扯斷橡皮帶或者輪胎面,是沒有辦法把它收縮到一點的。我們說,蘋果表面是"單連通的",而輪胎面不是。大約在一百年以前,龐加萊已經知道,二維球面本質上可由單連通性來刻畫,他提出三維球面(四維空間中與原 點有單位距離的點的全體)的對應問題。這個問題立即變得無比困難,從那時起,數學家們就在為此奮鬥。

一位數學史家曾經如此形容1854年出生的亨利·龐加萊(Henri Poincare):"有些人仿佛生下來就是為了證明天才的存在似的,每次看到亨利,我就會聽見這個惱人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龐加萊作為數學家的偉大,並不完全在於他解決了多少問題,而在於他曾經提出過許多具有開創意義、奠基性的大問題。龐加萊猜想,就是其中的一個。

[5]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