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夢斷關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夢斷關河

夢斷關河,是現代作家凌力創作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首版發行於1999年。

《夢斷關河》以鴉片戰爭為歷史大背景,以刻畫崑曲藝人的命運為中心,譜寫了一部歷史上平民百姓在民族危難中義薄雲天的抗爭史,展示了一代名優與時代風雨縱模交織的愛情傳奇故事。使讀者於慘烈的史實中看到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看到香港割讓的全過程、也看到反戰的英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及對這場戰爭的厭惡。 給人以關河陷落旖旎 夢斷的強烈的悲劇震撼舊壘頹敗、新邦待鑄的啟示。

《夢斷關河》曾獲第二屆北京市文學藝術獎、首屆老舍文學獎和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獎。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 夢斷關河 [1]

創作年代 現代

文學體裁 長篇歷史小說 [2]

作者 凌力

首版時間 1999年10月

字數 600000

內容簡介

《夢斷關河》寫的是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從林則徐革職、琦善接任,到《南京條約》簽訂這兩年間的歷史故事。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以"鴉片戰爭"的醜陋方式拉開了序幕。《夢斷關河》先後寫到了廣州保衛戰、定海保衛戰、朝廷意圖收復寧波的戰役和最後的鎮江保衛戰。

在這四次戰役中,各地民團、鄉勇紛紛組織了起來,連"下九流"的戲子都投入了保衛國土家園的戰鬥。在這四次戰役中,清廷的腐敗無能,官員的昏庸愚昧,國力與科技的衰敗落後都暴露無遺。

《夢斷關河》以"下九流"的崑曲世家柳知秋一家人的命運遭際為線索展開敘事。小說中京城崑曲名教習柳知秋知書達禮,他以教習戲曲為名,讓孩子們讀了四書五經。柳知秋的孩子、義子和弟子都以自己的方式,力圖擺脫低賤的命運。

在戰爭中投效軍營,人帳幕僚,天福一直追隨在林則徐帳下;天祿先是為琦善效力,後又在揚威將軍奕經手下盡職。軟弱的天壽覺得自己只有在舞台上才是"真人",而在實際生活中卻是難以"做人"。當連在幻想中生活也做不到的時候,他也投靠自己的姐夫葛雲飛,在定海保衛戰中出生入死。

天壽的幾個姐姐媚蘭、英蘭、大香、小香,更是以這個社會中女性所能採用的特殊的方式與命運抗爭,力圖"出人頭地"。然而在這樣一個天解地崩的年代,他們的努力卻無一例外地失敗了。

作品目錄

第一卷 初雨 第二卷 驚雷 第三卷 雪霧 第四卷 地火

成書過程

1995年春,凌力開始《夢斷關河》的創作。該作者希望但不強求這部作品能在"九七回歸"時推出。如其出版後記所言,初稿完成後,還"總是在不斷地尋找新史料、增補新人物新情節,很多章節都重起爐灶,只第一卷就推翻了三次……"於是,這部六十餘萬字的大部頭直至1999年10月才得以面世。

人物介紹

柳知秋

京城崑曲名教習。柳知秋知書達禮,他因自身的才能和自己手下的玉筍班而自豪,即使不能脫籍為良民,如果能夠獲得梨園總會會首的職位、七品頂戴、宮中供奉,他也就能夠滿足了。下九流的娼優不能人仕為官,三代之內不得習舉子業,他便以教習戲曲為名,讓孩子們讀了四書五經。

天壽

主人公天壽,是一個色藝雙全、嫵媚情深的崑曲名旦,卻又是一個先天生理殘缺的石女。她不僅是下九流的戲子,而且還是做男人不成,連做女人也不行的低賤畸形兒。她是一個愈是處於屈辱境遇,就愈是堅持自己人格尊嚴的人;而在高傲後面,她又是自卑、虛弱的。

這些相輔相成的東西,都矛盾統一在她的身上。"潔身自好"是她一生奉行的生活信條。小說開頭她才七歲,小臉因被鴉片鬼摸了一下而大哭起來,並用茶水"直擦得半邊臉連脖子全紅得像煮熟的大蝦",那份認真和執拗讓周圍的人都驚呆了。

即使是自己的親姐妹,一旦觸痛了她內心深處解不開的隱痛,她寧肯跳河也不曲承,像晶瑩剔透的玻璃人兒,只能破碎不能彎曲。她雖天生殘缺,卻從小在戲曲中感受風情,一切溫情笑語無一不在她心裡引起激盪和哀傷。她憐愛欲流,渴望愛情,但命運總是惡意地撥弄着她。

她企求真正的愛情,絕不把別人的同情當做自己的幸福,所以二師兄天祿那樣虔誠地追求她,仍不能使她為之所動。她闖蕩江湖,見多識廣,是鴉片戰爭的見證人和親歷者;同時她又經過世事和戰爭的洗禮,在封閉的封建社會中逐漸覺醒,成為渴望自由幸福的女性。最後她與幼年相知而後成了反戰的英軍軍醫的亨利結合,仿佛是出人意料的結局。

天福

大師兄天福,是一個老成持重、忠厚平實的藝人,他儒雅大方、風度翩翩,待人寬厚溫良、真摯誠懇,在平時絕對是個模範的兄長。他不僅認認真真唱戲、老老實實做人,而且還當過林則徐的書吏,頗受林的賞識。然而就在他和天壽的婚事中,當他知道天壽是石女時竟棄她而去,暴露了他的自私和不義。原來他是個要按封建規範塑造自己的人,他和天壽不可能是一條船上的夫妻。他出身官宦人家、書香門第,只因父母雙亡墮入風塵,他一生的兩大心愿是"一要跳出下九流,二要多子多孫"光宗耀祖。

天祿

二師兄天祿,是一個俠肝義膽、一往情深的藝人,甘娶石女為妻。他說:"我天祿不想跟大人君子同列,講不來什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就是我,天祿就是天祿,就是一個平平常常的昆丑。"這是石破天驚的人生宣言。他還曾為琦善當差,多次出入戰場,表現了罕見的機智勇敢,並對戰事具有深刻和實際的認識。平日他成天嘻嘻哈哈,詼諧百出,插科打諢,以滑稽化解難堪,給沉悶的生活透一口氣,是一個令人喜愛的形象。

媚蘭

大姐媚蘭從小離家出走,流落到寧波掛花牌樹艷幟成功。寧波淪陷期間妓院仍為英軍服務,她還把女兒"嫁"給夷酋。最後以漢奸罪被官府所殺,她卻不服叫喊:"賣給中國人也是賣,賣給夷人也是賣,當官當兵的吃俸祿逃跑,卻扔下婦人不管。"她成了至死不服的冤鬼。

英蘭

二姐英蘭輾轉中做了定海總兵葛雲飛的小妾,她隨葛雲飛上前線,又冒死從戰場背回葛的屍體。後則捨生百般守護着葛家家產,成了一名受人稱頌的亂世佳人。但終因葛家女主人的不滿和歧視,被"平墳毀碑",成了又一冤魂。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夢斷關河》的主題開掘深刻。選擇崑曲藝人這一既高雅脫俗又身陷塵獠的特殊社會階層作為描寫中心,既是作者刻意求新的表現,又是開掘新的主題的需要。從這一階層延伸生髮出去,既便於貼近上流社會,把鴉片戰爭中真實的歷史人物納入筆端;又便於探視社會底層,把彼時彼地的諸多眾生相攝入視野,這就使作家對鴉片戰爭這一中國近代史的第一個轉折點的反映,獲得了巨大的歷史高度和社會深度,使寄寓於柳氏這一名優之家命運變幻中的反帝反封建的傳統主題,向具有現代敏感的、富有前瞻的人的覺醒和新生、人類的解放的廣大主題拓展和深化。

小說對歷次戰爭都有詳盡準確的描寫,歷史人物言行也都有史可稽。小說中有許多史學的新觀點。例如對琦善的評價,作品就沒有簡單地斥責他為投降派,通過他對小夫人訴衷腸,表露了他不過是夾在朝廷、英夷、廣州官場和士民百姓中間的"替罪羊",是陷於維護天朝臉面和滿足英夷胃口兩難境地的犧牲品。

在相似的意義上,林則徐的悲劇命運也有其歷史的必然性。這些都表明了作者對歷史複雜性的一種思考。於此同時,小說在揭露天朝及其疆吏統兵的腐敗荒唐和貪婪殘暴等方面,更比以前的作品寫得充分和深刻,給人留下了突出的印象。小說寫封閉的王朝完全不了解外部世界。

面對敵人的堅船利炮,欽差大臣楊芳用的是女人的馬桶和月布。兵丁對百姓則如狼似虎,湖南兵守廣州,英夷未進城時湖南兵跟土匪一樣,奪人財物,姦淫婦女,連麻風病女人都不放過。所以鴉片戰爭不僅是敗在英夷的堅船利炮上,而且是敗在天朝官吏的腐敗愚昧上。這段歷史給讀者的舊壘隳敗、落後挨打和新邦待鑄的現代啟示。

《夢斷關河》寫的是中英戰爭,是侵略與反侵略、殖民主義與反殖民主義、正義與非正義的鬥爭。這是確鑿不移的歷史本質。但是小說卻為讀者塑造了一個反戰的英軍軍醫亨利的形象。小說中出現亨利這樣的形象,是完全可以並有積極意義的。

作為戰爭的性質和英軍的總體應該是明確的,但並不是所有的士兵都毫無例外地要對此負責,事實上歷次戰爭都存在友好的反戰的力量。而且中英鴉片戰爭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了,戰爭發動者的後人對這頁歷史已經有了新的認識。以宏觀的歷史眼光來看,這不愉快的過去只是短短的一瞬,應以更高的、更寬闊的胸懷對待它。

藝術特色

視角特色

《夢斷關河》以普通人的視角展現鴉片戰爭,不僅是創作視角和聚焦謀略的改變,而是歷史觀念和創作思想的新追求。小說把普通人的生活、把人生親情的東西拉近歷史,使英雄傳奇世俗化,使血與火的硬題材軟化、感情化,從而使重大題材的宏大敘事身輕若燕、親切感人、令人耳目一新;同時讓小說人物與歷史人物哀樂與共,更便於抒發思古之幽情,使心有所容,情有所寄,並加強某種臨場境界體認的藝術效果,加大了歷史的感染力度。

該小說不是故事性的敘事,而是生命性的敘事,是與戰爭有過真正生命體驗的碰撞,是生命對戰爭的記憶、悲憤和呼號,這種主體內在的生命體驗,直逼人物生命的本質,歷史在人物心中,超過一切旁觀冷靜的描寫和評價。這也正顯示了這種創作新路的藝術力量。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