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森林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森林報

《森林報》是蘇聯著名科普作家維·比安基的代表作。作者以其擅長描寫動植物生活的藝術才能,用輕快的筆調、採用報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個月,有層次、有類別地報道森林中的新聞,森林中愉快的節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強盜,將動植物的生活表現得栩栩如生,引人入勝。這部《森林報》會讓居住在鋼筋水泥森林中的我們重新認識、反省自己。

基本內容

中文名:森林報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蘇聯)維·比安基

譯者:王汶

ISBN:9787020059171,7020059171

語言:簡體中文

定價:17.00元

出版時間:2007年9月1日

開本:32開

頁數:303頁

類別:世界動物文學

作品簡介

普通報紙上,盡刊登人的消息,人的事情。可是,森林裡新聞並不比城市裡少。森林裡也在進行着工作,也有愉快的節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裡有森林裡的英雄和強盜。可是,這些事情,城市報紙很少報道,所以誰也不知道這類林中新聞。

比方說,有誰看見過,嚴寒的冬季里,沒有翅膀的小蚊蟲從土裡鑽出來,光着腳丫在雪地上亂跑?你在什麼報上能看到關於「林中大漢」

所有這些新聞,在《森林報》上都可以看到。大自然,有着永遠解不完的謎,人們總是不斷認識、不斷體驗,而《森林報》浸透了作家辛勤的汗水,作家獨具慧眼,以豐富的閱歷揭示着大自然中蘊藏着的奧秘。比如冬天,人們看到的只是一片白雪皚皚的北國風光,可是作家在「寫在雪地上的書」中卻把冬天看作一本書: 下一場雪,就翻開書本新的一頁,各種動物在「一張張白色的書頁上寫着許許多多神秘的字符、連字符、點號、句號」。它們各有各的寫法,也各有各的讀法…… 松樹的字跡很容易辨認……老鼠的字跡儘管很小,但簡單、清晰……它們從雪地里爬出,常常先繞來繞去,然後要麼徑直朝自己的目的地奔去,要麼退回到自己的洞裡,於是就在雪地上留下了許多間距相等的冒號,

狼的足跡,需要用特別的智慧去觀察,因為狼喜歡耍陰招,看起來只有一隻狼走過的腳印,而在作家的眼裡,卻是「有五隻狼從這裡走過」。走在前頭是一隻聰明的母狼,它身後跟着一隻老公狼,走在最後是三隻狼崽,

狐狸更為狡猾。當然可以根據它們的腳印,辨別是一隻瘦狐狸,還是一隻狡猾而且飽足的老狐狸,可有時你看到的是「兔子的小腳印」,其實,這是狐狸的腳印,因為腳印中有腳印,狐狸們為了隱藏自己的腳印,

要想成為「白路」(獵人們這樣稱呼動物們在雪地上留下的足跡)上的優秀獵手,

《森林報》中的知識就是這樣豐富,它成了知識的海洋,它告訴孩子們如何觀察大自然,如何思考和研究大自然。作家維·比安基匠心獨運,他的作品被選入中國小學語文教材必修課程,這絕不是偶然的。

序言

本書作者維塔里·瓦連季諾維奇·比安基是前蘇聯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1894年2月11日誕生於彼得堡一個生物學家的家庭。他從小受家庭的薰陶,對大自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一種探索其奧秘的強烈願望。後來,他報考並升入彼得堡大學物理數學系,學習自然專業,與家庭的影響是密不可分的。

他在科學考察、旅行、狩獵及與護林員、老獵人的交往過程中,留心觀察和研究自然界的各種生物,積累了豐富的素材,為以後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他筆下的生靈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動人。1928年問世的《森林報》是他正式走上文學創作道路的標誌。1959年6月10日,比安基在列寧格勒逝世,享年65歲。他的代表作品除了《森林報》,還有作品集《森林中的真事和傳說》(1957年),《中短篇小說集》(1959年),《短篇小說和童話集》(1960年),等等。

比安基的創作以小讀者為對象,旨在以生動的故事和寫實的敘述,向少年兒童傳授科學知識,激發其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並從小培養起熱愛大自然、關注並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森林報》於1927年問世,在此後的幾十年裡一再重版(至1961年已出到第十版),究其原因,就是它以新穎的視角和獨特的表現手法宣揚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具有恆久不衰的生命力。如果說比安基在中短篇小說中描寫的主要是動物故事及與動物相關的人的故事,那麼《森林報》則向讀者全面展示了自然界的萬千氣象,舉幾天地水陸所有的生靈都有涉及。不僅如此,他還對當時蘇聯全國各地的山川湖泊等自然環境有生動的描述,使小讀者在輕鬆愉快、饒有趣味的閱讀中,潛移默化地產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森林報》的俄文原名直譯應是《森林年報》,由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該書已按《森林報》的譯名流傳,故本書仍沿用這個譯名。俄文原版在每一新版問世時,都對上一版有所修訂,內容或增或減,但基本欄目保持不變,所增減者僅止原欄目內的篇目或新增欄目。如此看來,謂其「年報」自有道理。從中國新出版的幾個不同版本的中譯本看,由於所據原著版本有別,中譯本的內容也略有不同。

當時序進入21世紀,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使人類因對大自然過度的索取而受到大自然愈加強烈的懲罰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命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嚴峻地擺在作為萬物靈長的人類面前。希望《森林報》的又一個中譯本的問世,能對中國未來的一代早早地樹立起熱愛自然、關注環境的理念產生積極的影響。

譯者認為,有必要對有些關涉俄羅斯文化而為當今青少年所陌生的東西有所交待,這就是譯者在譯本中加了許多注釋的原因。俄文原著中也有極少的注釋,譯者在翻譯時如覺得有必要向中國讀者交代,就據實譯出,並註明「原書作者注」字樣。但凡譯者自己的注釋,則不再說明。本書的翻譯系由兩人合作完成。其中《森林報》的第1~6期由姚錦鎔翻譯,第7~12期與每期末尾的競賽題配套的答案由沈念駒翻譯。

本書涉及的動植物知識相當廣博,以譯者的淺陋,在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是很多的,有時可能超過文學經典翻譯中所遇的困難,需要查閱許多工具書和資料。即使這樣,仍然可能會出現譯者力所不逮的問題。對此,謹祈同行和方家批評指正。

沈念駒

2010年初夏於杭州西溪陋室

文摘

告別的歌聲

白樺樹上的樹葉已明顯地稀疏起來。早已被窩主拋棄的椋鳥窩孤獨地在光禿禿的枝幹上搖晃着。怎麼回事——突然有兩隻椋鳥飛了過來。雌鳥溜進了窩裡,在窩裡煞有介事地忙活着。雄鳥停在一根樹枝上,四下里東張西望,接着唱起了歌。不過它輕輕地唱着,似乎是在自娛自樂。

終於它唱完了。雌鳥飛出了窩,它得趕緊回到自己的群體中去。雄鳥也跟着它飛走了。該離開了,該離開了,明天,它們將踏上萬里征途。

它們是來和夏天在此養育兒女的小屋告別的。

它們不會忘記這間小屋,到來年春天還會回來住的。摘自少年自然界研究者的日記

晶瑩清澈的早晨

9月15日。一個晴朗和煦的秋日。和往常一樣,我一大早就跑進了花園。我出門一看,天空高遠深邃,清澈明淨,空氣中略帶寒意,在樹木、灌木叢和草叢之間掛滿了亮晶晶的蜘蛛網。這些由極細的蛛絲織成的網上綴滿了細碎的玻璃狀露珠。每一張網的中央蹲着一隻蜘蛛。

有一隻蜘蛛把自己銀光閃閃的網張在了兩棵小雲杉樹的枝葉之間。由於網上綴滿了冰涼的露珠,它看上去仿佛是由水晶織成的,似乎你只要輕輕一碰,它就會叮叮噹噹響起來。那隻蜘蛛自己則蜷縮成一個小球,屏息凝神,紋絲不動。還沒有蒼蠅在這裡飛來飛去,所以它正在睡覺。或許它真的僵住了,快凍死了?我用小拇指小心翼翼地碰了它一下。蜘蛛毫無反應,仿佛一顆沒有生命的小石子,掉落到地上。但是在地面上,草叢下,我看到它立刻跳起來站住了,跑着躲了起來。善於偽裝的小東西!

令人感興趣的是:它會不會回到自己的網上去?它還會找到這張網嗎?或許它會着手重新織一張網?要知道多少勞動白費了,它又得前前後後來回奔跑,把接頭兒固定住,再織出一個個的圈。這裡面有多少技巧!

一顆露珠在細細的草葉尖兒上瑟瑟顫動,猶如長長睫毛上的一滴眼淚,折射出一個個閃亮的光點。一種愉悅之情也在這光點中油然而生。

最後的洋甘菊花在路邊依然低垂着由花瓣組成的白色衣裙,正在等待太陽出來給它們取暖。

在微帶寒意、清潔明淨又似乎鬆脆易碎的空氣里,萬物是那麼賞心悅目,盛裝濃抹,充滿節日氣氛:無論是多彩的樹葉,還是由於露珠和蛛網而銀光閃閃的草叢,還有那藍藍的溪流,那樣的藍色在夏季是永遠看不到的。

我能發現的最難看的東西,是濕漉漉地粘在一起、一半已經破殘的蒲公英花,還有毛茸茸、灰不溜丟的夜蛾子,它的小腦袋有點像鳥喙,茸毛剝落得光溜溜的,都能見到肉了。而在夏天蒲公英花是多麼豐滿,頭上張着數以千計的小降落傘。夜蛾也是毛茸茸的,小腦袋既平整又乾燥!

我憐憫它們,讓夜蛾停在蒲公英花上,久久地把它們捧在掌心裡,湊到已經升起在森林上空的太陽下。於是它們倆——冷冰冰、濕漉漉、奄奄一息的花朵和蛾子,稍稍恢復了一點生氣:蒲公英頭上粘在一起的灰色小傘曬乾後變白、變輕,挺了起來;夜蛾的翅膀從內部燃起了生命之火,變得毛茸茸的,呈現出了青煙色。可憐、難看而殘疾的小東西也變好看了。

森林附近的某個地方,一隻黑琴雞開始壓低了聲音喃喃自語起來。

我向一叢灌木走去,想從樹叢後面悄悄靠近它,看看它在秋季是怎麼悄悄地自言自語和啾啾啼叫的,因為我想起了春季里它們的表演。

我剛走到灌木叢前,這個黑不溜秋的傢伙馬上就「呋爾」一聲飛走了,幾乎是從我腳底下飛出來的,而且聲音大得很,我甚至打了個戰。

原來它就停在這兒,我的身邊。而我卻覺得那聲音很遠。

這時遠方號角般的鶴唳聲傳到了我的耳邊:人字形的鶴陣正從森林上空飛過。它們正遠離我們而去……

泅水遠行

草甸上瀕死的野草低低地垂着頭。

著名的競走健將——長腳秧雞已經踏上遙遠的旅程。

在萬裏海途上出現了潛鴨和潛鳥。它們潛入水下捕食魚類,很少振翅飛翔,而是一路游啊游,游過一個個湖泊和水灣。

它們甚至不需要像鴨子那樣為了使自己的身體一下子沉入水下,先飛離水面,提升一點高度。它們的身體結構使它們只要把頭一低,用力划動帶蹼的腳掌,就能潛入水下深處了。

在水下,潛鳥和潛鴨覺得自己就像在家裡一樣。在那裡任何一隻猛禽都傷害不到它們。它們游泳的速度甚至能趕上魚類。

但說到飛行,它們要遠遠落後於疾飛的猛禽。它們幹嗎要讓自己冒險去飛行呢?只要可以,它們就泅水走完自己的漫漫旅途。

作品目錄

告讀者

我們的第一位森林通訊員

森林年

每年的森林歷

森林報

冬眠甦醒月(春季第一月)

一年——12個月的太陽詩篇

林中大事記

森林裡拍來的第一個電報

森林裡拍來的第二個電報

城市新聞

森林裡拍來的第三個電報(急電)

集體農莊生活

集體農莊新聞

打獵

東南西北

打靶場:第一次競賽

廣告:徵求住宅

候鳥回鄉月(春季第二月)

一年——分作12個月的太陽詩篇

鳥類回鄉大搬家

戴腳環的鳥

林中大事記

飛鳥帶來的快信

林中大戰

集體農莊生活

城市新聞

打獵

到馬爾基佐大湖去打野鴨

打靶場:第二次競賽

廣告:「神眼」稱號競賽啟事

歌唱舞蹈月(春季第三月)

快樂的五月

林中大事記

林中大戰

農事記

集體農莊新聞

城市新聞

獵事記

鳥兒做巢月(夏季第一月)

一年——分作12個月的太陽詩篇

各有各的住處

林中大事記

綠色的朋友

林中大戰(續前)

祝你鈎鈎不落空

集體農莊生活

集體農莊新聞

打獵

打靶場:第四次競賽

廣告:「神眼」稱號競賽

打靶場答案

「神眼」競賽的答案及解釋

雛鳥出世月(夏季第二月)

一年——分作12個月的太陽詩篇

林中大事記

林中大戰(續前)

集體農莊生活

集體農莊新聞

鳥的島

打獵

打靶場:第五次競賽

廣告:「神眼」稱號競賽

結對飛行月(夏季第三月)

一年——分作12個月的太陽詩篇

森林裡的新規矩

林中大事記

綠色的朋友

林中大戰(續前)

集體農莊生活

集體農莊新聞

打獵

打靶場:第六次競賽

廣告:「神眼」稱號競賽

打靶場答案

「神眼」競賽的答案及解釋

候鳥離鄉月(秋季第一月)

一年——分作12個月的太陽詩篇

林中大事記

森林裡拍來的第四個電報

森林裡拍來的第五個電報

城市新聞

森林裡拍來的第六個電報

林中大戰(續完)

集體農莊生活

集體農莊新聞

打獵

東南西北

打靶場:第七次競賽

廣告:「神眼」稱號競賽

足儲糧食月(秋季第二月)

一年——分作12個月的太陽詩篇

林中大事記

集體農莊生活

城市新聞

打獵

打靶場:第八次競賽

廣告:「神眼」稱號競賽

冬客臨門(秋季第三月)

一年——分作12個月的太陽詩篇

林中大事記

集體農莊新聞

城市新聞

打獵

打靶場:第九次競賽

廣告:「神眼」稱號競賽

打靶場答案

「神眼」競賽的答案及解釋

銀路出現月(冬季第一月)

一年——分作12個月的太陽詩篇

冬天的書

林中大事記

集體農莊生活

集體農莊新聞

城市新聞

國外消息

打獵

東南西北

打靶場:第十次競賽

廣告:「神眼」稱號競賽

飢餓難熬月(冬季第二月)

一年——分作12個月的太陽詩篇

林中大事記

城市新聞

打獵

打靶場:第十一次競賽

廣告:「神眼」稱號競賽

忍受殘冬月(冬季第三月)

一年——分作12個月的太陽詩篇

熬得過嗎

城市新聞

打獵

打靶場:第十二次競賽

最後一分鐘接到急電

打靶場答案

「神眼」競賽答案及解釋

作品鑑賞

[蘇聯]維·比安基

在河裡、湖裡

密密匝匝的木材漂浮在小河裡:人們開始藉助河水來運輸冬天砍伐的木材了。木筏工人在小河匯入江湖的地方築了一道壩,將小河口堵住了,然後在那裡將攔住的木材編成木筏,讓這些木筏繼續向前流。

有幾百條小河穿行在列寧格勒州的密林里,有不少都匯入了姆斯塔河。姆斯塔河則注入伊爾明湖,從伊爾明湖流出的寬闊的伏爾霍夫河,匯注入拉多加湖。從拉多加湖中又匯流入涅瓦河。

伐木工人冬天的時候會在列寧格勒州的密林里伐木。春天一到,他們就讓小河把木材帶走。於是那些木材就會順着大大小小的河道漂流了。有時候,寄居在木材里的木蠹蛾也會跟着到列寧格勒來了。

工人們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趣事。他們中有一個人給我們講了這麼一個故事:一天,他看見一隻松鼠正坐在小河邊的樹墩上,用兩隻前爪抱着一顆大松果在啃。這時突然有一隻大狗汪汪地從樹林裡沖了出來,死命向松鼠撲過去。松鼠如果逃到樹上去就能逃生了,但附近一棵樹都沒有。松鼠急忙丟下大松果,把它毛蓬蓬的大尾巴翹到背上,向小河邊飛奔過去。狗在後面猛追。那時河面上正浮着密密匝匝的木材。松鼠趕忙跳上離自己最近的那根木頭,一根接着一根地向前跳。狗兒也不顧一切地跟着跳上了木頭。可是狗的腿又長又僵硬,怎麼能在上面跳呢?木材在水面上打着滾兒,狗的後腿一打滑,前腿也接着滑,就掉進水裡了。這時又有一大批木材浮在河面上。轉眼間狗就不見了。那隻機靈輕巧的松鼠,此時正蹦蹦躂躂地躍過一根又一根的圓木,很快就躥到對岸了。

還有一個伐木工人看到了一隻棕色的怪獸,這隻怪獸有兩隻貓那麼大。它趴在一根單獨漂浮的木頭上,嘴裡還叼着一條大鯿魚呢!

這傢伙舒展了身子,安然地吃完美餐,撓了撓痒痒,打個哈欠就鑽進水裡了。

原來這是一隻水獺。

【破題】

《森林報》是蘇聯著名科普作家維·比安基的代表作,被譽為是一部關於大自然四季變化的百科全書。[4]

作者簡介

1894年,維·比安基出生在一個養着許多飛禽走獸的家庭里。他父親是俄國著名的自然科學家。他從小喜歡到科學院動物博物館去看標本。跟隨父親上山去打獵,跟家人到郊外、鄉村或海邊去住。在那裡,父親教會他怎樣根據飛行的模樣識別鳥兒,根據腳印識別野獸……更重要的是教會他怎樣觀察、積累和記錄大自然的全部印象。比安基27歲時已記下一大堆日記,他決心要用藝術的語言,讓那些奇妙、美麗、珍奇的小動物永遠活在他的書里。只有熟悉大自然的人,才會熱愛大自然。著名兒童科普作家和兒童文學家維·比安基正是抱着這種美好的願望為大家創作了一系列的作品。

維·比安基(1894~1959)是蘇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曾經在聖彼得堡大學學習,1915年應徵到軍校學習,後被派到皇村預備炮隊服役,二月革命後被戰士選進地方杜馬與工農兵蘇維埃皇村執行委員會,蘇維埃政權建立後,在比斯克城建立阿爾泰地誌博物館,並在中學教書。

維·比安基從小熱愛大自然,喜歡各種各樣的動物,特別是在他父親——俄國著名的自然科學家的薰陶下,早年投身到大自然的懷抱當中。27歲時,他記下一大堆日記,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素材。此時,他產生了強烈的創作願望。1923年成為彼得堡學齡前教育師範學院兒童作家組成員,開始在雜誌《麻雀》上發表作品,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僅僅是1924年,他就創作發表了《森林小屋》、《誰的鼻子好》、《在海洋大道上》、《第一次狩獵》、《這是誰的腳》、《用什麼歌唱》等多部作品集。從1924年發表第一部兒童童話集,到1959年作家因腦溢血逝世的35年的創作生涯中,作家一共發表300多部童話、中篇、短篇小說集,主要有《林中偵探》、《山雀的日曆》、《木爾索克歷險記》、《雪地偵探》、《少年哥倫布》、《背後一槍》、《螞蟻的奇遇》、《小窩》、《雪地上的命令》以及動畫片劇本《第一次狩獵》(1937)等。

1924~1925年,維·比安基主持《新魯濱孫》雜誌,在該雜誌開闢森林的專欄,這就是《森林報》的前身。1927年,《森林報》結集第一次問世出版,到1959年,已再版9次,每次都增加了一些新內容,使《森林報》的內容更為豐富。比如,一些沒有翅膀的蚊子怎麼從地下鑽出來的?哪個季節的麻雀體溫比較低,是冬季還是夏季?什麼昆蟲把耳朵生在腿上?青草何時會變成天藍色?蝴蝶秋天都藏到哪裡去了?蝦在哪裡過冬?森林中哪種飛禽的眼睛靠近後腦勺,為什麼?癩蛤蟆冬天吃什麼?什麼鳥的叫聲跟狗差不多?……這類妙趣橫生的問題,都會在《森林報》中找到完整而令人信服的答案。

比安基從事創作30多年,他以其擅長描寫動植物生活的藝術才能、輕快的筆觸、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進行創作。《森林報》是他的代表作。這部書自1927年出版後,連續再版,深受少年朋友的喜愛。1959年,比安基因腦溢血逝世。

出版信息

世界動物文學經典——森林報(春夏秋冬)

一部比故事書更有趣的科普讀物

部分內容入選小學語文教材必修課程

當今,我們對於大自然已經越來越陌生,缺乏最基本的認識,這部《森林報》會讓居住在鋼筋水泥城市中的我們重新認識、反省自己。仔細品讀,能夠讓你感受到森林中的動植物在一年四季中五彩繽紛的生活,深入地探尋大自然的無窮奧秘,體驗春的快樂,夏的蓬勃,秋的多彩。[1]

參考文獻

  1. 森林報瑞文網