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橋江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橋江鎮位於漵浦縣的東南部,東鄰新田、油洋鄉、西鄰縣城盧峰鎮,南鄰水東鎮,北與岩家壠、雙井、觀音閣鎮毗鄰,總面積78平方公里。地形以平原、低山為主,地勢較為平坦,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生產生活條件優越,曾是湘西歷史悠久的商貿古鎮。現有41個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5萬餘人,是漵浦縣的第一農業大鎮,素稱「漵浦糧倉」,鎮政府設在沙灣村。

橋江鎮

橋江鎮屬低山丘陵區,山地面積21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46.7%,林地面積19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為42.2%,以松樹為主。境內多小平原,土壤肥沃,共有耕地35395畝,其中水田31318畝,旱地4087畝,絕大部分屬於深子湖、金家洞灌區。四都河穿鎮而過,支流眾多,遍布41個村,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有小二型水庫4個,骨幹山糖19口,乾渠總長200多公里,新建電力排灌11處,總動力2100千瓦,旱澇保收面積達34220畝,占總灌溉面積的96%,農業生產條件優越,農作物品種多、產量大、品質好,是漵浦縣最主要的農作物生產區。主要生產稻穀、小麥、油菜、玉米、豆類、棉花、甘蔗等,水果以柑桔、紅棗、桃子為主,梨子、栗子、西瓜、柿子等亦有相當的產量。糧食年總產量達26萬噸,占全縣總產量的21%,有「漵浦糧倉」之稱。柑桔、紅棗產量大、品質好、味道美,名甲天下。蛇灣蔗糖味道甜美、色澤黃艷、品質清脆,是糖中珍品,封建時期曾為貢品,久負盛名。畜牧水產品種多、分布廣、產量高,以豬、牛、羊、雞、鴨、鵝、魚為主,年產值達3700多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1%。溫里鵝(又名漵浦鵝)以體大、肉細、味美而聞名全國。2005年,全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8億元,占全鎮工農業總產值的68.1%。近年來,隨着農業基礎設施投入的完善、品種改良和農業產業化步伐的加快,農業生產呈現前所未有的新氣象,正由農業大鎮向農業強鎮跨越。[1]

工業

橋江鎮

橋江鎮原有工業基礎十分薄弱,只有極少數的農副產品加工小作坊。近年來,依託豐富的資源優勢,以及投資環境的不斷優化,眾多廠商紛紛落戶橋江,工業企業迅速發展起來。2005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0.8億元,年均增長15%。

物產

橋江鎮物產豐富、交通便利,古商貿易十分發達,不僅是本縣商品的主要集散地,還吸引着沅陵、辰溪、懷化、安化等到周邊市縣的商旅貿易,曾是湘西最大的商貿集鎮。2005年投資2000多萬元,在城東修建了農貿大市場,占地50餘畝,固定攤位1500多個,並新修配套住宅40餘棟,建築面積共計26000餘平方米,其他設施一應俱全。由於交通便利,市場繁榮,外地客商成倍增長,紛紛慕名前來置業,年貿易總額達到8000多萬元。

2006年共有5所中學,2所中心小學和1所聯校,村小17所,幼兒園7所,在校學生4600餘人,漵浦縣第六中學亦位於此地,橋江人民崇尚科學、崇尚知識,興教辦學風氣濃厚,教學質量一直位於全縣前列,跨江越河甚至飄洋過海留學國外的驕驕學子層出不窮。

全鎮建有綜合性醫院1所,設有內科、外科、五官科、婦產科、骨科、兒科等多個專業科室,能進行X光透視、心電圖、B超、CT掃描等檢查,共有技術人員7人,醫生32人,護士26人,村(居)委會醫療室和個體診所57個,赤腳醫生77人。[2]

交通

橋江鎮交通便利,漵兩公路橫貫全鎮,設有汽車站1個。2005年全鎮實現村村通公路,通車裡程達1500公里,主要通村公路均硬化,道路狀況優良。近年來,郵電通訊事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修建了移動和聯通電話信號發射塔多處,信號覆蓋全鎮各個角落,信息暢通無阻。建有電影院1個,座位800個,有線電視台3個,電視覆蓋率達100%,辰河陽戲等多個民間劇團(組)和民間樂隊活躍在全國各地。

相關視頻

橋江鎮 夏晨之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