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梅什科三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梅什科三世(波蘭語:Mieszko III Stary,1126年/1127年-1202年3月13日),1138年起為大波蘭公爵及於1173年後四次成為波蘭最高的公爵克拉科夫大公,天主教徒。

天主教,聖公會[1]和東正教中,有些信徒會將聖人[2]的名字作為自己兒女的名字;有些則會在受洗後,領受聖人的名字。此舉期望藉所屬之聖人,能為帶有自己名字的信徒祝福和禱告。有些聖人會有紀念日,紀念日的命名也會冠以聖人的名字。

簡介

梅什科三世是波蘭公爵波列斯瓦夫三世第三子,母親為為波列斯瓦夫三世的第二任妻子柏格的薩洛美婭。

1138年,父親波列斯瓦夫三世逝世,根據其遺囑,採取「長子繼承法」,同父異母的兄長瓦迪斯瓦夫二世成為波蘭大公,作為掌握波蘭最高權力者。他擁有富饒的西里西亞、東部大波蘭、小波蘭、部分庫亞維、謝拉茲文奇察地區,成為西里西亞公爵及稱為克拉科夫大公;兄長波列斯瓦夫四世得到了馬佐夫舍和庫亞維,成為馬佐夫舍公爵;身為三弟梅什科三世在這波分封中,除了原本就已分得的波茲南外,又根據遺囑分得格涅茲諾、卡利什等地,成為大波蘭公爵;四弟亨利分得桑多梅日;遺孀柏格的薩洛美婭分得文奇察;而幼弟卡齊米日二世因為出生於他父親去世的同年,波列斯瓦夫三世在他的遺囑中沒有規定卡齊米日可以分得任何公爵領地。1140年,作為波蘭大公的瓦迪斯瓦夫二世很快地就為了後母柏格的薩洛美婭的采邑文奇察,與異母弟們產生糾紛。1141年,柏格的薩洛美婭在文奇察與其所生諸子會商,決定將其女艾格妮斯(Agnes)嫁予基輔大公弗謝沃洛德二世,以作為諸子對抗瓦迪斯瓦夫二世的外援。瓦迪斯瓦夫二世察知有異,因此迅速採取行動,干預了這樁婚事,向基輔大公弗謝沃洛德二世提出替代方案,由其長子弗次瓦夫公爵波列斯瓦夫一世迎娶其女茲溫斯拉娃。基輔大公弗謝沃洛德二世在斟酌利害後,決定捨棄薩洛美婭諸子,與瓦迪斯瓦夫二世合作。薩洛美婭諸子對其兄長的首次謀叛計劃,最終遭到粉碎。

1144年7月27日,柏格的薩洛美婭去世後,瓦迪斯瓦夫二世打算將文奇察收歸己有。波列斯瓦夫四世與梅什科三世再度表示反對,他們意圖將文奇察交給幼弟卡齊米日二世。然而波蘭大公瓦迪斯瓦夫二世並不同意,隨後內戰就此爆發。波蘭大公瓦迪斯瓦夫二世在得到基輔大公的支援下,將弟弟們擊敗。

然而,瓦迪斯瓦夫二世推動國家統一的計劃,引起其他諸侯的反感。西里西亞督軍彼德‧沃斯托維奇為了維持權位,選擇支持公爵們對抗瓦迪斯瓦夫二世。在瓦迪斯瓦夫二世之妻巴奔堡的艾格妮斯策劃下,瓦迪斯瓦夫二世將彼德‧沃斯托維奇誘捕。彼德‧沃斯托維奇雖然沒有因為叛國罪而被處死,但卻被瓦迪斯瓦夫二世處以刺瞎雙眼、弄啞後流放海外的酷刑。彼德‧沃斯托維奇倒台後,逃到基輔。雖然彼德‧沃斯托維奇已成殘廢,但他的復仇之心卻十分熾烈,從他逃到基輔宮廷起,他便積極謀劃促使波蘭大公瓦迪斯瓦夫二世垮台的陰謀。

1146年,瓦迪斯瓦夫二世的弟弟們第三度發起叛亂,由於基輔大公國自身正面臨困難,瓦迪斯瓦夫二世無法如同前兩次一樣,獲得來自基輔的援助,甚至還得派其長子"高個子"波列斯瓦夫一世領軍支援基輔大公弗謝沃洛德二世。為了彌補無法自基輔大公國得到支援,瓦迪斯瓦夫二世便轉向德意志國王康拉德三世宣誓效忠,以換取援助。起初,這樣的計劃似乎是十分順利的。發動叛亂的波列斯瓦夫四世與梅什科三世為其所敗,逃往波茲南固守,叛亂眼見就將如同前兩次一樣平息。然而,瓦迪斯瓦夫二世與教會關係的破裂,瞬時讓他的優勢被逆轉。格涅茲諾大主教雅各布(Jacob)以其殘酷地對待彼德‧沃斯托維奇為由將他開革教籍,從而引發一連串對他暴政不滿的反叛。1146年5月,瓦迪斯瓦夫二世遭到徹底擊敗,為了保住性命,他只能迅速流亡海外。自此波蘭大公的位置,便由其弟波列斯瓦夫四世取而代之。

視頻

梅什科三世 相關視頻

這裡也許是全球唯一,東正教天主教和其他教,才能夠和平共處之地!
兩大基督宗教融合—天主教和東正教合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